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百字作文訓練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大渡口鎮牛場小學 錢奕富
寫作是由簡到繁的過程,抓好百字作文訓練,可以教會學生謀篇布局、學會表達構思等寫作秘鑰。教師從小古文仿寫、寫法遷移、鏈接生活、策略傳遞等角度開展訓練;借助點評的效力,針對性改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習作能力。
百字 作文 訓練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困擾一線語文教師,對于作文教學的研討也是屢見不鮮,可成效一般。學生不會寫的依舊不會寫,老師不會教的還是不會教。許多學生寫作成了抄襲、胡編亂造、“豆腐塊”…… 問題層出不窮;老師教作文成了讓學生抄范文、背作文書,生吞活剝,或者一篇范文打遍天下,一到寫作,改頭換面,反復用一個例子。
寫作正成為學生語文素養提升的攔路虎。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字詞句段篇,這是一個人語言發展的規律。我們不能夠一下子就跳過中間環節,指望教會學生寫出成篇作文。
這里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經歷,就小學生如何寫好百字文做一交流。
細心觀察學生作文,你會發現很多話是廢話、空話,為了湊字數而拼命地無話找話,為了達到400字的目標,可以從早上寫到晚上,可以把一個人物的事例舉上四五個。
百字作文就解決了上述問題。首先,百字作文不受字數要求限制,學生只要求寫一百字左右的文章,這就意味著,中段學生無需為字數而煩惱,無需湊字數。沒有負擔的寫作,極大解放了學生的手腳,中段學生的水平能夠支持他完成任務。在身心自由的氛圍中習作,才有可能到達自由寫作的境界。
其次,百字作文讓每一次的習作訓練點到位。一次作文一兩個訓練點,學生就能夠集中思想,只考慮這一兩個點的問題,學習內容清楚了,寫起來就順手了。百字是保底要求,上不封頂,學生能夠發揮的,可以繼續創作,這樣就能夠很好區分學生習作水平,各層次的學生自然分層,便于教師了解、指導。有時學生寫出趣味來,是剎不住車的,靈感一到,寫出四五百字都有可能。
再次,因為百字作文小而精,最容易看出學生習作存在的問題。教師閱讀時間縮短,分析、指導的時間相應就可以延長,改變了傳統作文批改的費時低效難題。
最后,百字作文能夠將生活中小的場景、有趣事例、偶得的感悟等搜集整理出來,一旦到了大作文創作時,就能夠作為素材運用。
因為百字作文是習作訓練點的講授訓練,目標專一、火力集中,便于操作。我們教師首先是要對本學段的學生需要掌握的寫作知識做到心中有數,要能夠依據具體的學習情況編制寫作知識序列。具體可以從下面幾步著手:
1.小古文引路,讓百字作文有趣可談
我強調一個模仿訓練。民國的一些小古文,文字優美,選材活潑,表現力強,章法獨特,可以作文范文,進行習作遷移。
我在班上組織學生觀看了小古文《貓斗》:黃白二貓,斗于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學生誦讀三至五遍,讓學生說說自己讀的理解。在學生讀通讀順,基本理解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說一說,文章寫得妙在哪里。學生經過充分的交流,得出結論:作者描摹出了動物們打斗時的神形和活動特點,起因、經過、結果交待充分。
接著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動物互斗場景。學生熱火朝天的交流,分別講了自己家里、家邊看到的貓雞斗、貓狗斗、貓鼠斗、雞斗、狗斗等素材。
教師讓學生模仿上面的小品文寫一段話,注意寫清楚斗的雙方顏色、神態、動作,斗的地點、經過與結果。
給出了習作的思路,找到了習作的要點,發現了寫作素材,學生寫起來才思泉涌,一篇篇別致的百字作文誕生了。
小古文仿寫,不僅有寫打斗場景的,還有寫植物的如《荷》,寫動物的如《黔之驢》,寫故事的如《孟母三遷》,寫人的如《文征明寫字》等。每一類題材,都有值得我們欣賞、借鑒之處,教師精心挖掘,就能成為學生習作訓練點。
2.寫法遷移,讓課本成為表達指南
我們課本大多是作家的精彩文章,其中有很多的寫作方法值得學習。教師要有善于發現的眼睛,及時挖掘出課本里面的寶藏,揭示習作秘鑰,讓學生拿著鑰匙開啟寶藏。往往學生寫法遷移后,都能夠寫出恰當的百字文。
例如,《水上飛機》一文,作者就是抓住了水上飛機的樣子和作用,通過對話來說明的。課堂上,揭示寫作技巧——“樣子+作用+對話=物品”。教師放手讓學生繼續想象,還有哪些水上飛機,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本領呀?
