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東龍
摘 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素養。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個人的閱讀能力以及對重要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文章就當前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其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1.閱讀教學形式化現象嚴重
閱讀教學的重視不足,主要體現為教師的教學過程過于形式化。不少教師的教學出發點是提高學生的筆試成績,因此他們在閱讀教學中更加強調的是學生對固定題型的解答,即教師只注重強調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重視程度不高,因此教師通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為“灌輸式”教學法。這種教學形式較為刻板,且學生在教學中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在創新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閱讀方法和技能有待提高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方面投入的時間較少,單純依靠“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有效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要強調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教授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3.課外閱讀質量較為一般
閱讀教學由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兩方面組成,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課堂教學更加重視,課外閱讀則較為隨意。雖然高中語文教師會給學生安排適量的課外閱讀任務,但是只有部分教師會檢查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并針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相關指導。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會選擇讓學生自己進行自由課外閱讀,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難以得到保證,也會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質量。
二、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提高語文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是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先決條件之一,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必須要求教師轉變正確的教學觀念,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到的是,閱讀教學的教學目的并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采用靈活和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替代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切實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效率。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求高中教師能夠加強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高中語文教師專業素質方面還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對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地位的認識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學校應該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讓高中語文教師加強對新課改知識的理解,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模式。雖然新課改以來,不少高中語文教師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如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等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脫離學生進行教學,結果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高中語文教師的培訓,提高高中語文教師的專業素質。
3.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自覺進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精讀和泛讀的閱讀技巧。在閱讀過程中,熟練運用精讀和泛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提高閱讀的效率。當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寫作手法、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特別關注,綜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高。
4.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教師在布置課外閱讀任務過程中,一定要將課外閱讀任務量化,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外閱讀的質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在傳統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雖然也會給學生安排課外閱讀任務,如讓學生每天閱讀幾篇課外文章,閱讀多少分鐘等。但是這種要求無法量化,教師也無法檢測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因此,為了避免類似的現象出現,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教師必須將課外閱讀任務量化,并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例如,教師安排學生每天要閱讀三篇課外文章,并要求三篇文章類型不同,然后要求學生對每篇文章的寫作亮點進行闡述,或者讓學生抄寫其中的美文美句,第二天上交給教師檢查。教師可以從中抽選幾位學生的課外閱讀作業進行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祁恒山. 淺議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1(1):65.
[2]丘 天,田 睿,王艷玲.基于高考試卷分析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思考[J]. 現代教育科學,2016(4):83-86.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