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小學 林穎瑜
學習興趣是學生探索求知的強烈內在驅動力,作為教者,唯有搭建教學平臺,立足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文 興趣 情境 指導
《小學語文課標》指出: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我們搭建教學平臺,激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精心創設情境
精心創設情境,刺激學生情趣,學生便會樂于參與作文訓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播放與主題內容有關的錄音、錄像;配置掛圖和播放投影片;用直觀場景創設情境;編排小品表演或模擬情境表演。我常用多種方法去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提高選材能力。在以前的教學中,我發現一個事實:即使是五年級的學生,看圖作文的水平也并不高,看圖一目了然,下筆依舊茫然。為什么鮮明的形象展現在面前也寫不好呢?除了觀察和表達的原因外,孤立的畫面難以啟動學生的想象力也是重要的原因。鑒于這種情況,在教學時,我常常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組相關的flash動畫,展示事情的前因后果。展現更寬廣,更豐富的場景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生作文的興趣。如在教學看圖寫話“小鴨子得救了”時,課本上只有一幅圖畫。面對這幅圖里眾多的動物及其不同的形態特點,小學生不一定能馬上看懂它所表現的內容。于是,我設計的軟件可以逐步展示文中圖畫所表現的動畫效果。學生觀察計算機屏幕上的畫面后,馬上便判斷出所發生的事件,小鴨掉在坑里出不來,小猴小熊小象都在想方設法救小鴨。由于巧設了這一動畫情景,學生對“他們各是怎樣救的?誰的方法最好”這一重點內容的理解便比較容易了。
2.指導生動有趣
生動、有趣的指導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投入寫作中,教師要在指導內容、過程、方法上精心設計。指導時,欲擒故縱,增強指導藝術,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在對學生進行“寫一個熟悉的人”的指導上,我事先在班上開展了“猜猜我是誰”的作文活動課,讓學生上臺說說自己同學的外貌特點,并說出這個同學的一兩件事,再讓其他同學猜,對猜對的、說得好的同學給予獎勵。就這樣,活動高潮迭起,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樂趣。我又順勢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要抓住人物特征來寫,寫出最能表現人物特征的一兩件事,要注意詳略得當……這樣,學生既懂得了表現人物特征的方法,又學得主動、活潑,可謂一舉兩得。再如指導學生寫《釘紐扣》時,讓學生親自拿工具釘紐扣。在釘之前,先讓學生認真聽老師的活動要求,引導學生觀察場面,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再讓學生親自參與整個活動,活動過后,小組討論,說說整個過程。重點說場面、人物的特征,然后老師加以指點。在老師的點撥下,讓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如何寫這篇作文,這樣既讓學生主動參與了作文教學中創造力的開發的實踐活動,又充分地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3.范文激發靈感
任何學習都是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無論是模仿還是創新,都是學生獲得知識、能力或技能的重要途徑。范文正順應了兒童的這一心理需要,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和靈感,幫助學生克服作文畏難情緒。
教師應充分利用范文的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范文的寫法、借鑒范文。這樣,學生在范文寫法的引路下,自然也就容易步入習作軌道。
4.策略教學激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事實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要使學生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要努力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是:
凡是有可取之處的作文,都給予鼓勵表揚:開頭好,欣賞開頭;結尾妙,示范結尾;中等生、差生的一詞一句、一個場面,只要寫的好或有進步,都可以供欣賞。對于特別優秀的作文,就張貼上墻,并向作文報刊推薦。這一做法滿足了大多數同學的榮譽感,是他們從自己的習作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同時大面積地激發了學生競爭心理,使他們增強了寫作的投入感,提高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
把學生的優秀作文裝訂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被工整的裝訂在了一起,配上美麗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同時在班會課上組織大家互相傳閱、交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定會空前高漲。
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導小品,組織外出參觀等活動。學生親自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會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自然會興趣盎然,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兩句的流水賬”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在選擇教學策略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歐陽修在回答“如何寫好文章”時說,“無它術,唯勤讀書而且多為之,自工。”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便是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凈精神、拓視野、活思想,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詞匯,習作時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在閱讀教學中,有很多課文的課后習中都會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教師要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摘抄中積累。現實中,優秀習作舉不勝舉,學生可以把課內、外積累帶的好詞佳句、片段,分門別類地摘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并在后面寫上一點感想或是模仿一個小片段,時時去翻閱,這樣時間久了,用的多了,就會熟記于心。最終把積累來的東西變成自己頭腦中的東西。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師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世界,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寫作素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探索求知的強烈內在驅動力,我們唯有立足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