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 單忠貴 周小彪 賴軼權
右美托咪定為一種新型高效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具有鎮靜、鎮痛作用, 同時可被喚醒, 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 無呼吸抑制作用, 在心臟術后應用效果確切, 可發揮良好鎮靜作用, 降低譫妄等不良反應發生率[1-3]。本研究將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心臟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鎮靜方法差異分為對照組和右美托咪定組, 各100例, 分析了右美托咪定在心臟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意義,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心臟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鎮靜方法差異分為對照組和右美托咪定組, 各100例。右美托咪定組男57例,女43例;年齡21~79歲, 平均年齡(45.18±12.89)歲。對照組男56例, 女44例;年齡22~79歲, 平均年齡(46.34±12.9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 術后未清醒, 在患者出現身體輕度活動和睜眼活動時常規用嗎啡鎮痛, 以Prince-Henry評分[4]1~2分為鎮痛目標。對照組采用丙泊酚鎮靜,右美托咪定組采用右美托咪定鎮靜。鎮靜目標Ramsay評分為2~4分[5], 所有患者根據是否達到鎮靜目標對鎮靜藥物劑量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鎮靜效果, 鎮靜效果評定標準[6]:優:全程安靜, 無出現躁動;良:雖然有輕微嗆咳發生, 但經增加藥物處理后好轉;差:出現明顯嗆咳, 經增加藥物處理后仍有躁動, 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觀察兩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不良反應(譫妄、躁動)發生率, 血壓、呼吸和心率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鎮靜效果比較 右美托咪定組鎮靜優良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用藥前后血壓、呼吸和心率比較 用藥后, 兩組患者血壓、呼吸和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相比較 右美托咪定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右美托咪定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0%, 低于對照組的16.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鎮靜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用藥前后血壓、呼吸和心率比較(±s)

表2 兩組用藥前后血壓、呼吸和心率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時間 血壓(mm Hg)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右美托咪定組 100 用藥前 113.34±2.25 18.54±1.56 75.73±7.65用藥后 116.78±2.32a 17.21±1.51a 76.25±6.61a對照組 100 用藥前 113.25±2.21 18.10±1.71 75.02±7.66用藥后 115.29±3.69 17.92±1.25 75.14±8.62
表3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比較(±s)

表3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機械通氣時間(h) 鎮靜達標時間(min)對照組 100 10.10±1.77 35.10±3.57右美托咪定組 100 10.51±1.41a 35.51±3.62a t 1.81 0.81 P 0.714 0.921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
右美托咪定是一種選擇性α2腎上腺能受體激動劑, 可對神經軸突突觸前進行作用, 對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產生進行抑制, 其鎮靜、抗焦慮和催眠作用在于其可和大腦藍斑核內α2AR作用, 且可同時存在覺醒作用, 因此在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鎮靜的過程可隨時喚醒和交流, 有利于降低譫妄發生率, 在心臟術后患者鎮靜中應用效果確切[7-11]。丙泊酚為傳統鎮靜藥物, 起效和代謝快, 但鎮靜過程無法有效判斷患者自主呼吸情況和意識狀態, 容易出現譫妄。右美托咪定對循環系統影響較小, 對組織代謝和器官灌注無明顯不良影響,安全性較高[12-15]。
本研究中, 對照組采用丙泊酚鎮靜, 右美托咪定組采用右美托咪定鎮靜。結果顯示, 右美托咪定組鎮靜優良率為95.00%, 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后, 兩組患者血壓、呼吸和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右美托咪定組機械通氣時間、鎮靜達標時間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右美托咪定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0%, 低于對照組的16.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右美托咪定在心臟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 可提高鎮靜效果, 維持生命體征穩定, 降低譫妄、躁動發生率, 安全有效, 值得推廣應用。
[1] 劉鑒, 屠偉峰, 周巧梅, 等.右美托咪啶復合舒芬太尼預處理對大鼠離體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 32(2):207-210.
[2] 王先學, 潘道波, 鄧恢偉, 等.右美托咪定對體外循環心臟手術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meta分析.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6, 36(2):136-139.
[3] 胡雪蓮, 賈明, 趙勇, 等.右美托咪啶和咪達唑侖在心臟術后鎮靜作用的研究.寧夏醫學雜志, 2011, 33(10):967-969.
[4] 高溢明, 向可翠.右美托咪啶在嬰幼兒心臟術后應用中的護理要點分析//中華醫學會第7次全國重癥醫學大會論文集,2013:587.
[5] 李秀紅, 潘曉蘭, 高樂, 等.超快通道在小兒心臟手術術后早期護理經驗探討.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6, 35(9):1230, 1271.
[6] 宮麗榮, 余劍波, 張圓, 等.右美托咪啶對冠心病患者非心臟手術期間的心肌保護效應.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1, 31(2):160-162.
[7] 劉鑒, 屠偉峰.右美托咪啶預處理對離體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時左心室功能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4):2327-2329.
[8] 姜翠翠, 夏滿莉, 王敏, 等.右美托咪定預處理減輕離體大鼠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線粒體相關機制.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42(3):326-330.
[9] 劉海林, 錢燕寧.右美托咪定對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圍術期炎性反應的影響.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 2013, 29(4):316-317.
[10] 張加強, 張衛.右美托咪定對體外循環下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炎性反應的影響.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3, 33(10):1188-1191.
[11] 李穎, 許衛江, 劉彬.右美托咪定在心臟術后興奮型譫妄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3, 17(13):90-91.
[12] 姜淑云, 許紅陽, 金科, 等.右美托咪定在心臟術后鎮靜、鎮痛中的應用.江蘇醫藥, 2014, 40(6):688-690.
[13] 溫振杰, 陳軍, 劉建凌.右美托咪定在ICU心臟術后機械通氣的鎮靜鎮痛的應用.吉林醫學, 2014(32):7128.
[14] 于欣, 王瀟然, 劉月英, 等.右美托咪定在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鎮靜中的臨床應用.吉林醫學, 2013(8):1423-1425.
[15] 薛松, 謝波, 胡振雷, 等.以右美托咪定為基礎的早期目標導向鎮靜在心臟手術后的應用.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15, 3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