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濤
多個新規正式實施幫你盯緊“錢袋子”防詐騙
文/林濤
銀行卡同行異地取款、轉賬將免費,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銷;網絡直播迎來“史上最嚴”監管令;全面推廣實施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改革等……一批新規正式實施,將直接影響老百姓的“錢袋子”、便利個體工商戶登記。
——分類銀行賬戶
據央行所發《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開Ⅱ類戶或Ⅲ類戶。
Ⅰ類賬戶是全功能賬戶,資金流入流出無限額。Ⅱ、Ⅲ類賬戶則是虛擬電子賬戶,是在已有Ⅰ類賬戶基礎上增設的功能逐級遞減,資金風險逐級遞減的賬戶。簡單說,個人可將Ⅰ類賬戶作為“金庫”,將Ⅱ類賬戶作為“錢包”,將Ⅲ類賬戶作為“零錢包”。
——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
為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用ATM(自助柜員機)轉賬,除本人同行賬戶互轉能實時到賬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轉賬,24小時后才能到賬;如對轉賬存疑,可在24小時內撤銷。
——同行異地取款、轉賬免費
鑒于個人在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為方便個人異地生產生活需要,央行順勢取消同行異地存取款、轉賬的手續費,規定在2016年年底之前,所有銀行必須執行到位。這意味著銀行卡異地同行收取“漫游費”將退出歷史舞臺,老百姓只用一張借記卡就能夠“跑遍全國”。
網絡直播井噴式發展,種種亂象涌現。喝火酒、假慈善,為吸粉絲,一些主播大打色情擦邊球。2016年12月起,網絡直播迎來號稱“史上最嚴”監管令,“實名制+黑名單”正式實施。
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直播用戶進行基于移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對直播發布者進行基于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的認證登記。在實名制基礎上,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納入黑名單的直播服務使用者禁止重新注冊賬號。
國家工商總局公布《廣告發布登記管理規定》,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廣告發布登記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撤銷,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出版單位未辦理廣告發布登記,擅自從事廣告發布業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廣告法相關規定查處。廣告發布登記事項發生變化,廣告發布單位未按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變更;逾期仍未辦理變更登記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廣告發布單位不按規定報送《廣告業統計報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
多條司法解釋正式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財產保全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可免于擔保的情形,以減輕當事人擔保負擔、解決保全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變更追加法定原則,明確申請執行人的變更追加情形,其中包括變更追加瑕疵出資有限合伙人、違規注銷企業的清算責任人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規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對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要件做了嚴格要求,防止各地法院為片面追求結案率而濫用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于獨立保函的性質進行了明確界定,同時嚴格界定了欺詐情形及證明標準。
醞釀十年之久的資產評估法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被表決通過,在中國發展近30年的資產評估行業迎來首部行業大法。
該法突出了中國推進簡政放權的改革精神,降低職業資格準入門檻,重點規范了評估師和評估機構等的從業行為。專家表示,降低行業準入門檻,有利于更好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融資貸款抵押、房屋拆遷補償、農地占用補償等需求可以更方便獲得評估服務,服務的便利化也會促進評估費用的降低。
《關于實施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的意見》要求全國于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推廣實施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改革。改革之后,個體戶將只需一次申請,統一由工商部門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
此次改革沒有設置過渡期。對改革前設立的個體工商戶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或主動要求換照的,換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對未取得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其原有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繼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