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連城縣第三中學 傅火旺
教師下水作文的一次嘗試
福建省連城縣第三中學 傅火旺
請你圍繞“助”的內涵展開創作,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將發生在你身邊的、實際生活中的、社會上的或歷史中的,有關“助”的事跡記錄下來,展示有關“助”的人、事、物,表達你對“助”的理解和感悟,贊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的精神內涵。
一路感動
古往今來,無數的仁人志士心系蒼生,身憂百姓。他們不謀私利,總是想著如何去幫助百姓,如何讓百姓更加幸福。這些人,這些事,總是讓我們心存感動!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公元761年,杜甫定居四川成都草堂。當時的他,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一陣秋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濕透了室內衣被。此時的他,饑寒交迫。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寒士”。他念著他們的溫暖,渴望他們能得到幫助,住上能遮風擋雨的房子。此種胸襟,著實讓人感動!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
林覺民,“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英勇就義時,年僅24歲!就義前,他寫下了一首讓人蕩氣回腸的千古絕唱——《與妻書》。在信中,他說,他是因為她,因為愛她的深摯意念,才有勇氣舍小家救大家,幫助天下人去愛他們所愛的人……這樣的革命志士,太多太多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讓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大愛之歌!
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2016年5月18日,河南省南陽市西華村一棟民宅發生大火。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后,義無反顧地三次沖入火場救人,二十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已經快被燒成“碳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最終,他用生命詮釋了“舍己助人”!許多許多的人感動著。雖然他離開了我們,但最終他被評為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獲得了崇高的榮譽。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時,在小康路上,全國還有七千多萬的貧困人口。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了“精準扶貧”,計劃到2020年基本實現七千多萬人的脫貧任務。小康路上,不允許一個人掉隊。目標多么振奮人心啊!
一路走來,一路感動!“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今天的我們,更應胸懷“助”心,“以天下為己任”。全力以赴,學好本領。為使我們的國家更強大,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寫作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一些教師的作文指導課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多方面,作文指導理論性太強是一個重要因素。如何使作文教學更有效?教師親自動手寫下水作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自己經常動動筆,寫跟學生相同的題目,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下水”寫過作文后,方知道選哪些素材好,怎樣構思才新穎,真正做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想問題。如果教師能夠把這些體驗說出來,學生就能感同身受。這樣,作文指導也就更有效果。
以此次作文為例。選材方面,關于“助”的素材太多了,如何取舍?在這篇作文中,我選取了古代、現代、當代的事例。這些事例,有的來自平時學習的課本,如杜甫、林覺民的例子;有的來自電視等媒體,如王鋒的事跡來自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些事例鮮活、典型、有代表性。有了素材,如何結構成文?在這篇作文中,我利用四句內涵豐富的句子,單獨成段,把事例串在一起。這樣,作文顯得條理清晰,構思巧妙。
教師多寫寫下水作文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