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生成”構建有效課堂
福建省安溪縣金谷中心學校 鄭海堤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教學有效性逐漸成為評定一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在這其中,體現教師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學生是否愿意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互動生成”則是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重要途徑,它強調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性與生成性,互動生成教學既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培養與學習注意力提高,又有助于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糾正教學失誤,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本文從“互動生成”這一概念出發,根據小學數學教學要求及特點,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從多方面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開展互動生成教學。
小學數學 互動生成 教學有效性
“互動生成”這一概念從本質上講,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行積極有效地互動教學策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以變換課堂主體地位,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這一概念的具體表現過程中,可以發現,要實現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需要促進學生小組自主活動探究,并在互動這一條件下,完成數學邏輯與基礎知識的完整架構。這種教學觀念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還將給予學生發展基礎的培優機會。
在有效的數學課堂建設中,教師欲使課堂氛圍輕松幽默,以拉近與學生學習的距離感,就離不開設計提問。所謂設計提問,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針對課堂教學任務,對問題的提問進行精心設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自身理解能力與知識掌握能力還尚不完善,需要教師進行恰如其分地提問,從而給予學生課堂學習一個的有效、明確的學習焦點。實踐證明,這種教學策略不僅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學習注意力精準地聚焦到教師教學點上,更是可以使學生學習目標得到明確。而這種清晰明了的提問方式,可以為學生思維模式的建立構建一個模板,調動并訓練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從而使學生數學素養得到精準地發展與培育。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論是處于主動地位,還是指導者的從屬地位,都需要將部分的教學精力著眼于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設計中,促使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而問題設計這一步驟,教師必須充分地利用學生原有生活經驗,從問題有效性入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追求數學問題答案的渴望,將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型成為一個知識探索者,從而達到一個較高地學習境界。從這一角度而言,一個合情合理的問題,還可以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之用。
新課改對師生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并幫助學生與教師建立真誠友好、相互尊重、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這一要求與以往教師常說的“要與學生做朋友”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朋友”是志趣相投的關系集合,而“真誠的尊重與信任的師生關系”則是指一個平等交流的合作者關系。因此,要達成一個“互動生成”的高效教學課堂,就必須先要求教師從地位中尊重學生,營造出一個合作、和諧的課堂交流氛圍,在學生與教師相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教師在建立這種平等交流關系時,最優途徑是在于拉近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具體到實際操作中時,盡量在教學實例中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這一基礎上,開展思維模式教學。數學學習的本質就在于數理邏輯的架構,通過互動教學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是“互動生成”教學的一大特色。從這一教學結構上分析,想要從互動結構中,構建出小學數學這一學科的高效教學課堂,其核心應當是在于學生的高效互動,這一高效互動的雙方角色包括且不限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在互動中,通過互動行為,引導學生自己推導數理邏輯,從而推動自身數學思維框架的建立。
學習的動力在于對未知的疑問,只有學生對問題產生疑問,才會對未知進行思考,才會產生探索的欲望。而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學習思維活力,使學生保持在一個高度集中的學習積極狀態。教師想要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就必須通過教學引導使學生建立完整的邏輯思維與數理邏輯框架,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預習思考問題,以整合舊有知識體系,重組新課堂知識點,并對此進行消化。但這種做法在實際實踐過程中,是較難把握的一種教學策略。原因在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論是理解能力還是邏輯思維能力,都還尚稚嫩,仍處于成長期,在面對大量的思維訓練任務時,難免會產生邏輯偏差。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關鍵進行有效點撥,這種點撥要著眼于思維過程的推導,特別要針對邏輯硬傷與推理失誤進行引導分析,從而使學生掌握一個正確的認識。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方式是要進行有效地教學互動,在互動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探究能力與邏輯反推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直觀性的具象思維占據優勢,且逐步培育抽象思維,在這一條件下,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小組間的探討。
顯而易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要著眼于課堂互動這一教學環節的,而互動分享、動態生成則是“互動生成”教學的一個基本內涵。教學的實質是為了使學習效率最大化,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追求真實有效,使學生成為自身學習的有效動力。教師必須要充分地發揮自身教學藝術,有效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1】林麗環.互動生成 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6(17)
【2】許威.追求互動生成構建有效課堂——新課程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與課堂的動態生成【J】.文理導航旬刊,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