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靈 余小紅 曾昭淵
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的主要特點以及臨床效果對比
張天靈 余小紅 曾昭淵
目的 研究分析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的主要特點以及臨床效果。方法 92例應用中藥治療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慢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6例。對照組患者的中藥治療中應用中藥飲片,研究組患者的中藥治療中應用中藥配方顆粒。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全部患者的治療均完成后,研究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25/27)、慢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18/19),均高于對照組的71.43%(20/28)、66.67%(12/18),差異均具有統計學(P<0.05)。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3.0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患者的中藥治療中,應用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治療,能夠將患者的治療療效提高,且中藥配方顆粒治療更為便捷,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高。
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臨床效果
中藥在我國的用藥歷史十分悠久,在患者的治療中,能夠依據患者的辨證分型情況隨癥加減,通常能夠發揮出良好的療效[1-5]。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強,且對于醫療衛生的要求也明顯提高。患者在中藥治療中,應用中藥飲片需要繁瑣的煎煮程序及時間長等缺點越來越明顯[2]。中藥配方顆粒主要是用單味中藥飲片經提取或粉碎成細粉等現代制藥技術加工制成的顆粒劑,直接用于處方調配,患者按處方規定劑量直接沖服,是中藥湯劑現代化、標準化的一種嘗試,被稱為一種新型“飲片”,用藥方便、快捷[6-9]。本文就對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的主要特點以及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0月在本院行中藥治療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慢性關節炎患者9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6例。全部入選患者均通過相關臨床檢查被證實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慢性關節炎;研究組中男25例,女21例,年齡最小34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7.26±7.23)歲,其中27例患者為上呼吸道感染、19例患者為慢性關節炎;對照組中男24例,女22例,年齡最小36歲,最大76歲,平均年齡(56.71±7.42)歲,其中28例患者為上呼吸道感染、18例患者為慢性關節炎。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全部入選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應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慢性關節炎患者應用獨活寄生湯進行治療;小柴胡湯的組方包括:柴胡20 g、大棗12 g、黨參15 g、甘草6 g、黃芩12 g、半夏9 g、生姜3片;獨活寄生湯的組方包括:獨活30 g、桑寄生30 g、黨參15 g、茯苓15 g、熟地黃15 g、川牛膝12 g、川芎10 g、白芍12 g、秦艽12 g、制川烏10 g、防風10 g、土鱉蟲15 g、細辛3 g、甘草6 g、當歸15 g;而研究組采取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中藥飲片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療效判定標準為:臨床治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疾病相關癥狀表現均消失,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等均顯示為正常;顯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疾病相關癥狀表現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均顯示顯著改善;有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疾病相關癥狀表現得到明顯的緩解,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顯示好轉;無效:患者通過治療后,其疾病相關癥狀表現與治療前對比無明顯改善,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顯示與治療前無明顯差異。總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全部患者的治療均完成后,研究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25/27),慢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18/19);對照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1.43%(20/28),慢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12/18);研究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慢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患者完成治療后,觀察分析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顯示,部分患者表現為輕微惡心與胃腸道不適等,兩組均未發生肝功能、腎功能受損等嚴重不良反應;其中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1/46),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04%(6/46);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n(%)]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藥是傳統的治療藥物,現國家正大力扶持中醫藥的發展,并于2016年12月25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所以,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和人民群眾的青睞,將促進中醫藥行來的發展。中藥湯劑是中藥治療傳統的用藥劑型,而在中藥飲片調劑過程,主要是通過手抓戥稱的方式,其稱量準確性易受到人為因素影響,且中藥飲片在臨床患者的用藥治療中,其煎煮過程也比較復雜、繁瑣,往往需要耗費較大的精力、時間及煎煮設備等,且在調配過程和煎煮過程中易受到污染。而隨著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不斷增高,特別是對于上班族人群,傳統的中藥飲片用藥劑型,已逐漸不能讓人接受。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湯劑現代化、標準化的一種新劑型,其主要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提取或粉碎成細粉等現代制藥技術加工制成的顆粒劑,患者按處方規定劑量直接沖服即可,免于繁瑣的煎煮程序和所需的煎藥設備,在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用藥十分便捷,同時也能夠將藥效很好的發揮出來[10-13]。
