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中梅
臨床上常予以腦梗死患者常規護理,但該護理模式內容較為單一,護理工作實施亦較為被動。本次研究旨在應用品管圈活動提高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分析總結。
研究中將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腦梗死恢復期患者60例納為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組為: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9~60歲,平均年齡(48.35±5.93)歲。觀察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1~63歲,平均年齡(48.97±5.7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不存在差異(P>0.05)。
對照組:入院后依據患者具體病情予以各項基礎健康宣教:包括入院情況、治療、護理以及病房等方面情況講解。
觀察組:入院后依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品管圈健康宣教:(1)建立品管圈小組。將品管圈命名為“欣欣圈”,并將患者疾病知識知曉度及治療依從性、健康宣教滿意度提升作為健康宣教目的;(2)設定主題。醫護人員以自身經驗為基礎,分析健康宣教中的各方面問題,并設定相應的健康宣教主題,給出相對的處理措施;(3)方案實施。在制定的健康宣教主題內容實施時,要對患者入院后需接受的健康宣教內容、流程嚴格規定,宣教中需重點處理的情況要重點備注,并在實施時為患者做重點講解。本次研究中品管圈健康宣教方案實施時選擇漸進式宣教方法,患者入院第1天便開始展開相應的健康宣教,第2天再對第1天的宣教效果做全面評估,若患者存在模糊不清或未能全部掌握,則予以再次健康宣教,同時亦展開第2天的宣教內容,確?;颊吒鞣矫媲闆r均掌握后便停止[1];(4)宣教評價。患者經治療好轉后即將出院時,便對健康宣教效果做全面評價,將其間存在的問題分析總結,并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納入下次健康宣教工作中[2]。
疾病知識知曉度以本院自擬患者疾病知識知曉度調查表評價:共分8項內容,各項內容評分為:得分5提示完全知曉、得分3提示部分知曉、得分1提示不知曉,總分值≥35分為完全知曉、32~35分為部分知曉、<32分為不知曉。
治療依從性以本院自擬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表評價:共為100分,依從是分值≥80分、基本依從是80>分值≥60、不依從是分值<60分。
健康宣教滿意度以本院自己患者健康宣教滿意度調查表評價:總分值100分,得分高與健康宣教滿意度高呈正相關。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獲各項臨床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經不同方式健康宣教后,觀察組患者對腦梗死知識的知曉度顯著提升,隨之治療依從性升高,經調查其對健康宣教工作的滿意度亦高,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P< 0.05),見表 1。

表 1 健康宣教效果 (x±s,分)
腦梗死患者經治療后多存在后遺癥,多見患者半身不遂、肢體障礙/麻木或者偏盲、失語等方面不良情況,故而患者恢復期康復干預非常關鍵,對患者病情預后改善有著積極作用。臨床用來干預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方式諸多,各有不同的有效性及適應性,本次研究著眼于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相關情況,對品管圈健康宣教效果進行探討。
品管圈為同個工作現場中自主地展開品管活動的小組,其為科室品管不可缺少的環節,注重自我啟發、互相啟發的原則,并將其充分融入品管手法中以促使全員持續不斷的參加工作場所,對其間各項活動的改善作嚴格管理。品管圈品管效果的優良使其被廣泛應用,當然醫療機構中的護理干預模式亦不例外,通常品管圈健康宣教模式為四個部分,包括建立品管圈小組,經此對健康宣教工作的最終目的進行嚴格確立;再以主題設定來總結常規健康宣教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突出重點并提出處理方案;并強調具體實施中對各項健康宣教內容嚴格落實,確保其各項內容高質量完成;之后便通過評價工作對期間存在的問題全面總結,提出對應的處理措施后納入下次健康宣教工作中,以確保品管圈健康宣教模式不斷改善、完善。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接受常規健康宣教,觀察組接受品管圈健康宣教,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腦梗死知識的知曉情況更高,治療時的依從性亦高,并對各項工作持較高滿意態度,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
綜上所述,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健康宣教時融入品管圈的干預效果更佳,對患者的病情恢復有著積極影響。
[1] 王曉靜,李愛華,張香蕊,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健康教育知曉率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0):125-127.
[2] 宋秀娟,李淑萍,謝雪茹,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曉率中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4):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