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 汪坤 王楠斐
摘要:目的 優選兩頭尖的提取工藝條件。方法 以竹節香附素A提取率為考察指標,采用響應面試驗設計考察乙醇濃度、液料比、提取時間對兩頭尖提取工藝的影響。結果 優化的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82%,液料比為11.7∶1,提取2次,每次2 h。在該優化條件下,竹節香附素A的提取率為2.24 mg/g。結論 該優化工藝簡便、預測性良好,可以為兩頭尖的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兩頭尖;響應面法;竹節香附素A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3.016
中圖分類號: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7)03-0066-03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Anemones Raddeanae Rhizoma b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ZHAO Xu, WANG Kun, WANG Nan-fei (Henan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nemones Raddeanae Rhizoma. Method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raddeanin A was set as response value,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ime and the amount of alcohol added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nemones Raddeanae Rhizoma. Results Optimiz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extracted 2 times with 11.7 times the amount of 82% ethanol, 2 h per time. Under this optimization proces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raddeanin A was 2.24 mg/g.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oduction.
Key words: Anemones Raddeanae Rhizom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addeanin A
兩頭尖為毛茛科植物多被銀蓮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莖,具有祛風濕、消癰腫功效,用于治療風寒濕痹、四肢拘攣、骨節疼痛、癰腫潰爛等[1]。現代研究發現,兩頭尖抗腫瘤作用顯著,其主要化學成分為皂苷類,其中竹節香附素A含量較高,抗腫瘤活性較強[2-3]。
目前兩頭尖的提取工藝研究設計方法主要為正交試驗法[4],提取方法有超臨界提取法[5]、回流提取法[6]、微波提取法[7]等,一般以總皂苷為指標性成分。響應面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中藥提取工藝研究的試驗設計[8-10],其分析方法直觀,精密度更高,預測性更好。本研究運用響應面法進行試驗設計,以竹節香附素A為考察指標,優選兩頭尖加熱回流提取工藝。
1 儀器與試藥
Aglient-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AE240型十萬分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公共計劃項目(132102310243)
之一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電子恒溫水浴鍋,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
竹節香附素A對照品(批號110718-201108),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兩頭尖購于亳州藥材市場,經河南省中醫院黃小敏副主任中藥師鑒定為毛茛科植物多被銀蓮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莖。乙腈、甲醇為色譜純,水為娃哈哈純凈水。
2 方法與結果
2.1 竹節香附素A含量測定
2.1.1 色譜條件 Agilent TC-C18色譜柱(5 ?m,4.6 mm×250 mm),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為乙腈,B為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脫(0~7 min,47%A;7~5 min,47%~55%A),檢測波長206 nm,柱溫25 ℃,流速1 mL/min。理論塔板數以竹節香附素A計算不低于4000。
2.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竹節香附素A對照品1.10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即得。
2.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兩頭尖粗粉3 g,按正交試驗設計的條件加熱回流提取,濾紙過濾收集提取液,水浴揮干后用甲醇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經0.45 ?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1.4 標準曲線的制備 取竹節香附素A對照品溶液2、4、6、8、10、12 ?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以對照品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Y=513.47X-0.060 7(r2=1),竹節香附素A線性范圍為0.22~1.32 ?g。
