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紅
甲狀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是甲狀腺常見的良性結節性病變,患者均會出現囊變和出血的癥狀,但由于疾病的性質不同,臨床治療也有差異[1],因此,對兩種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極為重要。為了分析CT檢查在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診斷中的價值,進行對比性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2011—2016年本院收治的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的患者各30例,分別為甲狀腺腫組和甲狀腺腺瘤組。
甲狀腺腫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9/11;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9.26±6.71)歲;病變部位:左葉12例、右葉6例、峽部7例、結節處5例。甲狀腺腺瘤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0/10;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9.24±6.72)歲;病變部位:左葉11例、右葉7例、峽部6例、結節處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囑患者取仰臥位,雙手自然下垂,以充分暴露頸部,將西門子64排螺旋CT掃描儀的參數設置為電流165 mA、管電壓100 kV后對患者咽口部到鎖骨上緣的范圍進行平掃,之后應用高壓注射器以2.5~3.0 mL/s的注射速率于患者肘部注射60 mL的對比劑,注射完成45后再進行增強掃描,并對CT圖像進行重建和后處理。所有CT圖像均由2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共同閱片、分析和進行診斷。觀察患者的影像學特征及CT值。
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需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需進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甲狀腺腫組CT平掃顯示30例患者均有大小不一的圓形低密度影,其中邊緣清楚7例(23.33%),邊緣模糊23例(76.67%),且4例(13.33%)患者有斑片或結節狀鈣化的存在。CT增強掃描顯示輕度低密度影強化24例(80%),完全低密度影強化4例(13.33%),結節影異常強化2例(6.67%)。甲狀腺腺瘤組CT平掃顯示30例患者均有單發低密度影,且為圓形,其中邊緣清楚6例(20%),邊緣模糊24例(80%);包膜完整17例(56.67%)、包膜不完整13例(43.33%);CT增強掃描顯示不均勻低密度影強化19例(63.33%),均勻低密度影強化8例(26.67%),低密度影明顯強化3例(10%),且患者頸部淋巴結明顯腫大。
患者病灶常規掃描和增強掃描的CT值均低于正常組織,且甲狀腺腺瘤病灶常規掃描和增強掃描的CT值低于甲狀腺腫組的患者(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患者CT值得比較(HU,x±s)
研究顯示,一般人群中觸診發現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為4%~5%,其中約5%~8%的患者會出現毒性癥狀[2],約10%的患者有惡變的風險[3]。
CT檢查的分辨率高、可進行小視野掃描、掃描速度快,應用于甲狀腺疾病的診斷中,可對甲狀腺組織的細微結構的病變和病變特點進行清晰的顯示,正常甲狀腺組織的碘含量較高,其CT圖像的密度要明顯高于其周圍血管和骨組織等成像的對比度,當甲狀腺發生病變時,局部CT圖像多表現為低密度影,注射造影劑后,甲狀腺的血運豐富,圖像強化。
本次研究中,患者CT圖像以低密度影為主,病灶常規掃描和增強掃描的CT值均低于正常組織,且甲狀腺腺瘤病灶常規掃描和增強掃描的CT值低于甲狀腺腫組的患者(P<0.05),說明該種檢查方法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王亞林,張純,李曉明,等.甲狀腺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結節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腺瘤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2015,10(11):1602-1605.
[2] 高永鴻,汪棟材,趙恒俠,等.加味丹梔逍遙散聯合小金丸治療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6):810-812.
[3] 楊維敏,王治國,劉學明,等.甲狀腺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Ang-1的表達及其與超聲造影定量參數的關系[J].現代腫瘤醫學,2017,25(15):2402-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