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貴
為積極而教:心理學視域下的積極職業教育范式*
崔景貴
追尋積極、建構積極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希望之路和必由選擇,積極心理學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思想基礎和專業視域。積極職業教育本質上就是基于積極、倡導積極和實現積極的現代職業教育,職校教師要樹立為積極而教的現代教育信念,全面把握積極職業教育的基本意蘊和思想精髓,在理念、目標、內容、隊伍、過程等方面,科學系統建構積極職業教育范式。
積極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積極心理學
改革創新是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風向標”,全面深入推進改革創新,現代職業教育才能真正贏得希望無限的未來?,F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是專業化的科學行動,是有思想的理性實踐。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要有新思想、新范式,在培養現代人的探索進程中反思理論基礎,在職教改革創新實踐中審視科學依據,在育人的觀念轉變、過程轉換和方式轉型等方面追尋積極取向,著力從消極教育實踐誤區走向積極職業教育范式?,F代職業教育就是要追求積極的變化與發展,追尋積極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希望之路。本文從現代心理學專業視域來探究積極職業教育范式建構的科學依據和行動策略。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呼喚心理科學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當今心理學領域的諸多新成果、新理論能夠為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專業支撐?,F代職業教育走向積極、實現積極的心理科學依據何在?
1.積極基因:生物心理學的依據。
“當今是個心理學的時代,心理學的新趨勢是注重如何幫助健康的人發揮潛能?!蹦X科學研究表明,人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人的心理有著無限發展的可能性。人類已經挖掘的潛能僅占全部潛能的5%左右。有研究認為,人生而有積極基因: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積累、遺傳了大量包括積極心理因素在內的“積極基因”。人類積極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質就是由積極的心理因素(基因)發展而來。而按照多元智能理論,每一個人都存在不同于他人的智力優勢和潛能,不存在單純的某種智力和達到目標的唯一方法,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發掘各自的大腦資源,這種為達到目的所發揮的各種個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與人的不同。與其說是心理學幫助人實現人的潛能,不如說是以心理學技術為基礎的教育能幫助人發揮潛能,最大限度地開發人固有的心理潛能和智能優勢,促進他們自身能力的積極發展,必將成為未來社會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而現代社會是需要各種人才的時代,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必須促進每個人優勢智力充分發展,讓個性特長得到自主發展和完善。
2.積極人性: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依據。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肯定人的價值、尊嚴與人文關懷,突出人性中積極向上的一面,彰顯人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這在心理學史上是一大創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心理學在表現人類消極方面獲得的成功一直比它表現人類積極方面大得多,它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大量的缺點、疾病、罪惡,但很少揭示人類的潛力、美德、可能的抱負,或者可能達到的心理高度?!比诵允欠e極與消極兩面的結合,心理學應該關注人性的優點,而不只是他們的弱點,而教育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進人類心理世界的殿堂。人本主義強調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實現,是人所能達到的發展最高度,即幫助人達到他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F代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回到以人為本的原點,以積極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關注與發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積極面,為發展和提升積極的人性提供更多機會與支持。
3.積極超越:精神心理學的依據。
人是有語言、能思維的存在物,是有精神屬性的高貴存在物。這種精神的一個特性就是要有遠大的生活目標、堅定的人生信念。人生在世,總是要有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總是要尋求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精神生活的另一個特性是超越。超越是一種素質,這種素質把人置于超越其本能的欲望之上的位置,使他成為自己生活與生命的主人。精神生活是一種永遠有目標感的積極過程,它的目標是成長、發展和超越。人活著究竟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如何得以實現?這些問題困擾著不少學生。教育應使學生獲得存在價值感,應該挖掘、激發學生的內在價值,使受教育者獲得生存的意義。現代職業教育應提供一種崇尚寧靜、和諧,追求自我超越和卓越的精神生活模式,引導職校學生通過積極自主的理性思考和精神追求,獲得更多的積極素養和更好的自我修養,去努力成為精神健全而高尚的現代人。
4.積極學習:建構主義心理學的依據。
