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海 郭招英 梁青青 方有生
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陳圣海 郭招英 梁青青 方有生
目的 對比分析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62例掌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A組與B組,各31例。A組采用微型鋼板內固定,B組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比較兩組患者功能優良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及外觀滿意度。結果 A組功能優良率為90.32%,明顯高于B組的64.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手術時間與B組比較更長,骨折愈合時間與B組比較更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住院時間與B組比較稍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術后感染、肌腱黏連、延遲愈合等,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46%(2/31),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58%(7/31),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B組比較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外觀滿意度為93.55%,明顯高于B組的70.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型鋼板治療掌骨骨折患者有顯著療效,患者術后可快速恢復,安全性高,患者外觀滿意度更高,可作為治療掌骨骨折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臨床推廣應用。
掌骨;骨折;微型鋼板;克氏針;內固定
手作為人們勞動的主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傷的機會也非常多,掌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手外傷疾病,約占手部骨折的30%~50%,占全身骨折的10%,患者多為青壯年體力勞動者[1-4],如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給予掌骨骨折患者及時的治療,則可能會發生多種并發癥,包括掌骨畸形、關節僵硬等,手部的外觀及手功能均受到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痛苦增加、生活質量降低。臨床對掌骨骨折的治療方法不一,目前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掌骨骨折多采用手術的方法治療[5],小夾板或手法復位石膏托、微型鋼板內固定、交叉克氏針內固定等為常用的治療掌骨骨折的方案[6]。作者對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2例掌骨骨折患者分別采用微型鋼板和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對比兩種不同方法治療掌骨骨折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2例掌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為新鮮骨折且均經X線檢查確診,研究中排除患手有外傷史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23例,年齡17~46歲,平均年齡(29.1±6.9)歲,左手28例、右手34例。致傷原因:鈍器傷16例、銳器傷5例、摔跌傷7例、攻擊傷5例、交通事故傷29例;骨折類型:斜形骨折26例、橫形骨折20例、螺旋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4例;骨折部位:掌骨頸骨折21、掌骨干骨折32、掌骨頭骨折9例;開放性骨折43例,閉合性骨折19例。將所有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成A組和B組,每組31例。
1.2 治療方法 A組采用微型鋼板內固定,該組患者均給予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將創面徹底清理干凈,逐層切開皮膚,充分暴露骨折端,用復位鉗復位,微型鋼板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包括L型鋼板、T型鋼板、長條形鋼板,在掌骨背面將選好的微型鋼板固定,電鉆鉆孔,釘入微型螺釘固定,對損傷的肌腱或關節囊進行I期修復,對肌腱進行仔細檢查,觀察是否存在受壓或出血情況,如無則關閉傷口[7]。B組采用克氏針內固定,麻醉方法與A組相同,復位良好后選擇雙根克氏針內固定,采用逆行法置入,將分離的骨塊用常規的操作方法固定住,為了對功能活動不造成影響,針尖不應該穿過其關節面[8]。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功能優良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及外觀滿意度。對患者進行隨訪,隨訪結束時觀察療效。功能判定標準:根據掌指關節及指間屈曲度將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其中優為掌指關節及指間屈曲度>220°者,良為掌指關節及指間屈曲度180~220°者,差為掌指關節及指間屈曲度<180°者,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9]。外觀判定標準: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定,該調查表包括3個等級: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患者回答是否,其中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功能優良率比較 患者經過3~15個月的隨訪[平均隨訪時間(8.5±1.7)個月]發現A組功能優良率為90.32%,明顯高于B組的64.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A組手術時間與B組比較更長,骨折愈合時間與B組比較更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住院時間與B組比較稍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術后感染、肌腱黏連、延遲愈合等,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46%(2/31),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58%(7/31),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B組比較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外觀滿意度比較 A組外觀滿意度為93.55%,明顯高于B組的70.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功能優良率比較(n,%)
表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比較(±s)
注:與B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骨折愈合時間(d) A組31 43.7±7.5a5.8±0.952.3±8.6aB組3125.2±4.35.5±0.7 64.9±10.8 t 11.911.415.08 P <0.05>0.05<0.05

表3 兩組外觀滿意度比較(n,%)
掌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之一,主要臨床表現為傷后局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有明顯壓痛等,嚴重的甚至外觀有明顯畸形。掌骨骨折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一般臨床對無明顯移位的穩定骨折多采用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該種治療方法雖然可達到較好愈合的目的,但需要較長的時間固定,對鄰近的關節活動存在一定的限制,也限制了早期的功能練習,因此,目前對掌骨骨折患者多采用手術內固定的方法治療[10]。手部功能恢復的基礎為手術過程中的解剖復位和高效的固定,克氏針和微型鋼板螺釘固定為臨床常用的治療掌骨骨折的內固定方法[11,12]。
克氏針為掌骨骨折的傳統治療方法,應用時間>70年,尤其是斜形、螺旋形的骨折均可用交叉克氏針固定治療,長期以來克氏針都作為治療掌骨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交叉固定掌骨骨折優點顯著,如切口較小、對骨折血供影響較小,有較好的穩定性,可有效避免旋轉,患者不需支付高昂的治療費用即可達到骨折復位、愈合的目的[13],但是該種固定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克氏針對骨折塊之間的壓力不夠,固定效果較差,會對骨折的愈合造成影響[14];操作難度較大,對手術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此外,大部分采用克氏針內固定的患者需要聯合應用石膏外固定[1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克氏針內固定治療的掌骨骨折患者中功能恢復為優的共12例、良共8例,功能恢復優良率為64.52%,提示掌骨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針內固定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微型鋼板是掌、指骨比較理想的固定物,其組織相容性及系統穩定性更好,在抗彎曲、旋轉及抗壓力等方面微型鋼板均優于克氏針、鋼絲捆扎等,足以抵抗手部肌肉的牽拉[16]。該種固定方法可準確復位、牢靠固定、骨折對位對線好,能有效避免移位及旋轉;由于微型鋼板與骨皮質是依靠螺釘連接并可實現骨折斷端加壓,可達到解剖復位,固定效果更好[17],因此,大部分患者可不用外固定,手指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對于手部的功能恢復非常有利,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也更低,由于牢固的內固定為患者爭取到早期進行功能鍛煉的機會,也可促進骨斷端的早期愈合,但是其不足之處在于該種治療方法患者需要支付較高的醫療費用,增加醫療經濟負擔,此外,微型鋼板內固定還需要二次手術取出,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患者痛苦增加[18]。