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江蘇省泗洪縣城頭實驗學校 柳 芳
如今,計算機已普及到我們的生活中,如何讓計算機教育能適應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重點,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開始走進課堂,該方法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本文詳細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實施的必要性及具體的實施。
計算機 教學 任務驅動 實施
任務驅動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為每一位學生的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使課堂教學過程充滿了民主、充滿了個性、充滿了人性,課堂氛圍真正活躍起來了。
需要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習者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習直觀性和形象化。例如在學習word中的插入圖片藝術字一節,正趕上學校舉辦班報大賽,我們就可以在引入新課任務時,根據這一具體情況來創設情境,引入課程布置任務,學生們的熱情很高,積極地去完成老師的任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創設情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為無論你設計的任務有多么好,能包含多少知識點,如果不能激發起學生要完成這項任務的主觀能動性,那么這項任務的設計就是失敗的,換句話說你要創設一個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完成任務的情景。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任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任務”設計、編排非常關鍵。
要求教師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例如,學習“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時,要求每一位同學編制一份精美的班級小報。此任務中隱含著本章的幾個知識點:(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編輯文檔;(2)設置字體、字號,段落排版 ;(3)頁面設置及文檔的打印;(4)Word的圖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這5個知識點隱含在5個小任務中,每一節課完成一個小任務;又把一節課的小任務分成更小的幾個任務。如第一節課的任務是按要求對現有文檔精心修改。要求中隱含著3個知識點,即:①Word的基本概念;②文檔的建立、打開與關閉;③編輯文檔。這3個知識點分別設計在3個小的任務中。每一個任務的確立都根據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狀況、教學內容的統籌安排而定。
每一個任務中都包含著新、舊知識,學生接受任務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也是他們想要知道的知識點,此時老師再將新知識傳授給他們,這就激起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激發他們去研究和探討更新的知識,同時也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講excel電子表格時,要求學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學生期中考試成績匯總表。給出任務后不要急于講解,而是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這時應該是課堂氣氛最活躍的時候。提出的問題,一些是以前已學過的,如數據的輸入、格式設置等,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就會給出解決方案;另一些是沒有學習過的,如函數的使用、頁面設置等,即隱含在任務中的新知識點,這也正是這個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提出后,就需要開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老問題學生自己解決。新問題要通過師生的共同探索得出,每次授課的時間不超過6分鐘,然后讓學生動手進行一個與剛才授課內容有關的練習或活動(即完成一個小任務)。學生們聽了一段課剛要走神,立刻又被活動拉了回來。活動做完,接著剛才的興奮勁兒,下一部分的授課又開始了。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思路始終跟著老師的授課內容進行,同時他們學會的每個知識點也能得到及時地強化。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既強化了所學的知識,又在成功地完成任務時獲得一種成就感,使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這對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有好處。例如在教學“Word的圖文混排”時,把這節課設計為3個小任務。即:(1)在原有的文檔中插入一張經過修飾的圖片。(2)將文檔的標題用藝術字,以立體,帶陰影效果、波浪形出現。(3)做一份宣傳單。每一個任務布置、分析完成后,學生動手在機器上實踐完成。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更不是講授的中心,只在必要的時候以輔導者的身份,以一次次服務性技術講座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學生因為有任務驅動,所以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同時,完成任務的過程,也是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老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學,也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提出更高的目標。
要充分發揮計算機綜合處理多媒體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設計適當的情境,使學生在這種情景中探索實踐,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教師還要注重營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氛圍,允許學生隨時提出問題、相互討論,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話、觀點提出異議,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具體的學習方式,如操作計算機、閱讀課本、看電子教材、觀看CAI課件、訪問相關網站等。讓學生學會處理個體與集體在時間進度上的矛盾。
計算機教學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校的老師要能夠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得到熟練的應用,借此來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素質教育對計算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要通過多渠道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得到合理化的應用,并要在這一過程中加強創新思想的融入,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的促進素質教育發展。
【1】楊建勛.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J】.教育與職業,2013
【2】高淑然.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5
【3】張敏.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J】.電子制作,2015
【4】林海.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J】.新課程(中),2014
【5】陳廣.計算機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