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瑩
弘揚承恩精神 譜寫西游華章
朱瑩瑩
班主任;班會活動;信息素養
生活在城市里的兒童對地方傳統文化了解得較少,對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感悟不深。《西游記》作為人們百讀不厭的神話巨著,浸透了作者吳承恩畢生的心血與汗水,彰顯了吳承恩不卑不亢、堅持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以“吳承恩精神”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愛鄉之情,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感受領悟其中的人文精神。
班會活動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平臺,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超時空、多渠道、高容量等優勢,實現學生自主、家校互動、資源共享,逐步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1.實地探訪吳承恩故居,了解吳承恩主要生平經歷,學習吳承恩不卑不亢、堅持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充實學生的人文底蘊。
2.提升學生自主應用信息工具、信息資源的能力,增強學生信息出版與傳播的意識,鼓勵學生進行信息創新。
3.落實具體行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借助網絡平臺傳承與弘揚高尚的道德情操。
1.尋訪承恩故居,激發愛鄉情感。利用地理優勢和家長資源,假期組織學生參觀吳承恩故居,加深對吳承恩精神的感悟,增強作為淮安人的自豪感。
2.激發西游情懷,營造班級文化。圍繞“西游與吳承恩”開展主題閱讀,學生搜集資料,或手繪,或利用“希沃電子白板”軟件,或用word軟件精心制作關于吳承恩和《西游記》的思維導圖。
3.培養“創客”思維,實現自主實踐。學生集體創編一部“大話西游新編”。
本次班會活動由學生主持、學生展示、學生監督、學生總結,充分給予學生自主的空間,利用新媒體新技術的獨特優勢,呈現一堂智能化、自主化的班會活動課。
1.開展家校互動,發揮資源優勢。
2.調動班委智力,展現集體智慧。
3.挖掘個人潛力,彰顯個性特色。
4.創設班級氛圍,倡導自主參與。
《頌淮安》快板開場。
【設計意圖】這個快板詞是原創,出自家長的一位友人,主要內容是歌頌淮安風土人情,這樣引入能很快抓住大家的眼球,也能展示班里會快板孩子的風采。
1.腦洞大開小隊展示。
(1)掃描二維碼顯示發布到網上的思維導圖、吳承恩簡歷等。
【設計意圖】展現學生作品的方式有很多,選擇掃描二維碼而不直接呈現,原因為:一是課件呈現作品就是陳列,不能讓學生自主地、有選擇地欣賞,而通過掃描二維碼,學生可以進入一個個網頁,自行瀏覽與欣賞;二是學生掃描二維碼查看網頁的過程就是學生獲取信息、篩選信息、整理信息、記憶信息的思維過程,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2)播放提前錄制的吳承恩故居導游講解視頻、家長講吳承恩故事視頻、家長孩子談吳承恩精神視頻。
學生自由交流觀后感。
2.文思泉涌小隊展示。
學生講吳承恩寫《西游記》的勵志故事(播放視頻和伴奏)。
3.大話西游小隊展示。
《三借芭蕉扇》話劇表演。
4.集體交流體會。
了解吳承恩的相關事跡后,同學們說感受,寫感受,作插圖,用平板拍照上傳到網絡學習空間并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的智能結構是多元的,每個學生在不同的智能領域都有各自的優勢與弱勢,通過安排班級里的“故事大王”講吳承恩的故事,學生合作創編、排練話劇等環節,讓那些在藝術、言語、邏輯等方面突出的學生發揮專長,使人人都有鍛煉與展示的機會,同時強化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感悟。
利用“極域電子書包管理系統”進行吳承恩與《西游記》相關知識競答比賽,并用“班級優化大師”評比。
【設計意圖】新媒體、新技術的便捷高效,實現了搶答的智能化、公平化。同時,學生通過聽音效,能及時知道自己答案的正誤,讓活動充滿互動、洋溢精彩。創新的活動形式提高了學生信息工具的應用能力。
1.展示名人評價。
主持人介紹同學從網上搜集的名人對吳承恩及《西游記》的評價。
2.拓寬視野,大膽質疑。
借助網絡讀取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解決問題。
3.集體誦讀。
配樂朗誦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設計意圖】通過網絡可以獲取更多關于吳承恩及《西游記》的評價,通過網絡也可發現和解決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而集體誦讀可以壯大一個班級的氣勢,用一段富有正能量的語言,不僅讓學生熱血沸騰,還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就有擔當意識,立志成為家鄉與祖國的驕傲。
1.播放花絮與字幕。
【設計意圖】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記錄下學生為了活動的有效開展而付出的點點滴滴,將相關的影像資料剪輯成視頻并展示出來,這是對學生用心學習的肯定,體現出活動的人性化。
2.活動后續安排。
(1)班級“小太陽”班報小編輯、“小太陽”微信公眾號小編輯、班級主頁小編輯,將本次活動過程和活動感言整理刊發,并以多樣的形式作活動宣傳。
(2)鼓勵學生對吳承恩和《西游記》作進一步研究,以小隊為單位制訂研究計劃、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結束后的宣傳工作是信息發布的方法之一,意在培養學生的讀者意識和信息總結、發布的能力。同時,學生將學習高尚的道德品質的活動發布到各種媒體中,自身的道德素養也得以提升。另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信息研究能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研究。
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63-0041-02
朱瑩瑩,江蘇省淮安小學(江蘇淮安,223000)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