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仙 賴珍苗 羅少聰 張美萍
觀察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腸癌的臨床療效
黃水仙 賴珍苗 羅少聰 張美萍
目的 觀察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腸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102例晚期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對照組僅通過奧沙利鉑進行治療,觀察組通過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16%,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6.47%(P<0.05),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為(52.52±6.06)分,高于對照組患者的(47.98±5.25)分(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3.1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80.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腸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替吉奧;奧沙利鉑;晚期結腸癌;臨床療效
結腸癌是臨床惡性腫瘤中常見的類型。有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結腸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同時致死率也較高。確診的患者中,約有1/3左右為晚期患者,同時1/2的患者術后會出現(xiàn)復發(fā)的現(xiàn)象[1,2]。因此,必須要對晚期結腸癌的治療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治療方案,提高臨床療效。本次研究采用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對晚期結腸癌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晚期結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22例,年齡28~73歲,平均年齡(52.2±8.5)歲;對照組中男30例,女21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52.5±8.6)歲。兩組患者均對研究情況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腫瘤轉移、復發(fā);②未接受過放化療; ③KPS評分>60分且預計生存期>3個月;④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檢查顯示正常,同時無嚴重器官功能損傷;⑤病變灶可以通過影像學進行檢測。
1.3 方法 對照組通過奧沙利鉑進行治療,給予奧沙利鉑注射液130 mg/m2,同時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觀察組通過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進行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替吉奧80 mg/(m2·d),早晚各服1次,1個療程為4個治療周期,每個周期為21 d。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生存質量評分及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5 療效判定標準 完全緩解:患者腫瘤完全消失,并維持4周;部分緩解:腫瘤縮小≥50%,并維持4周;無變化:腫瘤縮小≥25%,并維持4周;進展:腫瘤增大≥25%或有新病灶出現(xiàn)。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5132.22±3.11 52.52±6.06a對照組5131.74±3.1547.98±5.25 t 0.77444.044 P >0.05<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中主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隨著開放式手術的發(fā)展以及腹腔鏡技術的廣泛應用,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質量均有明顯提高[3-5]。但是對于晚期結腸癌患者而言,單一的手術療法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在術后選擇相應的藥物進行輔助治療,目前臨床在這一方面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主要的藥物有以下三種:奧沙利鉑、拓撲替康以及5-氟尿嘧啶(5-FU),其中FOLFOX4是相對應用較廣的方案,近期治療有效率約為50%。但是該方案會受到骨髓抑制、口腔炎、心臟毒性等毒副作用的影響,常常會中止治療[6-8]。因此,探索新型毒副反應少、臨床療效明顯的臨床藥物,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是臨床結腸癌治療的核心課題。
奧沙利鉑屬于第3代鉑類化療應用藥物,是一種新興的鉑類衍生物。藥理作用機制如下:通過產生水化衍生物,對人體DNA造成影響,從而抑制DNA的合成,發(fā)揮細胞毒作用以及抗腫瘤活性[9]。根據(jù)相關研究指出,晚期結腸癌治療中,奧沙利鉑單一用藥的治療有效率為20%~50%,二線治療有效率為10%,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替吉奧屬于復合類藥物,其中包括抗腫瘤物質FT-207、二氫嘧啶脫氫酶抑制劑以及乳清酸鉀[10-12]。替吉奧不僅可以起到抵抗腫瘤的作用,同時也能抑制5-FU的降解,提高藥物的臨床療效。另一方面,乳清酸鉀的存在可以避免5-FU磷化,降低患者消化道所受的刺激,緩解消化道毒性,提高患者的耐受性。FT-207屬于5-FU的前體藥物,在應用中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特點,可以在患者體位完成5-FU分解代謝的轉化,保證血液、腫瘤中5-FU的濃度,提高臨床療效。將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進行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近期療效,同時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另一方面,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方案也較為簡單,患者依從度較強,保證治療的順利開展[13-15]。目前,我國替吉奧已經全面實現(xiàn)國產,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多數(shù)患者均能接受。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僅通過奧沙利鉑進行治療,觀察組通過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日常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腸癌患者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熊銳華,任慶,田秀榮,等.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腸癌的臨床研究.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7):1208-1210.
[2]葉國超.替吉奧復合奧沙利鉑在晚期結腸癌化療中的副反應.海峽藥學,2013,25(4):281-282.
[3]高峰.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結腸癌療效研究.中外醫(yī)療,2016,35(11):118-119.
[4]沈玉靜.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結腸癌臨床觀察.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8):1124-1126.
[5]王曉麗,于鳳華.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臨床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2,22(8):2822.
[6]付紅.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觀察.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4(1):420-421.
[7]孫桂麗,王大鵬,任志紅.替吉奧膠囊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觀察.實用癌癥雜志,2012,27(6):600-601.
[8]謝康康,范永田.奧沙利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結腸癌臨床觀察.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4(10):593-595.
[9]吳福道,張小靜,蔡輝,等.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觀察.重慶醫(yī)學,2015,44(13):1835-1837.
[10]郭守俊,康昭洵,曾紅學.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晚期大腸癌的臨床觀察.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3):3999-4000.
[11]張德輝.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在晚期結腸癌化療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觀察.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22):91-92.
[12]王新林,彭軍瑞,王湘輝.替吉奧膠囊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大腸癌的療效分析.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2,20(10):2104-2106.
[13]謝猛,馬福,李洪淵.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大腸癌的臨床觀察.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3,5(2):159-161.
[14]劉偉先,趙靚,劉晶,等.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大腸癌的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24):54-55.
[15]何苗,程宏文.替吉奧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17):110-1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3.058
2017-01-04]
513000 廣東省英德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