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莫愁湖小學 孫苗苗
花開,讓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淺談“城市管理”新模下的班級自主管理
江蘇省南京市莫愁湖小學 孫苗苗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老師為了便于班級管理會從班級中選出成績優異,工作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來做班干部,這些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其他孩子眼中的“官”。當這些“官”配合著老師管理班級時,班干部的人數有限,很多孩子也缺少了鍛煉的機會,有時班干部會發動其他孩子去做事情,有些沒有“官職”的孩子會很不情愿,覺得我不是班干部,這些事和我沒什么關系。傳統的“班干部”制度讓大部分孩子沒有班級主人公意識,缺少了對班級管理的參與度和參與熱情。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以社會職能部門的工作制度代替了傳統的“班干部”制度。我和學生一起建立屬于我們的“樂學市”,這座城市需要正常運作需要設立不同的職能部門,通過大家的討論商議決定在這座城市里設立:教育部、安全部、衛生部、文體部、民政部。同學們現根據自己的興趣報名加入部門,每個部門都要公開招聘部長和副部長。想要成為部長,必須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不怕吃苦,符合條件的同學遞交申請書后,要在城市會議上競選,得到大部分同學認可后成為部長。
剛實行部級制度的時候,還多孩子都十分投入具有較高的熱情,工作也很積極負責,但隨著工作的展開,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有時會碰壁,對于那些從從來有當過班干部的孩子,出現了退縮現象,不敢管, 也不愿管,對于這樣的問題我會立刻召開部門會議、城市會議和個別孩子談心等方式解決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難題,讓這些孩子重拾信心,提升其責任心和使命感。
以往班級的各項任務是也主要有幾個班干部去做,在班級形成部門之后,每個部門的工作開始細化,部門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負責。每當出現一項班級事務, 班主任只需找到部長,再由部長找到相應的負責同學,這樣全班同學工作的熱情全都調動起來了,每個人的價值都有很好的展現。
城市的管理同樣需要保證正常運作的法律條例,“樂學市”也不例外。法律條例如何制定和實施也是靠每個部門的自己思考和制定。每個部門制定的法律規章,都要在城市會議上討論,通過后大家都要遵守。班級的管理離不開班級公約的力量,由學生自己制定的公約更有認同感和約束性,這樣一個制定公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培養孩子的嚴謹的態度和創新的實踐能力。
法律是每個部門的工作和管理的依據和準則,但有時班級出現的一些問題,現階段法律并沒有出現相關規定。每當這時,市長都會提議召開城市會議,把樂學市出現新問題在全市公布,全市進行討論,補充新的法律。不斷完善法律的過程當中,孩子積極思考問題的對策,其實這也是在提升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法律的約束,積極有效的評價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服務于樂學市的每個公民,付出勞動自然是可以拿到“工資”—樂學幣,每個月每個部門從樂學銀行拿到這個月的工資,如果表現優異可以得到相應的加分。如果觸犯到法律那么就要扣分,也就是銀行要沒收樂學幣,每個月底,也是每個市民最開心的就,這些樂學幣可以兌換一些小禮品,免寫卡之類的。當然如果你的工資都被扣完了,那么你必須打工掙錢,掙錢的方式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規定。法律和獎勵兩種制度相結合,學生們自己就能把班級管理的很好,即使作為班主任的我工作繁忙的時候,班上的每一個小事,孩子們都能處理的井井有條。
2016年國家教育部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出指向培養未來的人的培養方向。改變原有的“班干部制度”,使用“城市管理”的新模式為了培養全體學生的團隊意識,學會合作,讓更多的同學學會學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開拓視野,擁有實踐創新精神,增加敢于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班級就是一個小城市,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社會人,想要這座城市美好,只靠一兩個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將自己生活的城市打造地更好,當每個人心向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的時候,班級的凝聚力也漸漸提升。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是主體,班主任就應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為教育目標。每個孩子都是可以盛開的花朵,只要管理得好,適時地澆水施肥,給予他們信任,他們會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