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薛朝霞 王 煜 范麗娜
胸腹腔引流是目前腹部外科手術治療中常用的一種引流方式,對于胸腔積液、腹水或是胸腹腔灌藥患者有極大的幫助,然而,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其他類型的并發癥,嚴重者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院特針對目前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之處進行研究,采用了改良后的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結果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進行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手術治療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54.31±6.12)歲,其中肺癌患者20例,肝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5例,其他類型疾病共10例;研究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29~69歲,平均年齡為(49.73±5.78)歲,其中肺癌患者21例,肝癌患者8例,胃癌患者9例,其他類型疾病共7例。對兩組年齡、性別以及病因等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統計,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按照規定的程序執行相應的步驟,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項,避免影響患者的治療。
研究組采用改良的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利用無菌操作技術置管,在常規的穿刺點處予HP貼膜外貼固定外,飛機翼處予傷口貼U型外貼加強固定,貼膜時由中心向周圍無張力按壓,并采用“高舉平抬”法實施固定,避免管道壓迫局部皮膚導致壓痕,傷口貼應注明穿刺時間及穿刺操作者姓名或工號[2]。
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1)顯效:實施改良方案后患者的病狀得到了痊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有效:實施改良方案后,患者的病情有好轉;(3)無效:實施改良方案后,患者的病情無任何變化,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采用 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用 x±s表示,使用 t 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表示,利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改良的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對比[例(%)]
研究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并發癥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結果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中出現的并發癥比較[例(%)]
臨床治療胸腹積液患者時,由于在進行胸腹腔引流時需要重復進行引流,很容易使引流管發生意外滑脫的現象,因此我院針對此種不足特對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實行改良,從而減小治療過程中的意外事故,為患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且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醫護人員與患者的一致滿意,值得臨床應用并推廣[3]。
同時,對于其后期的護理方法也需要注意采用適當的護理方式,保證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康復,具體護理實施如下:預防感染:保證穿刺點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貼膜,如有發現滲血滲液現象及時的進行更換并處理;保持引流管通暢:癌性胸腹水會引起導管堵塞,因此,應定期觀察引流管通暢情況,一旦發生堵管立即匯報醫生予生理鹽水沖管。心理護理:加強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引導,將健康、專業的知識灌輸給患者,從而保證患者能夠配合治療,恢復健康。
[1] 李麗華,陳慧,劉慧琳,等.胸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管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淺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35):142-143,146.
[2] 許佳蘭.胸腹腔引流管兩種固定方法的比較[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1):88-89.
[3] 張獻玲,賀欣,曾紅菊,等.不同的胸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移植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9):131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