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 季曉麗
優化戶外體育活動,滿足幼兒發展需要
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 季曉麗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健康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應重視戶外體育活動,積極探索以幼兒為主體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組織和開展策略,整合戶外活動環境資源,豐富戶外運動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戶外運動教學,才能為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鋪路搭橋。
幼兒 戶外活動 發展需要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因此,幼兒教師應重視戶外體育活動,從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探索以幼兒為主體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組織和開展策略,為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鋪路搭橋。
幼兒園良好戶外環境,可以讓幼兒感到輕松愉快,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和游戲的愿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整合戶外活動環境資源,促進幼兒的發展。
1.合理規劃活動區,營造和諧戶外場地
戶外活動場地的創設,首先要做到切合實際,充分考慮一切因素,合理布局運動環境,形成運動區域格局,注意整體布局的色彩搭配和立體層次感,有高有低,有直有曲,從感官上給幼兒多種刺激。每個區域既相對獨立,又能互相輝映,形成一定的交叉,建構一個和諧統一體。同時,這些區域應進行動態的調整,滿足幼兒好奇、愛動的天性,給幼兒留下聯想的空間。
2.細化家長類別,構建親子網絡環境
家長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而不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利用好家長資源,首先要對家長細化資源類別,包括職業技能、興趣特長、協助支持等,形成家長助教信息網,才能充分利用不同家長的優勢資源,讓其成為幼兒戶外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協作者,與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投身到戶外活動中來。例如小班“大家來探險”的親子體育活動,家長的參與為孩子帶來了各種趣味的挑戰難關,用身體動作為孩子們的探險旅程增加了“大樹”造型、奇妙的“山洞”和“山坡”等,孩子們的情緒極其高漲。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戶外運動體驗,教師應豐富運動的內容與形式,優化原有的戶外運動方案,為幼兒提供互動、多變的運動環境,才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要。
1.優化戶外活動形式
在確保每天一定時間量的戶外活動的基礎上,教師應盡可能地注意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比如每周一次輪換場地,開展混齡式戶外區域活動,每學期一次遠足、親子活動等,讓孩子的交流更廣泛,既鍛煉幼兒的體能,又能在與不同年齡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2.優化戶外活動材料
選擇合適的體育器材,既要因地制宜,也要考慮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和季節的影響。比如小班幼兒,可以為其多提供一些發展其走、跑、跳、促進其平衡發展的活動材料,數量充足,避免發生爭搶的現象。中班幼兒的活動材料,可以側重考慮鉆、爬動作能力,促進其身體協調發展。而大班幼兒,則以發展追逐、躲閃技能為主,培養其靈活性,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3.優化戶外活動內容
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幼兒教師應充分挖掘富有特色的傳統民間體育游戲,比如我們都是木頭人、小老鼠上燈臺、爆米花、開火車等游戲形式,非常適合小班幼兒。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熊和石頭人、跳房子等體育游戲適合中班幼兒。跳竹竿、滾鐵環、跳皮筋等游戲則適合大班幼兒。此外,有主題的情節性戶外游戲,可以豐富戶外游戲情節內容,調動幼兒參加戶外運動的積極性。在戶外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五大領域主題共同創編游戲,實現活動主體性。
幼兒的年齡尚小,其主體性的建構和發展離不開教師的適時引導和幫助。在進行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教師既要關注幼兒的安全,又要關注幼兒運動的情況,給予適時引導。
1.材料隱性指導策略
隱性指導策略主要體現在體育材料上作指示標記等,使該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不用教師一一講解、指導,孩子們一看就知道該怎么玩,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自主性、參與性。如我們用草席制作的“坦克”,供幼兒鉆爬。一開始沒有任何暗示標記,孩子們在鉆爬的時候往往會偏失方向。為此,我在“坦克”上進行了加工,劃上了兩條標記線以及兩只“小手印”,暗示孩子爬行時,兩只手要摁在線上不會偏失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幼兒自主挑戰策略
教師要以欣賞的態度,盡量用啟發式的語言,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激發幼兒內在驅動力,運用已有的經驗獲得新經驗,提高其挑戰能力。如我們在大班幼兒的投擲活動中,嘗試讓幼兒記錄自己每一次的成績,激發其挑戰別人的內在動力,鼓勵他一次又一次進行活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何讓孩子玩出新意,在玩中提高體育鍛煉的實效性,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是值得每個幼兒教師去深思的。以游戲動作和活動方式為依據,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可以有效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1】何嵐.優化戶外體育活動中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5(1)
【2】吳海虹.戶外體育功能區創設與幼兒自主游戲有效開展【J】.新教育,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