學生立刻展開了討論,如森林滅火機,應該有個大肚子——裝水,可以及時發現火災、滅火;水上醫療機,應該有各種醫療儀器,有手術室,可以快速救治病人……然后,讓學生編寫童話——小海鷗繼續飛行,遇見了奇怪的水上飛機,利用對話方式展開故事情節。
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首先知道了怎么寫,指導自己寫作就是要講清楚什么,可以怎樣講清楚。這樣的寫作難度很低,學生很容易操作。
語文課本中的好多篇章段落都是我們語文教師指導寫作的寶藏,只要用心,隨處能發現寫作訣竅的。
學生得法于課內,在教師指導下及時進行寫法遷移,不僅學課文,而且學到寫法、嘗試了寫法,從而將習作知識變成了寫作能力。
3.關注生活,讓訓練與生活表達接軌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生活中的任何思想火花、滑稽場面、得意之作、感動悲憤瞬間都可以成為我們習作的素材。對于這些素材的選擇、加工、表達就是我們作文教學的訓練點。
很多學生不善于從生活中找到這些點,怎么辦?教師要讓學生用心品味生活,從“新、小、趣”幾個角度去尋找素材。
例如,我們班上的數學老師很是嚴厲,語文老師很是和氣,學生畏懼數學課如同老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從這種感受出發,寫一寫《又是一節數學課》;思品老師高度近視,孩子們經常在課上做小動作,老師卻發現不了,可以讓學生寫一寫《眼鏡背后的故事》;科學老師臺上做實驗,孩子們在下面玩卡片,一篇《臺上臺下》就誕生了……
教師鼓勵學生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努力找到別人沒有找過的或者是別人沒有寫過的素材去創作。讓學生養成留心生活,捕捉生活細節的習慣,學生就會發現習作一點兒也不難。
4.策略傳遞,善于將短文寫長
百字作文是我們日常練筆的重要訓練形式,而正式的單元習作和考場作文卻是有明確要求的。學生寫慣了百字作文,會不會考場上就寫不長了?這一點請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百字作文還有一個關鍵訓練——短文長寫。
百字文關鍵是在素材選擇能力的培養和片段章法的訓練。通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都能夠寫出比較精彩的作文。可是要寫長怎么辦?這就需要教授學生習作的一些策略,如不斷追問法,細節放大法,慢動作法,對話形象法等。
具體來說,學生的一篇百字習作首先進行分析,對于那些不是很清楚、描寫不是很到位的地方,進行細致地追問,確保寫具體。
如:我生病了躺在床上,媽媽喂我吃藥,我的病很快好了。
教師可以詢問:你是怎么生病的?有什么感覺?媽媽喂你吃藥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吃下去了嗎?這件事在你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學生在老師的追問下,一一思考這些問題,將自己的想法再次呈現在作文中,這就把文句寫具體了。
有了寫百字文的基礎,再在這上面進行短文長寫就有了方法了。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尤其是百字作文,本身字數少,所有優缺點一目了然了。教師在點評百字作文時,關鍵要關注字詞,注意句子,訓練段落,簡化篇章。
關注字詞,就是關注學生用字用詞的準確性,力求詞語運用準確干脆;注意句子,就是注意到句子的標點和里面的意思是否通順、恰當;訓練段落,就是注意到句群之間的邏輯關系、先后順序、相互搭配等;簡化篇章,就是整體上,把握住開篇結尾要簡潔明了,能用一句話結束的,不要啰嗦。這樣訓練的好處是學生作文結構線索清晰,言簡意賅,不拖泥帶水。
學生的百字作文不僅是教師點評,還需要學生參與進來。互相點評的過程就是相互學習的過程。學生能從同伴身上學習到好的素材、好的框架結構以及好的表達思路、用詞用句。
學生百字作文還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的范本。一篇習作總會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敗筆。我們語文老師可以把優點拎出,總結提升,形成習作經驗傳遞給學生;也可以將習作中的敗筆拿出來,組織學生進行修改,提高修改水平;還可以結合其中的開頭、結尾、過渡、用詞用句等亮點進行遷移。教師可從學生習作談開去,教給學生找素材的辦法,對話的技巧,連貫動詞的運用等。這樣的習作教學素材總是來自于學生真實的習作中的,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
中段學生,我們提倡寫百字作文,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夯實語言表達基礎,就是要言之有物、述之有序,在寫好句子的基礎上,關注段落間的表達。這樣的訓練方法是扎實有效的。從中段到高段之間的過渡,從百字文到考場作文的過渡,正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