2.1.5 精密度試驗 取竹節香附素A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6次,每次10 ?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計算竹節香附素A峰面積RSD=1.88%,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1.6 穩定性試驗 稱取兩頭尖粗粉3 g,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10倍量9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分別放置0、2、4、6、8 h后進樣,進樣量10 ?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計算竹節香附素A峰面積RSD=2.14%,表明供試品溶液在8 h內穩定。
2.1.7 重復性試驗 稱取兩頭尖粗粉6份,每份3 g,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10倍量9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分別進樣10 ?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計算竹節香附素A峰面積RSD=2.96%,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1.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稱取已知含量的兩頭尖提取液6份,每份1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相當于兩頭尖提取液中含有量的竹節香附素A對照品,加甲醇定容,計算平均回收率為98.43%,RSD=1.97%,結果表明本法回收率良好。
2.2 提取工藝優選
在預試驗的基礎上,固定提取次數為2次,選擇乙醇濃度、液料比、提取時間為自變量,以竹節香附素A提取率為響應值,設計三因素三水平中心復合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
稱取兩頭尖粗粉,按試驗設計方案提取,按“2.1.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竹節香附素A含量,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2。采用Design Expert 8.06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經Design Expert 8.06軟件擬合,得竹節香附素A提取率Y對乙醇濃度、提取時間、液料比的回歸方程Y=2.45+0.15A+0.077B+0.20C-0.007 5AB+0.36AC+0.097BC-0.30A2-0.086B2-0.27C2。
由表3可知,模型回歸P值為0.000 4,說明模型回歸顯著可靠;失擬誤差P值為0.426 8(P>0.05),說明失擬度不明顯;相關系數r2=0.961 0,調整值為0.910 8,說明該方程擬合度較高,該模型可以預測兩頭尖提取工藝過程。
乙醇濃度、液料比、乙醇濃度與液料比的交互作用、乙醇濃度的平方對綜合評分的影響較顯著(P<0.05),在3個因素之間,乙醇濃度對試驗結果的影響最大。
根據二次多項式方程,分別繪制各指標與響應值交互項的響應曲面圖,以確定各因素對兩頭尖提取工藝的影響,結果見圖1~圖3。
通過Design Expert 8.06軟件計算并分析得到提取工藝的最優條件為:81.56%乙醇提取2次,每次1.97 h,液料比為11.69∶1,預測竹節香附素A提取率為2.57 mg/g。結合實際生產確定優化提取工藝為:11.7倍量82%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
2.3 驗證試驗
取同一批兩頭尖,精密稱取粗粉3份,每份3 g,按照優選的提取工藝進行提取,計算竹節香附素A平均提取率為2.61 mg/g,RSD=2.58%,與預測值偏差較小,說明優選的提取工藝穩定可靠。
3 討論
近年來,兩頭尖的抗腫瘤作用使其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但現階段兩頭尖有效成分提取工藝的研究較少,主要采用正交試驗法進行研究。響應面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中藥提取工藝研究。
本研究在預試驗的基礎上首先固定提取次數為2次,通過響應面法分析提取時間、乙醇濃度、液料比3個因素對兩頭尖提取工藝的影響,通過回歸分析表明,模擬的二次項方程具有可預測性。本研究可以為兩頭尖的提取開發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68-169.
[2] 路金才,徐琲琲,張新艷,等.兩頭尖的化學成分研究[J].藥學學報, 2002,37(9):709-712.
[3] 任風芝,張雪霞,牛桂云,等.兩頭尖的抗腫瘤活性成分研究[J].中草藥,2005,36(12):1775-1778.
[4] 李國軍,王扎根,王風光.兩頭尖總皂提取條件優化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36):2283-2284.
[5] 馬曉紅,姚向陽,韓鳳梅,等.超臨界CO2萃取兩頭尖皂甙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5(2):156-159.
[6] 李成,邱智東,金成贊,等.正交實驗法優化兩頭尖總皂苷提取工藝[J].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03,26(2):101-103.
[7] 李會芳,李孝波,閆菁華,等.正交設計法優化兩頭尖總皂苷微波提取工藝[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3):553-555.
[8] 徐璐,汪濤,郭巧生,等.響應面法優化超聲輔助法提取昆侖雪菊色素的工藝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24):4792-4797.
[9] 侯小濤,劉鵬,鄧家剛,等.均勻設計優選甘蔗葉多糖顆粒制備工藝[J].中成藥,2014,36(12):2636-2639.
[10] 符少蓮,馮翠娟,李沙.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化脂溶性丹參提取物速釋滴丸處方工藝[J].中成藥,2013,35(4):690-695.
(收稿日期:2016-04-28)
(修回日期:2016-05-17;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