此外,對于嚴重的粉碎性骨折、指端及末節指骨骨折不適用微型鋼板治療。本次研究中使用微型鋼板固定的A組功能優良率為90.32%,明顯高于B組的64.5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手術時間與B組比較更長,骨折愈合時間與B組比較更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住院時間與B組比較稍長,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癥主要表現為術后感染、肌腱黏連、延遲愈合等,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6.46%(2/31),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58%(7/31),A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B組比較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外觀滿意度為93.55%,明顯高于B組的70.9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掌骨骨折患者無論采用微型鋼板內固定還是克氏針內固定均可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相較于克氏針內固定來講,微型鋼板內固定的效果更好,療效更可靠。
綜上所述,微型鋼板治療掌骨骨折患者有顯著療效,功能優良率更高,患者術后可快速恢復,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對外觀滿意度更高,更易于接受,效果明顯優于使用克氏針內固定,可作為治療掌骨骨折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臨床推廣應用。
[1]陳國軍.應用單支S形克氏針治療不適合內科治療的掌骨骨折5例.中國鄉村醫藥,2015,22(13):11-12.
[2]李秋鋒.微型鋼板治療掌指骨骨折療效分析.醫藥與保健,2014,22(2):50.
[3]夏曉明,苗杰.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療效分析.骨科,2015,6(6):327-329.
[4]孫濤,王海立,朱燕賓,等.2003年至2012年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人掌骨骨折的流行病學研究.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4,16(7):603-606.
[5]劉春永.微型AO鋼板和/或螺釘治療掌骨骨折29例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11):1472-1474.
[6]李鵬,歐治平,謝沛軍,等.外固定支架在復雜指、掌骨骨折中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0):39-40.
[7]葛連君,李波.掌骨骨折手術固定術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016,22(1):90-91.
[8]蔡鷹,宋保平,趙贊棟,等.克氏針與微型鋼板治療掌骨骨折的比較.美中國際創傷雜志,2015,14(4):19-20.
[9]Ouellette FA,Freeland AE.Use of mini-condylar plate in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Clin Orthop,1996,32(7):38-46.
[10]王明治.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比較.當代醫學,2011,17(11):149.
[11]武理國,沈軍,傅國海,等.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的療效比較.中華手外科雜志,2014,30(2):155-156.
[12]邱建忠,陳勤,周政,等.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的臨床比較.四川醫學,2009,30(6):895-896.
[13]張西龍,曹一唯,何學藝,等.微型鋼板與交叉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臨床比較.新鄉醫學院學報,2009,26(1):71-72.
[14]蔡漢周.PDLLA可吸收材料和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骨骨折療效比較.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102-103.
[15]楊蘭斌,李金良,孫慶治.2種內固定方式治療掌骨干骨折的療效分析.中國傷殘醫學,2010,18(5):61-62.
[16]馬海珍,肖利梅,趙娥麗.微型鋼板與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掌指骨骨折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2,33(29):6292-6293.
[17]Waris E,Ashammakhi N,Happonen H,et al.Bioabsorbable miniplating versus metallic fixation for metacarpal fractures.Clinical Orthopaedics & Related Research,2003,410(410):310-319.
[18]朱海明.微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掌骨干骨折的療效分析.當代醫學,2010,16(30):110-112.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clinical effects by mini-plate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carpal fracture
CHEN Sheng-hai,GUO Zhao-ying,LIANG Qing-qing,et al.Guangdong Dongguan City Dongkeng People’s Hospital,Dongguan 523451,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s by mini-plate an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etacarpal fracture.Methods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metacarpal fracture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asures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Group A received mini-plate internal fixation,and group B received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Comparison was made on function good rate,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 time,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Group A had obviously higher function good rate as 90.32% than 64.52% i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roup A had longer operation time and shorter fracture healing time than group B,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roup A had slightly longer hospital stay time than group B,while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Main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included postoperative infection,tendon adhesion and delayed union.Group A ha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6.46% (2/31),which was 22.58% (7/31) in group B.Group A had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an group B,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Group A had much higher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as 93.55% than 70.97% in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Mini-plate shows excellent effect in treating metacarpal fracture,along with quick postoperative recovery,high safety and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A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metacarpal fracture,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etacarpal bone; Fracture; Mini-plate; 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3.002
2016-12-22]
523451 廣東東莞市東坑人民醫院(陳圣海 郭招英梁青青);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方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