建構主義心理學認為,學習是心理的積極運作,而不是對教學的被動接受,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建構理解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常常是在社會文化互動中完成的。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內容很豐富,但核心觀念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即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建構主義者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建構主義的教育實驗說明,只有自主建構的積極學習才最符合學習的本質,最有利于開發人腦的潛力,最能促進人的整體、可持續發展。
5.積極發展:積極心理學的依據。
積極心理學以積極的價值觀來解讀人的心理,試圖激發人類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幫助個體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美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應著眼于心理疾病的矯正,更應該研究與培養積極的品質。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還發現:幸福、發展、快樂、滿足是人類成就的主要動機,人類的積極品質是人類賴以發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學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優點和價值,實際上,發展人性的優點比修復病癥更有價值。時刻關注并發展事物的積極面,這是積極心理學的一項基本法則,也是最重要的一項法則,現代職業教育就是為了促進和實現人的自主和諧發展,充分實現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茖W的發展觀不是強求心理的同步發展,不是追求心理機能的均衡發展,不是機械的緩慢發展,這就需要建構積極的職業教育價值觀念:每一位學生都要發展,但不求一樣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地提高;每一位學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的規格。
積極職業教育本質上就是基于積極、倡導積極和實現積極的現代職業教育。積極是現代職業教育工作者應當堅持堅守的理念、立場、智慧和策略。00后職校生是一個個性特殊、自我意識特強的青年群體,他們正處于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職校教師要把握現代職業教育創新變革發展的大勢,理性把握積極心理學的優勢視角,憑借睿智的教育思想、博大的教育胸懷及高超的教育藝術、深邃的教育智慧,走進00后的心理世界,讀懂00后的心理需求,積極理解和包容每個00后學生,求同存異、和諧相處、因時而化、因勢利導、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發掘他們的潛能、潛質和潛力,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真正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建構積極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范式,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必由選擇,也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創新工程,現實存在的問題決定或預示著今后積極職業教育行動的著力點和新方向。職校教師要秉承為積極而教的職業教育信念,多維立體建構積極職業教育的實踐范式,追尋幸福卓越的積極職業教育人生,真正唱響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主旋律。
1.幸福主線:積極職業教育理念的價值取向。
為職校生幸福人生奠基是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取向。積極職業教育就是促進和引導職校生成長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陽光工程”和“幸福工程”。職業院校應當創造適合00后職校學生的現代職業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或適應現行職業教育的學生,轉變以往強制式、糾錯式或者指責式的負向、消極職業教育,以給00后職校學生植入一種積極精神的方式進行激勵式、揚長式或引導式的正向、積極職業教育,讓職校學生擁有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生命狀態,注重培養00后職校學生認識幸福、感受幸福、體驗幸福和創造幸福的能力。職校教師要堅定現代職業教育的積極價值取向,著力真正做追尋積極的現代職業教育,積極地做實做優現代職業教育,用心把現代職業教育做得更加積極。
2.人格主導:積極職業教育目標的心理基礎。
健康、快樂、和諧與希望的積極人格是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心理意蘊。健康健全的心理素養是引導和促進職校生成長成人成才的基礎。教育的價值除了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更在于發展和解放人本身?,F代職業教育要以發掘學生固有的積極潛力、優勢和品質為出發點、立足點,增強學生的積極心理體驗,系統培養學生個體層面和集體層面的積極人格。職業院校要倡導人本與心本的積極職業教育,注重積極心態教育、積極心力教育、積極心智教育和積極心靈教育,理性認識職校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全面提高職校生的心理資本和心理素質,把職校生培養成為素養積極、人格積極,自我超越、追求卓越的“現代心理人”。現代職業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成為最好最優的自己,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心態陽光、個性健康的自我,讓每一個學生養成好習慣、負責任、愛運動的品質,讓每一個學生在職業院校能夠有尊嚴地快樂學習、幸福生活。
3.育人主旨:積極職業教育內容的邏輯架構。
