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 蔣 忱
開發基于隊員成長需求的“生命課程”
江蘇省常州市博愛小學 蔣 忱
知識和技能的習得只是隊員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對自身的探索、對周邊外在世界的體驗,能讓他們更好地與世界、與自己和平相處。為此,我校在少先隊活動課程開發中依據隊員生活需要,以課堂為原點,將能力的培養、對生命的關注發散至生活中各方面,開啟了“生命課程”。
教育的主體是人而非知識,真正的“以人為本”要從關照生命的角度出發。根據《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目標和內容,我校把“提高博愛孩子的生存質量、生活品味、生命價值”作為“生命課程”的目標,圍繞一個“人”字,從“自理、自護、立足自然人 ;習慣、交往、融入社會人 ;身心、審美、養成美好人”這三個維度出發,開發了36個活動項目。其中,“學會求助”“毅行體驗”等活動鍛煉人的生存能力,“我會寫信”“獨立購物”等活動培養人的生活技能,“服裝搭配”“志愿者經歷”等活動提升人的生活品味。
實施“生命課程”最重要的途徑是體驗,而體驗又非單個的獨立事件。比如,二年級隊員的“我會洗內衣”活動,不僅教會了他們洗內衣這項生活技能,還引導他們明白了內衣里的小秘密,對他們進行了性教育啟蒙。“獨立購物”活動也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購物體驗,還蘊含著隊員交往、溝通、辨別能力的培養,涉及口語交際、數學計算、科學常識等多個領域的學習。這一切都悄然滲透在少先隊活動的“生命課程”里,讓隊員們的生命之花逐步豐盈。
根據《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分年級實施參考要求,我們將活動內容合理分布在不同學段,如四年級的急救學習活動、五年級的服裝搭配活動、六年級的畢業旅行等,旨在解決不同年級隊員在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
我們的“生命課程”實行項目認領制,不拘泥學科背景,以年級為單位,由教師自主申報一學期的主要活動,自由組合項目組,自主開發活動課程內容。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全員參與,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全面開花,學生發展部全程提供服務培訓。每個隊員在6年里參與36個“生命課程”項目活動,不僅能學會36件事,還能擁有辨別是非的眼睛、感受美好的雙手、勇于前行的雙腳。因此,所有“生命課程”的參與者都在沉思、篤行,醞釀著燦爛綻放的時刻,都在主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