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婭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越來越普遍。所以,我們因地制宜地選擇相應的電子白板技術輔助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以直觀或間接形象的圖案、真實的色彩、逼真的聲音,給幼兒提供視覺美、形象美,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對其進行觀察、講述、想象、創造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筆者就以中班上學期語言課《老鼠娶新娘》為例來做幾點闡述。
一、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要求,運用電子白板技術制作合適的課件,給幼兒一種直觀的感受,讓其置身于一種模擬的實境中,吸引幼兒的注意,喚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使其樂于說、敢于做,發自內心地去表述。
活動開篇,幼兒手指剛觸碰到白板,滿屏的鞭炮噼里啪啦響起,穿著娶親服飾的老鼠向我們緩緩走過來,一下子就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了。教師問幼兒:“你看到了什么?”幼兒搶著回答:“有好多鞭炮在響,穿著紅衣服、戴著大紅花的老鼠就出來了。”“那老鼠的這身打扮,還有這么多的鞭炮讓你們想到了什么?”幼兒:“老鼠是新郎,他要娶新娘子啦。”這里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兒歌提煉:“鞭炮噼里啪啦響,老鼠我今天娶新娘。”兒歌的前段順理成章就出來了。
二、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深化課堂效果,培養仿編能力
利用電子白板技術仿真模擬或再現一些現實中不存在的情景或學生難以在課堂上實際體驗到的事物,會讓幼兒產生比較強的臨場感,突出重點,便于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能幫助幼兒清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和情感基調。
在課中新娘戴著紅蓋頭,老鼠新郎不知道娶的新娘到底是哪位,心情期待又忐忑。老鼠新郎對新娘說:“伸出你的爪子讓我瞧一瞧,哎呀我的媽呀,全是毛!”兒歌的朗誦非常具有節奏感,而且還有一種詼諧的冷幽默感在里面。為了讓幼兒感受這個氛圍并掌握這個朗誦節奏和情感基調,筆者運用了兩個步驟來表現這一內容:①具體形象的動畫:展現老鼠新郎看見新娘伸出全是毛的爪子時的那份驚悚、害怕;②童聲錄音:表現出兒歌朗誦的節奏和語調情感。動畫與聲音的結合,讓幼兒很直接地了解了兒歌所要表達的內容,能讓幼兒更好地模仿朗誦和表演。
三、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小組操作練習,突破教學難點
電子白板課件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動態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功能,形象地呈現事物的現象,具體地表達事物發展的過程,變抽象的語言為形象直觀的演示,突破難點,是白板課件教學最主要的特色。
老鼠新郎看到新娘伸出全是毛的爪子和尾巴后,心里非常害怕,所以新郎決定親自掀開蓋頭去確定新娘到底是誰。它邊掀蓋頭邊祈禱:“不要嚇我,不要嚇我,不要嚇我,不要嚇我。”內容非常簡單,只是把“不要嚇我”重復說四次。但對于中班上學期幼兒來說,他們還不能在語氣的表述上表現出越來越害怕的感覺,但卻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出老鼠新郎害怕的心理。所以,筆者在資源庫里預先設置了多幅表示老鼠新郎害怕的圖片,有雙手捂住眼睛、雙手捂住耳朵蹲下等,體現了活動中以兒童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多次的觀摩、表演后,幼兒的語調也隨著動作的演繹產生了遞進的變化,自然而然就突破了難點。
四、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人機互動小游戲,樂趣無窮
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這樣評價孩子的游戲:“兒童視游戲為生活,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游戲與電子白板的互動技術相結合,活動效果是驚人的。
活動進行到這,幼兒已初步掌握了兒歌內容,但是對兒歌的掌握度及表現力還不夠。所以教師在這里運用白板設置了一個翻牌游戲——“我的新娘會是誰”,使學習變得輕松有趣,更提高了學習成效。第一頁有兩張牌,上面各有一位新娘,但都是貓新娘,確保第一次翻牌只能翻出貓新娘,來調動氣氛刺激幼兒繼續玩游戲,去找到真新娘。第二頁有三張牌上面各有一位新娘,其中一張牌上是老鼠新娘,給幼兒一個圓滿的游戲體驗。全體幼兒扮作老鼠新郎表演朗誦這首兒歌來娶新娘,從中挑選表現最好的一位幼兒代表全體幼兒去選擇翻一張牌,看看娶到的新娘到底會是誰。如果翻出來的牌顯示的新娘是老鼠,那么小朋友就在鑼鼓鞭炮聲中互相擁抱慶祝;如果翻出來的牌顯示的新娘是貓,那么教師就代表那貓新娘去抓全體幼兒,大家就趕緊逃回座位躲避抓捕。
教師巧用白板技術,讓它走進語言教學,給幼兒展現生動的畫面,創設有趣的情境,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幼兒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輕松、自由、快樂地學習,讓語言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