目前,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飲片的一種改革劑型,尚未有國家統一的質量鑒定標準。有相關臨床研究認為,患者應用中藥配方顆粒,能夠將治療準確性提高,減少一些無效成分,將藥效最準確的發揮出來[14-16]。但也有臨床研究顯示,應用中藥飲片的療效更為顯著[4]。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慢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P<0.05),表明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中醫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更高,主要分析如下:①中藥配方顆粒的質量控制更強,中藥飲片的包裝通常比較簡單,其對倉儲條件比較高,易出現受潮、霉變、蟲蛀等情況,造成用藥質量問題。而中藥配方顆粒是由鋁箔袋進行包裝,儲存環境通常不會對藥物質量造成影響,倉儲方便,且其均具有明確的有效使用日期,質量控制更方便。②藥效更加精確,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提取或粉碎成細粉等現代制藥技術加工制成的顆粒劑,減少了一些無效成分,從而提高藥效。③應用優點,患者使用中藥飲片,其用藥劑量往往比較大,通常均需在家里自行煎煮用藥,過程比較復雜,衛生條件也難于保證,同時還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精力以及煎煮設備,用藥量大,出門攜帶也不方便等,近年來,廣大患者尤其是上班族人群對其接受性明顯降低;而中藥配方顆粒用藥十分便捷,且其包裝比較小巧,便于患者攜帶,患者接受性更高,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是未來中藥劑型發展的一種趨勢,并且對于臨床藥劑工作人員,不但能減少調配中藥的工作量,提高調配人員工作效率,還能保證衛生潔凈。
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應用中也有一定的問題:①目前中藥配方顆粒尚未有國家統一標準,對原材料無法鑒別,藥物品質難于評估;②中藥配方顆粒包裝劑量比較單一,在患者的用藥治療中失去了中醫治療中辨證論治的隨證加減原則;③部分顆粒難于溶解完全。
綜上所述,在臨床患者的中藥治療中,應用中藥配方顆粒進行治療,能夠提高療效,且中藥配方顆粒使用更為便捷、衛生,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高,但用藥中仍存有不足,還需進一步完善。
[1]楊靖罡.中藥顆粒與中藥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療效分析.新中醫,2015(5):66-67.
[2]李延萍,謝微杳.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的規范化臨床療效研究.重慶醫學,2014(30):4092-4093.
[3]梁盈軍,舒潔倩.良附丸等6首方劑中藥配方顆粒湯劑與中藥飲片湯劑臨床治療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10):190-191.
[4]喬瀠,馬艷芹,王國強,等.探析小包裝中藥飲片和中藥配方顆粒的應用優勢.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6):68-70.
[5]蔣雪嫣,王青華,劉玲.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劑與中藥飲片的對比.中草藥,2006,37(6):958-959.
[6]魏蘭福,田耀洲,夏軍權,等.良附丸中藥配方顆粒與飲片湯劑治療胃脘痛臨床對比研究// 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2008:612-614.
[7]陸學工.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優劣淺析.浙江中醫雜志,2010,45(2):146.
[8]譚伯森,譚大剛.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的成本及效果分析.中國民間療法,2010,18(5):59-60.
[9]胡蔓.中藥免煎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飲片的臨床療效對比與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77.
[10]廖嘉彥,胡二文.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飲片臨床療效比較.亞太傳統醫藥,2014,10(11):90-91.
[11]趙明敬.疏肝理氣類中藥配方顆粒與飲片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中國衛生產業,2014(25):178-179.
[12]肖桂秀.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飲片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療效比較.環球中醫藥,2013(S1):50-51.
[13]孔剛,王學燕,郭翠蘭,等.單味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的使用對比.中醫臨床研究,2010,2(15):32.
[14]李艷.對比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臨床效果.內蒙古中醫藥,2016,35(6):14-15.
[15]王紹齡.淺析中藥飲片與中藥配方顆粒在臨床應用的優缺點.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2,29(4):477-478.
[16]馬春琳.中藥配方顆粒臨床應用優勢及不足.中國實用醫藥,2012,7(21):251-252.
Comparison on main feat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ZHANG Tian-ling,YU Xiao-hong,ZENG Zhao-yuan.Department of Pharmacy,Shenzhen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MethodsA total of 92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r chronic arth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wo groups.ResultsAfter completion of all patients,the research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s 92.59% (25/27),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hronic arthritis as 94.74% (18/19),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71.43% (20/28) and 66.67% (12/18) i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adverse reaction rate as 2.17%,which was lower than 13.04%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shows high and fast treatment effect in clinical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it also contain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alue.
Chinese medicinal granul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linical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3.012
2016-12-30]
518000 深圳市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藥劑科(張天靈),中醫內科(余小紅 曾昭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