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和法
激活教師發展的正能量
貢和法
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是一種突破和超越,引發并不斷實現這種突破和超越,需要“內部動力”的驅動。孟德斯鳩說:任何他人的意見或建議都無法代替自己內心強烈的呼喚。教師只有在有了“深度的內心覺醒”后,他才會主動地成長,不斷地超越。內部動力是教師發展的“第一動力”。因此,教師發展需要不斷攪動內心,不斷激發提升專業素養的正能量。
“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該書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充滿活力。攪動內心,就是打破原來的平靜,把由多年從教而產生的職業倦怠帶來的負能量轉變為提升、發展、前行的正能量。那么,如何才能攪動內心,激活發展的正能量呢?
攪動,需要追求“意義”的崇高。名師成長,包括教師專業發展都應有崇高的追求,亦即從根本上激發教師發展的內部動力,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自主發展。因為人是一種意義的存在,但意義不是別人賦予的,意義是人自己創造的。當教師在自己創造意義的時候,才可能真正體驗到意義的“意義”,才可能生發出前行、突破、超越的動力,才會向著更高境界發展。攪動內心,其目的在于改變狀態,提醒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質量負責。
攪動,需要有個“覺悟”的過程。一個教師的成長發展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覺”與“悟”的過程?!坝X”是不斷認識自己,即蘇醒;“悟”是找尋努力的方向?!坝X”與“悟”的過程也包括對自身內在潛能的發掘,對自身天賦的釋放。不斷追求優秀的教師,會用心去發現機會、抓住機會來展示自己的教育天賦并將其發揮到極致。
攪動,需要拓展“實踐”的領域。當下社會浮躁,教育功利,在這種環境下教師要提升專業素養,就要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要能潛下心來教書育人,靜下心來去學習、思考、感悟、實踐。一個能將自己內心攪動的人,是不甘于寂寞的,他會不停地去思考,勇于去探索,在不斷創新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能不斷攪動自己內心的教師,會增強自己的遷移意識,努力拓展教育領域,在“課改”向“改課”轉型的教改實踐中不輕易舍棄自己的“微光”: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思考,在思考過程中感悟,在感悟過程中提升,在提升過程中釋放自己的教育智慧。
攪動內心,不斷獲取發展前行的正能量,一定會讓教師更成熟、更完善、更優秀。
(作者系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政治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