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王冀英
班主任工作的藝術
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王冀英
如果說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教師是一盞盞指路明燈,那么班主任就是最亮的一盞燈,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明顯。班主任這個角色,它不僅要教書而且要育人,不僅要培育學生成材,而且要培養學生成人。
(一)班主任是什么
在班級層面,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在學校層面,班主任是學校領導者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的角色是日常事務的管理者、學生心靈的導航者、教育團隊的協調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健康的保護、家庭教育的指導者、道德行為的示范者、民族精神的傳承者、健康生活的激發者、學校德育的落實者……班主任教師應該是:政治上的強人、人格上的完人、生活上的好人、知識上的富人、道德上的善人、見識上的高人、感情上的真人。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王曉春老師寫的一本書叫《今天怎樣做班主任——點評100個典型案例》。在書中,王老師說:“要減輕班主任的負擔,主要靠多動腦筋,而不是傻干。四兩撥千金靠的是智慧,而不是拼體力。” 平時,老師們可能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牢騷:抱怨學校環境差,埋怨學生不聽話,還嫌學校的工作太多,家長不配合學校的工作等等,導致班主任常有身心疲憊、郁悶煩躁、心理壓力沉重、情緒低落、缺少信心和快樂的感覺。長此下去,顯然不利于身心健康。魏書生老師說得好:“大處無法選擇,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好。”什么是“大處無法選擇”,我個人認為可以指環境無法選擇,可以指學生無法選擇,可以指班主任的任務和內容無法選擇,比如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分班時就在你們班,你無權拒絕他到你們班讀書吧;比如學校要求班主任每天要帶班出操,每天要送學生排隊放學出校門,你作為班主任沒有理由說你不做吧。在“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好”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認為可以把教育方式選擇好,可以把完成任務的方式和工作態度選擇好。換句話說即認真工作,做一名好老師。做好老師要有好心態,這是輕松當老師的前提。
(二)教師要取得學生、家長對自己的信任
1.賞識你的學生。要取得學生的信任,作為班主任,必須要賞識學生,善于捕捉他們上的閃光點,經常微笑面對他們。
曾經讀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以前,美國的一位老師被安排到紐約州的貧民區教小學。他所教的學生大多是黑人,他們特別調皮,喜歡惡作劇。不過這位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他觀察到:這里的學生大都非常迷信。于是他就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專門給學生開了一堂“算命課”。在這堂課上,他摸著一個個孩子的手,告訴他們以后會變成怎樣一個人。其中,他抓住班上那個最調皮的學生的手,告訴他:“你以后將成為紐約州的州長”。自從這堂“算命課”以后,這些學生都變了,尤其是那個最調皮的學生,他的所作所為,似乎完完全全在按照未來的州長的身份在要求自己。幾十年以后,這個學生真的被選為紐約州的州長了。
這個故事的精神實質是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是會發光的金子;承認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顆敏感的心。人都是渴望被鼓勵、欣賞與贊美的。幾句發自內心的贊揚,能給人巨大的精神支柱,并促使其活動卓有成效。故有人稱表揚是一把金鑰匙,開啟著人們力量與智慧的大門。老師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懂得如何激勵學生、關懷學生并且給學生指路的長者。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恬靜的微笑、一句溫柔的話語,都可以照亮許多人的人生。
2.加強家校溝通聯系。(1)進行家訪或電話訪問或網絡(QQ)訪問。對學生進行家訪、電訪、網訪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①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家訪或電訪。
在家訪時宜采取閑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于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②對一些學生的點滴進步或取得榮譽時不妨也打個電話報喜,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信心,促進更好地進行溝通,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③家訪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心。
(2)選好家委會代表。選對家委會代表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學校的優秀班主任陸老師很有體會。她介紹說:他們班選出的家委會主席陳同學的爸爸,以前是中學教師,后來考取了公務員,對孩子的教育頗有心得,孩子自己也比較爭氣,學習成績優異。一年級開學初,陸老師就請他組建了班級家長委員會,選取了一些熱心家長,并讓他組織大家進行一定的職責分工,如組織委員、財務、攝影等等,班級中的許多事務就由他牽頭開展。如雙語節表演節目統一購買的服裝,萬圣節糖袋的準備,攝影,貴州山區捐贈圖書的清單等等,對于班級事務,家長們都是非常愿意效勞的。每當班級群中偶爾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的時候,陸老師在邊做解釋工作的同時,還會邊聯系家委會代表:“呼叫陳博士,呼叫陳博士!釋放正能量,釋放正能量!”然后陳同學的爸爸立馬就會在家長群里開始陳述他的觀點:教育子女,百分之六十靠父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不能一味表揚,錢文忠先生的“憑什么教育一定是快樂的?”等,引導家長走出誤區,解除家校間的矛盾,為學校教育補充正能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建立適合本班的班級制度
1.讓學生自主管理,班主任變為“旁觀者”。目前,班主任包辦代替或讓少數幾個學生干部說了算的現象依然存在。這樣做不利于廣大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尤其是中高年級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較大發展,可以盡量放開手讓學生們自己去管理班級了。
2.爭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個故事大家很熟悉,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該故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魏書生有一個班級管理的要緊的原則值得學習: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普通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長不干;凡是班長能干的事當班主任的不要去干。只有這樣層層下放權力,層層有明確的可做事情的負責任的空間,大家才能積極主動負責任做事情了,班集體才不是一兩個人的,而是大家的。
3.加強與課任老師的合作,共同管理班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只有班主任與課任老師的目標一致,溝通流暢,理解到位,分工協助,才能把班級搞好,各項工作才會得心應手。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的愛心,關心,細心,耐心與學生們交心,真正走進學生們的心靈,從而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