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瑩
以信息素養為支點助力班會活動轉型
朱瑩瑩
班主任;信息素養;班會課
在“互聯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出現了許多新鮮事物,如云教育、在線班級、Web教師等,這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新鮮力量。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們必須具備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在教育管理中熟練自如地運用信息技術,實現班會活動轉型。
信息學專家布雷維克將信息素養概括為: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統,并能鑒別信息的價值,選擇獲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獲取和存儲信息的基本技能。筆者認為,教師信息素養是一系列信息行為的最終狀態,包括信息工具素質、資源素質、研究素質、出版和傳播、信息創新力、信息道德等重要內容。教師在班級管理和學生工作中,特別是在班會活動全過程中,其信息素養對學生信息素養與教學的全局產生影響。教師信息素養與班會活動是有機整體,教師的信息素養是班會活動的“美顏相機”。然而,在具體的班會課上,教師仍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學生是主體,信息技術服務學生成長。
班會活動的主體一定是學生,班會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若將信息技術手段使用得過于頻繁,活動雖很新穎,但學生的成長沒有受到重點關注,班會活動的育人目標就沒有達到。由此可知,信息技術不能取代學生的個性成長,班會活動中信息手段運用要適度。本次班會活動還需考慮到的問題就是運用信息技術可能對學生道德品質養成的干擾作用,將信息技術與班會活動育人目標有機融合是筆者今后重點研究的課題。
2.教師是主導,家校合力培養學生能力。
班會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忽視。小學生心智發展并未成熟,信息的辨別能力、處理能力、整合能力不高,更容易產生“網癮”,家長和教師要合力引導和監督,開設綠色通道,保證信息安全。班會準備階段,班級出現一些“小網蟲”,這引起筆者的注意。對于這樣不可避免的情況,今后在活動前,教師須與學生制定活動規則,與家長做好溝通,通過家校合作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保證孩子綠色上網。
3.活動是紐帶,素養提升指向活動目標。
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體現在每一次活動的計劃與開展中。本次班會活動中,教師通過一系列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促進班會活動的轉型,形式新穎,具有可行性。筆者思考,可以進一步從活動目標設計著手,確定具有指向性的信息素養目標,圍繞目標,策劃有針對性的活動過程。教師信息素養在班會活動中的價值應是可持續發展的,我們需要有計劃、有層次、有重點地組織系列性班會活動,逐步施以具有明確指向性的信息行為,以達到師生信息素養共融的狀態。
對此,筆者將圍繞教師信息素養做追蹤研究,開展序列化班會實踐活動,并形成理論思考,這對教師信息素養與班會活動有機融合具有指導意義。
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63-0043-01
朱瑩瑩,江蘇省淮安小學(江蘇淮安,223000)教師,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