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龍
凝血四項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可用于抗凝治療,便于觀察機體的止血、凝血情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對于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意義重大[1]。實際工作時發現,凝血四項檢測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進而降低其檢測準確性[2]。
選取2016年1月20日—2016年5月20日在本院檢驗科進行凝血四項檢測的標本共80例,所有標本均完整。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5.23±3.20)歲。
血球分析方式:貝克曼庫爾特LH750,以及日本SySmex,NX系列流水線;凝血分析方式:貝克曼T0P系列;尿液分析方式:日本SySmex,uF一1000與AX一4030之尿液分析全自動流水線。
嚴格依照試劑說明書上的內容進行操作,其中放置時間依次設定為 1、2、4 h,從抽血時間算起,分別離心 5、10、15 min,速率為3000 r/min,在血漿上機對凝血四項進行檢測;溶血標本是將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后,對上層血漿標本進行觀察,肉眼觀察是否出現溶血現象。
對比標本不同放置時間、不同離心時間、是否發生標本溶血現象對凝血四項指標水平的影響。
對比兩組的偏倚率,若小于20%則表示檢測合格,偏倚率越小表示檢測準確度越高。
選擇SPSS19.0軟件進行比較,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比較,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表1可知,標本放置4 h后,TT與APTT檢測水平相比放置1 h與放置2 h均差異顯著(P<0.05)。
表2可知,離心5 min與10 min比較,其PT與APTT檢測值差異顯著(P<0.05)。
表3可知,標本是否溶血對檢測結果具有明顯的影響(P<0.05)。

表1 標本放置時間不同對凝血四項指標造成的影響(x±s)

表2 不同離心時間對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x±s)

表3 標本是否溶血對檢測結果的影響(x±s)
凝血四項檢測需要采取專用的抗凝劑進行檢測,若采集標本后未搖勻或者未充分搖勻,標本與抗凝劑將無法充分混合,導致血液凝固或者出現小凝塊,進而引發凝血四項檢測異常現象[3-4]。護理人員在采集標本后,應即刻進行搖勻,便于充分抗凝,但是切勿太大力,以往標本溶血或者凝集,導致激活凝血因子,不利于標本的檢測[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標本放置4 h后,TT與APTT檢測水平相比放置1 h與放置2 h均差異顯著,離心5 min與10 min比較,其PT與APTT檢測值差異顯著,標本是否溶血對檢測結果與偏倚率具有明顯的影響。標本放置時間的不同、標本離心時間的不同、標本是否發生溶血現象均會對檢測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6]。因此,建議盡量選擇廠家配套的試劑進行檢測,嚴格對待每項指標的檢測工作,嚴格依照說明書上的內容進行操作,保持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原則,及時登記不合格的標本,并通知護理人員重新制作標本。要求工作人員對于儀器的性能應嚴格掌握,具有嫻熟的操作技術,對于難以解釋、與臨床不符的結果應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交流,可適當重新采血檢查,做好室內質控措施等,便于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7-8]。
綜上情況可知,凝血四項檢測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檢測時應進一步規范操作,便于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1] 陳國,梁榮偉.對比試驗分析凝血四項檢測的影響因素[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9):2369-2370.
[2] 戴慶忠,覃瑜.影響凝血四項檢測的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7):2349-2350.
[3] 韓寧,向湘元.不同抗凝比例對凝血四項檢測結果的影響[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6,23(3):28-30.
[4] 李雪.凝血四項檢測影響因素淺析[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8):90.
[5] 馬海玲,劉方鶴,黃金英,等.凝血四項檢測應注意的問題[J].黑龍江醫藥,2012,25(2):309-310.
[6] 許軍生,劉付明軍,譚洪輝,等.標本離心時間對凝血四項檢測結果的影響 [J]. 醫學檢驗與臨床,2017,28(2):30-31,8.
[7] 王秀明,李志武,孫冀兵,等.凝血四項檢測分析前標本采集處理及影響因素 [J]. 河北醫藥,2013,35(14):2187-2190.
[8] 周以華.凝血真空采血管和標本放置時間與溫度對常規凝血四項檢測結果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z2):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