助人自助、育人為本是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邏輯主旨。現代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更加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個性完善,更加強調育人為本、特色辦學、內涵提升、質量提高。當今消極職業教育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手中丟“人”、心中缺“人”、目中無“人”。順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潮流,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實踐架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與人為善、對人負責,而不能急功近利、過于追求實用。潛能與優勢、特長與個性、習慣與責任、技能與精神、生活與生命,理應成為積極職業教育的基本內容。積極職業教育必將高揚“立德樹人、育人為本”的大旗,整合積極德育、積極心理教育、積極生命教育、積極創新教育、積極人格教育和積極情感教育等,為職校學生人性和諧、人格健全、人生幸福和職場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提供服務。
4.卓越主體:積極職業教育隊伍的專業發展。
具有積極教育素養的教師是積極職業教育范式建構的主力。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更加呼喚專業、敬業和樂業的積極職教實踐者、思想者與研究者。職校教師要樹立積極職業生涯與生命發展意識,潛心教學、靜心研究、精心育人,用心實現專業積極出彩、教育卓越光彩和人生幸福精彩。一要堅持學習導向,加快教育思想觀念與知識技能更新,加強教育思想基礎和教學基本功建設,防止教育教學本領恐慌,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服務能力;二要堅持專業導向,善于把心思心智放在專業發展上,把精力用在做好教學管理上,自覺把服務學生發展作為最大擔當,始終把學生幸福期盼放在最高位置;三要堅持發展導向,積極關注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發展目標、師生反映迫切的心理需求,著力創造最優化的“最近發展區”,打通開展積極職業教育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5.行動主張:積極職業教育過程的實踐策略。
從心出發、心動行動,用心而為、走心實踐,是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基本過程。懂學生是現代職業教育實踐的“基本功”,有思想是現代職業教育行動的“指南針”,善研究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助推器”。建構積極職業教育范式,職業院校不應該只是原地踏步轉圈般 “吹喇叭”“喊口號”和“談設想”,更不能采用錯誤的方法解決虛假的教育教學問題。職校教師要深刻把握積極職業教育實踐的基本策略,以積極的教育理念、積極的師生關系、積極的教育語言、積極的教育方式和積極的教育評價,努力打造民主和諧、向上向善的積極班級課堂和校園文化,尊重智能差異、激勵職業優勢,倡導和引導學生實現個性獨立自主、專業多元發展。要協同積極職校教育、積極家庭教育、積極社會教育、積極網絡教育和積極自我教育,“五位一體”協作協力,形成積極職業教育行動的有效合力,讓每一個職教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當今中國職業教育正經歷著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變革,“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學習借鑒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話語體系解讀現代職教發展的中國實踐與道路,不斷概括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規范的、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理念、新信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理論風格與實踐氣派的積極職業教育范式,是我國職業教育理論界和學術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
[1]崔景貴.積極職業教育范式導論[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2]崔景貴.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與建構策略[J].教育研究,2015(06):64-69.
[3]崔景貴.追尋積極: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理念、內涵與范式[J].江蘇社會科學,2015(05):242-247.
[4]崔景貴.培育技術技能人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與戰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180-183.
[5]崔景貴.職校問題學生心理與積極職業教育管理[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33):53-59+68.
[6]崔景貴,姚瑩.職校生心理發展與積極職業教育的心理策略[J].職教論壇,2015(01):4-8.
[7]崔景貴,楊治菁.職校生專業學習心理與職校積極課堂教學的建構 [J].職教論壇,2015(07):15-19.
[8]崔景貴,姚瑩.工匠精神與現代職業教育:一種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江蘇教育:職業教育,2016(39):22-28.
[9]崔景貴.為積極而教: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意蘊與范式[J].職教通訊,2016(34):1-7+25.
[10]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336-337.
G441
A
1005-6009(2017)56-0007-04
崔景貴,江蘇理工學院(江蘇常州,213001)副校長、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長、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兼),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心理學研究。
*本文為2016年度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資助科研項目“積極職業教育范式的建構研究——以江蘇為例”(項目編號:BRA2016394)階段性研究成果,得到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