王朋波
摘 要:公路瀝青混凝土冷再生施工技術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其施工技術水平直接關系著高速公路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能夠有效的防止公路質量問題的出現,切實提高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推進公路工程建設事業的發展。本文簡要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情況,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術;應用
公路工程是我國基層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建設項目,就當前公路工程建設的總體情況來看,瀝青混凝土路面因其自身穩定性強、路面平整度高以及施工簡單等優點,在公路施工中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抗高溫性能較差,在氣候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行車舒適度較低,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加大力度探討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實際應用,在提高施工效果,降低施工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術的基本原理
一般來說,瀝青路面的瀝青混合料面層是鋪筑在柔性或半剛性基層之上的,與普通的砂石路面相比,瀝青路面的穩定性和強度都較高;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瀝青路面更加平整光滑、行車性更強。而冷再生技術是一種全新的路面修復技術,改變了傳統路面修復的觀念,將路面修復施工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冷再生施工就是將穩定劑、新集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加入到原有的瀝青路面的面層和基層中。在路面修復實際情況和相關要求下,通過冷再生機械進行破碎處理,將全部原材料拌合、碾壓,對路面進行養生,使路面基層或底基層達到新的技術要求,實現路面修復,恢復或強化路面性能,提升行車條件。冷再生技術和傳統技術相比,能夠節約原材料用量、節省工程成本、縮減工程施工量以及廢料二次利用,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實際應用
2.1 施工準備工作
在公路瀝青路面混凝土施工中應用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之前,應當充分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準備:
一是施工機械準備。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用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之前,應當結合公路施工實際情況,準備好施工所需的施工機械,包括就地冷再生機、灑水車、壓路機、推土機和水泥運輸車等,確保各項施工機械準備到位,以保障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順利進行。
二是施工材料的準備。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對公路舊路面進行破碎處理后,將該環節所產生的混合料作為就地冷再生施工的填充料和骨料,將其質量分數控制在47%-67%之間,確保混合料的實際性能滿足施工的實際標準。施工準備階段,在硅酸鹽水泥的選取上,應當盡可能選用水熱小、凝結時間優良且強度高的硅酸鹽水泥材料,從而保證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體效果。
三是級配和配合比的設計。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當依據施工要求和相關級配標準,在明確水泥含量后,通過抗壓測試的方式,以選定最佳的水泥含量,為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礎。
2.2 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工藝流程
2.2.1 路面清理。為促進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的有效發揮,應當及時清理施工路面,確保干擾正常施工的物體被清理干凈。與此同時,應當依據施工設計要求,對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高程進行準確測量,掌握好路面施工寬度。應當在施工之前及時封堵施工路段兩頭,禁止非施工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內部,以免影響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
2.2.2 水泥攤鋪。在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中,應當依據施工設計對具體水泥攤鋪量進行精準計算,進而控制好水泥用量和混合料用量。施工現場水泥攤鋪以及人工方式進行均勻攤鋪。
2.2.3 材料破碎和級配控制。為保證就地冷再生施工質量,應當控制好冷再生機的銑刨速度,以保證混合料破碎的均勻性。若實際施工過程中路面破碎程度嚴重,則應當適度調整銑刨速度,隨時檢測銑刨的深度,切實保證混合料級配合理,切實做好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工作。
2.2.4 找平與碾壓。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通常以推土機進行初步找平,在排壓均勻后一平地機進一步找平,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滿足施工實際標準。相關施工人員應當注意的是,將再生材料進行全幅均勻壓實后,方可以平地刮平機進行處理,以免出現差異壓實現象。
在使用壓路機施工時,應該對加水量進行控制,弱化細粒級配材料在壓實過程中的橫向位移,強化壓實效果。在進行碾壓施工前,需要對含水量進行檢測,必要時可以進行補水操作,以便達到最佳含水量。值得注意的是,碾壓過程需要保證一次成型并且最大程度降低施工用時,最好控制在4小時以內。
2.2.5 養生。在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立即灑水養生。灑水養生要及時,讓路面保持在濕潤狀態,養生時間一般不得低于七天,養生期間嚴禁車輛通行。只有在養生結束,路面性能達到設計要求之后,才能放開通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施工期正值雨季,需要對舊路路面破碎材料進行防水保護,在進行水泥攤鋪的時候也需要參考天氣變化,避開降水天氣,避免攤鋪后路面遭到雨水浸泡。
2.2.6 接縫處理。接縫處理就是將兩個工作面的銜接處進行搭接拌合,在前一段路面拌合后應該預留5m到8m的距離不碾壓,在后一段路面施工時連同前一段剩余部分一起進行拌合碾壓。在進行冷再生施工時,應該盡量避免出現縱向接縫,和穩定碎石的縱縫應該垂直相接,在必要時還可以通過搭接拌合的方式進行處理。
3 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在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應用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時,應當密切關注施工氣候環境,及時參考天氣預報,合理制定施工進度和流程,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相關施工人員應當掌握好碾壓施工的時間,確保碾壓施工在短時間內一次成型,結合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碾壓次數和碾壓方式,確保施工質量滿足公路施工相關規范標準。應當加強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保證施工安全,從而全面提高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
結束語
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是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關鍵技術,與傳統路面施工技術相比更具經濟性和環保性,為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基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用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時,應當結合該項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特點,積極制定與工程實際相符合的施工方案,規范潰堤冷再生施工操作,全面提高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推進公路工程建設事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向軍,毛小榮.舊路面冷再生技術應用[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3(05).
[2]滿濤.冷再生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之友,2013(08).
[3]王春霞,樂洪麗.瀝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施工技術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