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菡
例談初中書法有效教學的策略
李 菡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書法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分支,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殊性。為了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完成有效的書法教學,需要教師不斷的反思。從學校創設環境,提供條件,打造校園文化氛圍;教師教學貼近生活,激發興趣,豐富學生感受力;教師積極引導,因材施教,施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等來闡述書法有效教學的策略。
書法;有效教學;策略
書法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書法教學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學生學習書法既是為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下基礎,又是加強學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質培養及身體機能訓練的有效手段。教師如何在傳統的書法教學基礎上激發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書法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反思,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使書法教學更能收到實效。
心理學家曾分析:少年時期正是情感性學習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學習情緒易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如課內環境、課外環境和人際環境等。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加強學校的書香氛圍,是學校書法教育的重要環節。例如我校在校園內專門打造了一個園中園,有中式建筑,小橋流水,并為園中景致起了一個個優雅的名字,聘請書法名家為其題名。學生在校園里隨處能感受到書法的熏陶。學校還利用校園里特有的古文物建筑作為書法專用教室,為學生配置了中式的幾案和文房四寶,并在周圍的墻壁上掛上許多書法名家作品。學生在純正的書香環境中練習書法,享受書法。學校還特聘書法名師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水平提高迅速。平時教師通過寫春聯、送作品等形式和學生交流,學生們非常自豪地把老師的作品和自己的書法作品貼在各自班級的展板上,讓書法成為教室里獨特的風景。漫步校園,時時有美景,處處有書香。師生每天在高雅的書香校園中工作學習,學校也在潛移默化地發揮寫字教育的育人功能,讓每一位師生享受著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1.心理認同,培養情感。
情感能夠直接對認知產生影響并與學習動機、興趣、信息、內驅力等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書法教學中,我們必須適時地以適當的方式進行情感培植,初中生在個體心理發展史上是一個從童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時期。這個時期學生心理發展總的特點是,處在一種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尤其初一的學生其心智還保持著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如若讓他們單純理性地去理解和掌握各種字體,了解書法的特點,難免有些生硬。教師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吸引學生欣賞書法,了解書法,感受到書法的美,增加心理的認同感和親近感。例如每節書法課,教師可以用一點時間介紹一些生動有趣的書法小知識,讓學生了解書法字體的演變,感受中國的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學生還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書法故事我知道》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整理、介紹書法名家小故事,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形象比擬,激發興趣。
教師在具體的書法教學中,需要科學、系統而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以往,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初期,在學習漢字的基本筆畫時,按照筆鋒的運轉方式學習,很多學生進行長時間重復枯燥的練習,往往毫無興趣。這時,教師需要改進教學,用生動形象的比擬代替枯燥無味的講解,既降低難度又易于學生吸收掌握,興趣也會于無形中被挑起。例如教師在教點的筆畫時,把點比作“高峰墜石”,讓學生自己揣摩想象,并介紹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講授點的故事,衛夫人讓王羲之感覺懸崖上有塊石頭墜落下來,那個點,正是一塊從高處墜落的石頭的力量。這樣一講學生趣味盎然,易于理解,再做練習時,都會注意書寫的力度。通過形象的比擬,讓學生吸收到極為豐富的感覺。感覺的豐富,既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感受,也大大激發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興趣。
3.聯系生活,感染情緒。
書法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將書法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指導學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書法,學會用書法審美生活,陶冶情操,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例如:教師在書法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欣賞很多生活中有關書法的圖片。如古代建筑的瓦當、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人們的美好祝愿;園子里的“匾”“額”“對聯”更讓學生感受著書法與文化的聯系,書法是建筑的畫龍點睛的醒目焦點,沒有文字書寫,也等于建筑沒有完成;報刊、雜志、電視節目中出現的書法字體更是琳瑯滿目,別具特色。學生帶著一份真情和一種興趣去體驗書法,感受到書法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感受著中國書法與文化、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書法教學,不僅使學生感到學習書法是生動有趣的,無形中也提高著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中國文化的學習熱情。
4.觀察比較,拓寬視野
心理學研究表明,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手段。觀察力強,學生才有能力去獲得豐富的生活素材,獲得真實的感受和正確的認識。通過觀察,學生可以更好地領會知識、明確概念,提高對問題的理解水平;教師在書法教學中,盡量讓學生多觀察、多比較。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某一筆畫在不同結體字的運用時,可以讓學生先觀察,說說這個筆畫在不同字中的變化。學生觀察比較發現有長短、距離、位置、向背、粗細等不同的特點后,教師再加以強調、糾正和總結,學生再寫時對字的把握能夠更加到位,在以后的讀帖和臨寫時,對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夠更加透徹。
藝術是相通的,書法藝術和其他藝術息息相關,在唐代的狂草中有太多與舞蹈互動的記錄,裴旻、公孫大娘的舞蹈藝術都曾經啟發當時書法的即興創作。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行書技巧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觀察和比較書法藝術與其他藝術的聯系和區別,都可以給學生更多更好的審美感受,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段史詩般的舞蹈至今讓人嘆為觀止。舞蹈演員以身體為筆,運用舞蹈動作在特制的“宣紙”上描繪了一幅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山水畫卷。通過讓學生欣賞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蹈,體會書法藝術的神韻所在。在這樣的欣賞學習與比較中,學生準確地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學得興趣盎然。
面對長期的書寫訓練時,不同的學生會呈現不同的學習狀態。教師要針對不同學段、不同班級學生的實際書寫狀況積極引導,通過示范比較、觀摩、展示等各種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寫字教學的趣味性,增強成功感。
學生完成的書法作品教師要非常重視。書法的美是無限的,個性化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人的字都有其獨特性。書寫者對審美的角度不同,書寫技能的高低,書法的線條、結體、章法的變化莫測,都會產生不同的書法效果。在教學評價時,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對學生施行多元化評價。例如,初學書法的學生,教師評價時要關注學生認真書寫態度和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注意學生對基本筆畫、漢字基本結構的把握,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對于有一定書法基礎的學生,教師評價時既要關注其書寫規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化審美趣味,應通過發展性評價來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和自信心;對于學習書法熱情不高的學生,教師要多關注,并努力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多激勵,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的熱情;對于學習書法熱情度高的學生,教師要多啟發、多引導,并適當地教給他們一些書法理論等。這樣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穩步向前。
同時,教師要搭建多元化的平臺對學生的書法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價。例如,學校可以在校園藝術節組織學生進行書法現場比賽活動;學校可以定期舉辦師生書法展,給師生創設面對面的交流機會,活躍校園文化氣氛;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微信、校園網站、校園電視臺等媒介展示學生優秀的書法作品;教師還可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書畫比賽,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初中書法教學是一項系統的特殊工程,它的建設需要實踐的磨煉,經驗的積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多想辦法,循循善誘,積極探索多種書法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對書法持久的興趣、堅定的信心,并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自覺地承擔起繼承發揚中國書法文化的責任,讓書法的藝術內蘊、文化精神與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度相融、不斷前行。
[1]蔣勛.漢字書法之美[J].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3]陳振濂.書法美學教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
[4]張宜書,程新康,趙海燕.實用書法教程[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J292.1
B
1005-6009(2017)77-0066-03
李菡,南京市中華中學上新河初級中學(南京,210019)教師,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