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實驗小學 李春霞
恰當的“讓” 有效的“引”
——“讓學引思”使語文閱讀教學綻放新魅力
江蘇省濱海縣實驗小學 李春霞
“讓學”就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生學習活動正常展開和學習行為真實發生;“引思”就是要引發、引導、引領學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質上保證學生大腦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
讓學引思 閱讀教學 個性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就其天性來講,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我們很有必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特點和需求,研發出一系列能豐富符合孩子特點的課程資源,選擇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實施激勵兒童健康成長的評價方式,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成為真正的主人。“讓學引思”便在課堂改革的大潮下因境而生,語文教學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的“讓”和最優化的“引”領,下面,我就談談在閱讀教學中“讓學引思”的一些感觸,個人拙見以饗讀者。
“讓”,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方法、尋找學習伙伴、選擇學習內容等,確實有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教者往往吝惜一節課35分鐘短短的時間,苛刻的不能把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誤以為“如果‘讓’學生自主去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既浪費時間,又效果甚微,得不償失”。這種觀點比較普遍,又思想過于偏頗。現在的孩子,因為網絡互聯時空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機會非比尋常,接觸的時間多,接受的渠道廣,接受的能力也強,大腦的信息量廣泛,小孩子的語言成人化,兒童的思想維度變展,不在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變得讓你想不到的“疑惑”,聽不到的“驚詫”。為此,我們教師大可不別去擔心時間的流失,學生能力的缺失。這就決定了我們應該大膽放手的去把時間和空間讓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孩子。
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指導學生每周做“閱讀摘記”,讓孩子在摘記本上寫上書名、出版、作者,可以摘好詞好句,也可以摘抄好段。然后,鼓勵他們慢慢地寫上自己的感想,讀書后的收獲,對這本書的評價。每兩周召開一次讀書交流會,把自己看過的書用比較優美的語言介紹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這樣會促使他去閱讀。使他們感受到獲得成績的喜悅,激發他們去閱讀,激發他們在閱讀中思考。
懂得課堂上讓學,重在如何讓的恰當,還有亟需在實踐中去多摸索和探究。愚認為“讓”要注意時間的尺度,科學的分配,適時的控制,分寸的把握,拿捏得怎樣完全看教者的課堂駕馭的能力。另外,“讓”不是一唯的放任自流,教者要串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環節的搭扣,要一石激起千層浪,把投石的漣漪不斷的連綿擴散,充分激起學生思考的狂潮,引領他們自主去發現,自我解決問題。這就是機智引領的問題。
在教學四年級課外閱讀《時代廣場的蟋蟀》時,我讓孩子觀察封面,想象蟋蟀為什么來到廣場?來干什么?以猜一猜的方式,激發閱讀期待。并借助書中的目錄,讓孩子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章節去閱讀,使得這些樂此不疲的孩子們主動、自愿地去讀。在教學《我永遠愛你》時,充分發揮故事的魅力,從只講一半的故事的開頭入手,讓學生猜故事情節:阿力跑下樓干什么?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后再讓孩子一起主動去閱讀。隨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當孩子滿懷著閱讀期待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最終讓學生自己去借閱有關書籍,從而讓學生自己主動的投入閱讀活動,使孩子在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我們追求課堂的生動活潑,不僅是外在的、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內在的、深層次的靈動。要達到這種效果,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有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要有老師慎密的引導。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教學中,學生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啟發講解時要把握時機與火候,多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學點撥貴在“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之間。葉圣陶曾說“教材無非是例子”,我們教師應利用好的例子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達到陶行知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教學過程中把教材變成一個引子,引發學生去讀書,去學習,去創造;引領學生對教材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大范圍地把語文教材放大、拓寬、加厚,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
我們把時間空間全部給了孩子,他們有了主動學習的興趣,內心的驅動力,對求知的欲望也更加強力,渴望自己能在課堂上展示,渴望在師生面前表現自己,課堂的氣氛活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高漲,不愁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恰恰是有效引領的效能釋放。召開交流會,讓收獲的喜悅陪伴孩子。
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采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外讀書活動,如文學欣賞課、詩歌朗誦會、故事會、演講賽、文學社活動。甚至學校、老師對學生的各項獎勵都以贈書的形式等等,以此來激發學生健康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幸福。這樣,才會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是為了“學”,“教”應服務于“學”。
將“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深入思考,有益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藝術性的提高。“讓學引思”讓老師們的思想發生碰撞、理念形成更新、成果得到分享。今后,我們每一名語文老師都堅守本真的自我,懷揣靜待花開的情懷,做好先鋒,為新課程的課堂改革開辟一條新路,不斷完善我們的范式,不斷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快樂的學園,讓我們的課堂成為智慧的課堂,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樂學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