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佴文武
讓閱讀回歸生活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策略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橋中心小學 佴文武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審視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不僅有文質兼美的連續性文本,還有各式各樣的非連續性文本。如何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教學,本文圍繞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應緊扣教材,習得要領,繼而進行學法的遷移,最后回歸生活展開闡述。
非連續性文本 閱讀 教學策略
什么是非連續性文本呢?非連續性文本是與連續性文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相對而言的,圖表、說明書、目錄、廣告、地圖等都屬于非連續性文本的范疇。它有著直觀、簡潔、易對比等特點,是介于連續性文本和生活之間的一種特殊應用文體。在現行蘇教版教材中,連續性文本占70%,非連續性文本占20%,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各占5%。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小學五、六年級學生閱讀的也只是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要學會從圖文組合的材料中提取、分析、組合信息。那么,如何針對非連續文本特點,有效開展閱讀教學策略的指導呢?筆者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如下三點,以期形成螺旋提升模式,達成課標中提出的目標。
非連續性文本的概念雖然提出沒多久,但它卻是早就存在于我們的教材當中,存在于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正如葉圣陶老先生所說:教材無非只是個例子而己。我們如何來借助這樣的范例,學會閱讀,并引領學生舉一反三呢?緊扣教材,通過情境創設的方法引領習得閱讀要領行之有效。
在蘇教版教材中有許多課文圖文并茂,在插圖中就可以挖掘出許多有用的信息,在閱讀連續性文本時,可以驗證語言信息。如五上教材《所見》一文中插圖精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圖,觀察騎在黃牛上的牧童衣著,神態,并引導留意周圍的環境,想象他一邊唱歌,一邊趕牛,被蟬的聲音吸引,走向那棵樹……這樣閱讀,學生就會從插圖中讀到古詩中的信息,讓插圖和詩句共同來描繪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從圖表中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分析,判斷。在教學四下《清熱解毒膠囊》時,學生由于第一次接觸藥品說明書,感到非常新奇,但閱讀時卻又不得法,東一榔頭西一棒,一會讀方框,一會讀說明。當教師提問:“這份藥品說明書呈現了關于藥品的哪幾方面?奶奶牙齦腫痛,吃這盒藥管不管用?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很多學生一臉茫然,在教師的引導下再次閱讀藥品說明書,從最左邊的欄目先瀏覽,再了解每個欄目的內容。認真閱讀后,對于上述問題基本都會回答了。緊接著,教師追問:1.鄰居家的小妹妹剛六歲,她牙疼得厲害,奶奶把這藥拿給她吃,行嗎?2.媽媽發現口腔潰瘍,去醫院醫生也開了這種藥,醫生開得對嗎? 3.你能用第一人稱,給藥品來一個自我介紹嗎?由于學生學會了閱讀藥品說明書,掌握了初步提取信息的能力,這幾個看起來有點難度的問題完成得既快又好。
語文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應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非連續性文本不僅要教會學生閱讀,也要引導學生嘗試在學習連續性文本后進行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組合設計。
教材中一些課文雖然未能如我們所愿安排上相應的非連文本,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卻是給了我們組合設計非連文本的機會。五下《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材中呈現了火星地表的形態圖,卻沒有呈現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圖,六下《海洋——21世紀的希望》一課,同樣也未呈現出海洋能源蘊藏的示意圖。從空間上給了我們更廣闊的嘗試的機會,教師可以與學生合作配以圖表、數據,讓學生在鮮明的數據和形象的圖表中清晰感受事物的特點。四上《泉城》一課學習時,一位教師就根椐文本的特點,設計了“列圖表”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后,提煉出課文具體介紹了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這四大名泉,在此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嘗試從課文中找出四大名泉名子的來由,以及泉水的特點。還要利用課外搜集的名泉資料,在圖表中再補充一到兩種。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清晰了課文的脈絡,了解文中名泉的特點,還補充了課外知識,提高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生活化是大語文教學的思想,而非連文本的特性決定了它也應該回歸生活。在好書推薦時,一位同學帶來了一幅圖書廣告宣傳畫,我帶領全班同學仔細觀察宣傳畫,梳理了如下問題:1.宣傳畫介紹的書名是什么?2.出版社出版這套書的用意是什么?3.“100%精品”和“75%價格”分別說明什么?能不能把這兩個意思用一個成語概括?以此來讀懂生活中的非連文本,積累生活經累。學生每天都要喝牛奶,我出示了兩個飲料瓶,說:“大家天天都在喝牛奶,老師需要做一個統計,哪些人喜歡喝純牛奶?哪些人喜歡喝牛奶飲料?有沒有一種也不喜歡的。”接著引導學生察看牛奶瓶子上的產品說明,提醒學生從主要配料上分辨,牛奶飲料雖然好喝,但相對來說鮮奶成分少,所以營養不如純牛奶。這樣的比較分析一定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影響,在生活中相信他們也會去看成份比較,并作出評判。在學習語文的同時,讓語文為生活服務,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
總之,關于如何培養學生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能力,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善用教材,引領學生學習閱讀簡單非連續性文本的方法,學會提取,整理,組合信息,學會在生活中聯結運用,以此豐富學生多元的閱讀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達群.淺談書序、條目和非連續文本的閱讀【J】.中學生學習報?蘇教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