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教法中的智慧
甘肅省秦安縣第五中學 蔡 莉
古詩詞是我國獨有的詩歌文體,承載著五千年悠悠歷史文化,以其語言的優美、形象的生動、意蘊的含蓄將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折服。古詩詞必然成為優質的語文課程資源,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該具有巧妙的古詩詞教法,只要方法用的得當,運用合理,定能提高古詩詞教學水平,構建聯系的、發展的、和諧的高中古詩詞課堂。
古詩詞 教學方法 高中語文
在對具體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梳理和總結之后,我們發現,高中古詩詞教學不應再繼續拘泥于教師分析詩句,帶領學生背誦古詩的教學模式,而應該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喜歡上古詩詞,并讓學生學會進行自主分析,掌握古詩詞中的語法知識,挖掘其中的內涵,把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在自主學習中領略古詩詞的藝術魅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詞、句在詩詞中有什么特殊功能,對整首詩起了什么樣的作用,以及詩詞的內容等,教師再進行積極引導和點撥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如在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中,讀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時,結合這首詞的背景知識,我們知道,這是詩人謫居黃州,游赤壁時所寫,詩人借這首詞懷古抒情,抒發自己的壯志難酬之情和胸懷寬廣的豪情,表現出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曠達。學生可聯系上下文,通過詩中的意境和內容可以得知,“尊”字應為通假字,在此指酒杯即“樽”。又如,曹操的《觀滄海》中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學生亦可結合上下文,可知“竦”的意思與山島形態不符,因此,“竦”在此為通假字,通“聳”。可見,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和歸納,能夠正確識別通假字,對這一語法現象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通過上例可以看出,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將學生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習起來才會有動力,知識才能夠真正被學生吸收,并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讓他們結合詩詞的內容,意境,背景,來學習古代詩詞,從中找出異同,作出比較,便于全面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一堂講解古詩詞的課堂只有有限的45分鐘,若局限于語文學科,一篇一篇地講解古詩詞會顯得單調乏味,教師講解的東西也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學生接受著一篇又一篇的古詩詞,常常猶如盲人摸象,摸不到詩人的形象,也摸不到詩人的情感以及整首詩的藝術特色。因此,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將知識點化零為整,文史結合,古今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古詩詞的發展脈絡,教師可以先介紹不同時期古詩詞的特點,以及不同時期的作品和詩人,這樣,會便于學生思考。
如在《短歌行》一詞中,曹操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多年的軍旅生活使他的詩詞一掃漢大賦堆砌辭藻,頹廢低迷,流于形式的文風,創立了建安文學之先河,其沉郁頓挫,慷慨悲涼的文風被稱作為建安風骨。《短歌行》是漢代一個曲調的名稱,曹操以此為題描寫當時的社會現狀,很有現實意義。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有利于對文本的理解,也豐富了課外知識,拓展了視野,以后再遇到曹操的詩詞,也可以通過了解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可謂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根據上面的方法,教師要做到,在古詩詞教學中,給學生還原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詞發展史的背景,將詩人和詩詞置于這一宏大的背景中進行鑒賞,做到文史結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梳理出兩條線索,一條是朝代發展更替線索,再一條就是朝代發展更替平行相關的詩歌發展史線索,讓學生在大概了解了歷史的前提下掌握詩詞在每一階段發展的特征,增強學生的詩歌閱讀和鑒賞能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背誦古詩詞非常重視,很多學生也在為如何才能更好地記憶古詩詞發愁。其實快速記憶古詩詞是有規律可循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對所背誦的篇目非常熟悉,只要讓學生準確理解這首古詩詞的背景和內容,在腦海中生成一幅形象的畫面,再輔之以有趣的記憶方法,背誦起來自然不難。
如學生在學完了柳永的《雨霖鈴》后,學生對這首詞已經有了全面的把握,下面就開始背誦。在背誦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想象,想象天氣是如何的凄涼,人物都有那些動作和心情,分別后作者有有何感想。多情自古傷離別,學生也可以聯系實際生活發揮想象,在腦海中形成畫面,便于記憶。教師也可以抽取時間,在課堂和學生玩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以逗號為間隔,一個接一個地展開背誦,中間有過失誤的學生可以上臺給大家表演一個情景劇,去重現這首詞所描寫的面臨分別兩人的傷感之情,尤其是要演出“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畫面。通過這種輕松、歡快的活動中,學生對這首詞中描寫的畫面更深刻,便于對這首詞記憶更為準確。
從教育生態學角度來看,教師采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把靜態文字變成動態的畫面,與古詩詞文本產生了共鳴,再加上富有學習意義的一個小游戲,使一堂原本枯燥無味的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鮮活生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鍛煉自我的寫作能力,發展形象審美思維與抽象審美思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以上三種古詩詞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地實施,根據古詩詞的不同做出恰當的選取,結合古詩詞的特點進行優化運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愛上古詩詞,同時,應引導學生在課內外廣泛閱讀,積累大量的古詩詞知識,從中掌握古詩詞的鑒賞規律,提高鑒賞古詩詞的能力,豐富思想內涵,將我國古典詩詞文化傳承發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