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奇不有
怎樣才能足不出戶就能欣賞世界各地的美景呢?拿出手機,打開地圖,輕輕一點,躺在床上的你就能身臨其境地看到后海胡同里的老北京風貌、美國黃石公園的超級火山、荷蘭一望無際的郁金香……甚至可以輕松穿越到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與鯊魚“暢游”。這一切并非來源于普通的電子地圖,而是“街景地圖”。街景地圖是一種將街景和電子地圖相結合的新技術。如果能收集到足夠多地點的全景照片,再把它們和電子地圖上的位置關聯(lián)起來,就能制作街景地圖了。而制作街景地圖最大的難度就來自于全景照片的搜集。為了能搜集更多的圖片,谷歌公司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手段,既有在大街小巷轉悠的街景車,又有拍照的街景背包和街景雪橇。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在某些區(qū)域,他們甚至在動物的頭上戴了全景相機,讓動物們也參與到了街景拍攝的任務中。






觀星可不止是人類的特權,許多動物也會巧妙地利用夜晚的星空。來自瑞典和南非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不管是晝行性的屎殼郎還是夜行性的屎殼郎,它們在白天都會利用太陽進行定位,到了晚上,晝行性的屎殼郎通常依靠月亮定位,夜行性的屎殼郎則有一套更高級的定位方法,它們會搜集遍布整個夜空的偏振光,盡可能地增加視覺信息,來應對沒有月光的夜晚。在陰云密布或看不到天空的夜晚,可憐的屎殼郎就會像醉漢一樣到處游蕩,無法走出一條直線。




吃早餐時,還有比吃到一塊發(fā)霉的面包更倒胃口的嗎?無處不在的細菌真是讓人煩惱!不過,細菌和水在一起也能擦出奇妙的“火花”。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細菌芽孢的吸水特性,做出了可以被水分蒸發(fā)時產(chǎn)生的動能帶動的全新裝置——細菌蒸發(fā)發(fā)動機。芽孢是幫助細菌渡過難關的休眠體,也是天然的“吸水材料”,在濕度高時吸水膨脹,濕度低時又會釋放水分縮小體積。利用細菌的這種特性,研究人員把枯草桿菌的芽孢涂在很薄的塑料薄膜上,制作成發(fā)動機的零件。將這些發(fā)動機零件組合起來,人工控制濕度的變化,涂了芽孢的薄膜會隨著濕度改變形狀,就可以帶動發(fā)動機運行。可別小瞧了這個小小的“蒸汽”發(fā)動機,它能帶動一輛100克重的微型小車呢。


濕度高時

濕度低時



海豚是人類親密的朋友,它們聰明、溫順、團結。經(jīng)過訓練的海豚會表演各種雜技,模擬人類的數(shù)字口令,深得人們喜愛。海豚是少數(shù)能夠發(fā)出“聲吶”的動物之一。利用這種靈敏的超聲波,海豚不但能發(fā)現(xiàn)幾百米外的魚群,還能識別不同的魚類,區(qū)分銅、鋁、塑料等不同的材料,甚至與同伴之間表達情感。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海豚使用聲吶導航和捕獵的秘密竟然是鼻涕黏液。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海豚將進入氣孔中的空氣壓入鼻腔制造出聲波,聲波通過鼻腔內黏液囊的碰撞和振動,制造出獨特的滴答、啾啾和汽笛聲。而單單通過這些結構還不能讓海豚發(fā)出高頻率的聲波,鼻涕黏液的黏性表面才是海豚產(chǎn)生高頻聲波的武器。
文/冬月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