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王崢
且看五洲公路港如何排兵布陣
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王崢

在徐州綜合物流園開園暨五洲公路港正式投運在泉山經濟開發區的慶典會上,徐州五洲公路港作為徐州綜合物流園一期啟動項目讓人們耳目一新。作為公路港模式在繼承傳統內容的基礎上會有哪些創新?且看五洲公路港的排兵布陣。

徐州五洲公路港是徐州綜合物流園一期啟動的項目,也是綜合物流園“一港三區”布局的核心項目與驅動引擎。未來三到五年,五洲徐州公路港將投資3億元,占地315畝,集聚600家物流企業,整合10萬會員,日整合貨運信息超過500條,實現營業額50億元。
五洲公路港與其它公路港項目到底有什么不同?五洲國際集團副董事長、總裁舒策丸對此介紹說:“五洲國際過去是以商貿業為主,徐州五洲公路港是商貿和物流相結合來做,之所以選擇徐州作為公路港物流作為發展節點,因為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更是大交通樞紐,但徐州作為真正的物流樞紐還沒有體現出來,徐州五洲公路港經過線上線下的整合把包括信息化、車源、商貿等各種資源結合在一起,把徐州發展成一個大的物流節點?!?/p>
徐州五洲公路港基于公路港模式的標準化功能模塊,規劃建設信息交易中心、零擔快運中心、電子商務中心、智能車源中心、配套服務中心、管理服務中心等功能中心。在五洲公路港生態系統體驗區則包含了專業線上配貨、金融增值服務、汽配汽修等多項功能。正是這些服務環環相加,形成了五洲公路港線上線下互動、多種運輸方式聯動、物流與電商互促的新型公路港模式。
姚文通作為公路港模式創始團隊的帶頭人,也是以創建中國第一個“公路港”——傳化蕭山公路港而聞名業內的,他對徐州五洲公路港的營銷布局引起了人們關注。姚文通說:“徐州綜合物流園集聚整合公路物流市場三類資源,包括中小物流企業和配套服務企業(個體戶)、社會車輛、周邊10萬多家物流業務外包工商企業的物流外包信息。”平臺從“業務增長性、ABC分層、規范經營”三個層面考核入駐經營的中小物流企業,從貨運車輛誠信認證入手,建立優勝劣勢和市場準入機制,改變了公路物流“布局散、秩序亂、環境差,市場信用缺失”的狀況。
物流融入大的社會運行體系后,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逐漸集中顯現,但最后發現,城市物流體系運行不暢,公路與空港、海港、內河、鐵路無法有效對接,城市運輸與城際運輸不配套等,不僅導致了產業發展不平衡,也影響了城市綜合實力的提升與城市作為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用的發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徐州綜合物流園開園暨五洲公路港正式投運,不僅標志著公路港模式在徐州正式落地,同樣標志著徐州市把現代物流業作為“333”服務業體系中的龍頭產業全力支持、優先發展,以現代物流業促進產業轉型振興、支撐徐州實體經濟發展,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真正開始落地。
這些年,貨運場站以及園區功能面臨著發展內容單一、缺少統籌與整合、彼此信息不能互通共享,而最終形成了一個個孤島。貨運場站或是園區雖然名目繁多,但與制造業、商貿業不配套,缺少互動,投入運營的僅占46%,浪費了土地資源和社會資本。
徐州五洲公路港究竟智慧在哪里?又將給徐州這座城市帶來哪些變化?在信息交易中心大廳記者看到“6+1”的標準功能模塊,集電子商務、信息交易、智能車源、零擔快運、管理服務中心、配套服務、倉儲配送功能于一體,與此同時各功能模塊相互協同作業,共筑“公路港”生態系統,中小物流企業、工商企業和社會車輛在這個平臺上各取所需,共享資源,實現了三大社會功能。使平臺成為“工商制造企業物流外包的窗口和連接點,中小物流企業的創業發展平臺,貨運司機停好車、配好貨、休息好的“三好驛站”。
不僅如此,徐州五洲公路港還提供一站式服務體系,政府職能部門提供的稅務、公安、工商、交通、運管……、中介與商務配套機構的銀行、保險、郵政、通訊等服務、平臺企業提供的信息化、貨源營銷、運營支持、財務管理等服務,各司其職,形成線上線下公路港物流生態系統,整個服務也就形成了閉環。
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實體平臺與信息平臺聯動的O 2O(線上線下)方式,在整車物流和零擔物流領域,打通上游貨源信息、中游物流服務信息和下游車源信息的物流價值鏈,實現車、貨信息高效匹配并實現撮合交易,建立社會和物流行業的誠信體系和服務標準體系,通過逐步構建全國網絡體系,提升干線運輸效率,提高物流服務效率和質量,繁榮物流商業生態。
徐州被譽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公路港”模式被譽為“最具行業價值創新”的物流模式,徐州綜合物流園開園暨五洲公路港正式投運終于要完美地呈現出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蔡進副會長對此評價說:“這標志著公路港模式在徐州正式落地,標志著徐州市以現代化物流業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真正開始落地?!?/p>
五洲公路港在公路港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徐州市物流業發展現狀與政策要求,新增了“O 2O運營、多式聯運和電子商務”等功能,形成了線上線下互動、多種運輸方式聯動、物流與電商互促的新型公路港模式。徐州五洲公路港是淮海經濟區首個具備“綜合型公路港”特征的公路港,是全國公路港網絡的重要節點。
其實從很多方面可以得出公路貨運量占國內物流總貨運量的70%以上,但車輛的運營效率較低。物流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服務水平低,成為物流產業提升發展的瓶頸。公路港以集群孵化的方式,服務公路物流這兩大主體,成為推動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板。
公路港物流平臺運營產生的“基礎設施共享效應、知識溢出與學習效應、競爭與標桿效應、專業化和分工效應、產業鏈延伸效應、聯合經營效應”六大效應,有效改善了公路物流主體的“小、散、亂、”狀況,賦予了公路運輸板塊高效低耗、集成化、信息化管理的時代特征,拉伸了公路物流短板,從而助推了現代物流,集海、陸、空于一體的完整體系構建。
徐州綜合物流園在促進徐州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公路港物流平臺作為區域公共性、專業化平臺,通過直接為供應鏈中的物流企業和貨運司機提供價值,進而沿供應鏈推動城市和區域服務業與區域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