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出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孤獨」 語出評家唐棣快評,談及導演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作者并未對該片“120幀/4K/3D”的技術創新更多贊許,而是更為欣賞新片的故事和內涵:“電影借此傳達出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孤獨——在無數個人中,你只剩下自己,無人理解,無人問津。看似每個人都愛你,其實你深知他們愛的是幻想中的你”……近似的孤獨怕不止是在戰場?商場如是?政壇如是?人生如是?
「學術勞工」來自作者焦姣報道,報道說,最近,“賓州州立大學系統教師工會發動了集體罷工,這意味著十四所賓州州立大學的5500多名教員會從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離開”,“大批大學教師罷工,抗議臨時教職淪為學術勞工”……“勞工”跟“民工”算語文近鄰,“勞工”貌似更國際,“民工”貌似更鄉土,不然,那個對外的“中國勞工網”為啥沒叫“中國民工網”?
「在京津冀混你得有好肺」 熱門段子:“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干棉被,遼吉黑不相信喝醉,在京津冀混你得有好肺”……北京及周邊多日連續重度霧霾,學者朱大可所謂“霧霾敘事”照例上演:霾重拍照,天藍拍照,無可奈何。
「是鳩但啦」 來自好友張兄推薦,語出作家馬家輝小說新作《龍頭鳳尾》,該書于今夏香港書展期間面世,簡體字版上月推出,此句為該書男主南爺口頭禪,“是廣東話里‘隨便啦的意思,小說里國語和廣東話混雜在一起,這是馬家輝堅持要用的寫作方式,很多粗俗的字眼,馬家輝用廣東話來寫,讀來十分生動”……方言小說在小說長河里由來已久,遠有《何典》,近有《繁花》,相對于翻譯腔的字正腔圓大行其道,“龍蛇”里圓熟的村土之言風姿綽約,很南國,很灣仔。
「這發布會就像手機界的小時代」 來自電媒消息,語出網友奶奶個熊。雙十一前夕,在多家手機廠商爭先恐后發布的多款新機中,“華為 Mate 9”被網友吐槽:“作為‘爵士人生的代表,華為上周在慕尼黑發布了一款小米 5s Plus 和三星 S7 edge”,網友奶奶個熊說:“在設計上有追求的廠商恨不得連自家logo都去掉,而華為還在不停地往手機上加其他品牌logo來給自己背書,萊卡、保時捷……這發布會就像手機界的小時代”……設喻一旦“跨界”,鮮度陡增。
「移動設備人」 來自《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推薦:“我們轉變成‘移動設備人這個過程非常突然……到了今天,一個人如果不用智能手機會被認為是古怪,或處于社會邊緣或是上了年紀”……“移動設備人”與熟詞“手機重癥依賴者”算街坊,二者差異是,“移動設備人”走冷漠風,而“手機重癥依賴者”則給“低頭族”罩了件藍白條紋病號服,一股子嗆鼻的來蘇水味兒。
「我認為真小人將勝出」 語出作家連岳專欄:“我認為,真小人將勝出……在公開場合,人們為了自保,為了塑造符合主流的形象,當然會順著政治正確做,何必為了理念爭論呢——那是連岳那種笨蛋的工作。但讓人安全地、 隱秘地投票時,川普的減稅方案,川普的商人務實想法才符合真實的人性”……連岳本文的重點跟預測大選結果基本無關,他不過是對本地源遠流長的輕商貶商史有話說有槽吐。他說的對,“你讀了再多書,生活都改善不了,那才是恥辱。”
「合影型人格」 語出作家李承鵬新文:“我見過很多類型的人格,卻從來沒見過合影型人格……北京的精英沙龍、領使館活動、知識分子社交圈,人群里,常出沒著一個神情詭奇、若隱若現、拎著手機逡巡的人,頂著一頭好似刀劈斧削的華麗白發,抽冷子就像刺客般沖上來,強行和你合影”……李兄的這歸納有著準學術的皮相,可仔細想,它其實是顆隱形火炮,殺傷面委實不小。
「如果了解了“害怕”的算法」 語出品玩作者fengshangyue文章,討論“人工智能”利弊的多種可能:“人工智能領域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什么讓我們感到害怕?換句話說,如果了解了‘害怕的算法,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