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名梁
校企合作亟待加強利益相關者管理
李名梁
職業學校的學生去企業頂崗實習,這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重要路徑。事實表明,搞不好校企合作,職業教育會面臨諸多困境。一方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初衷難以實現,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造就必須建立在大量的企業崗位實習實訓基礎上,這是由職業教育的生產屬性所決定的;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人才培養過程的差異性,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做到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在現實的職業院校辦學過程中,重視校企合作已成為共識,但如何開展校企合作,特別是怎么去規避校企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卻成為辦學難題。討論的案例便是一個典型。
如果將校企合作視為一個系統,那么該系統的目標顯然在于要培養出合格乃至優秀的職業教育人才,系統的功能在于將培養出來的職業教育人才輸送至社會建設特別是企業一線生產、服務和管理中,從而為企業創造價值。在這里,我們不難發現,校企合作系統功能實現的參與要素主要包括職業院校、企業、學生、教師,甚至包括政府和媒體。職業院校是職業教育的主要辦學者和管理者,企業是職業教育辦學的主要參與者和最終的雇傭者,學生是直接的受教育者以及校企合作中的主要“勞動者”,教師是主要的教育教學主體,政府是不可缺位和越位的政策制定者和主管者,媒體是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環境的“營造者”,各利益主體的角色和利益訴求迥然不同。顯然,在復雜和不確定的辦學環境中,如果協調不好各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校企合作就會“功虧一簣”。那么,要切實保障校企合作的功效就必須加強職業教育利益相關者管理。
職業教育在追求自我生存和發展過程中,應該依據地方經濟、行業企業的發展要求以及職業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訴求辦學,在體現利益相關者需求的同時,構建一種和諧共生的職業教育生態環境,來保證職業教育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案例呈現了校企合作過程中多半會發生的幾種重要沖突:一是企業和學生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實習時間、環境和報酬之間的博弈;二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實習目標、專業要求與崗位對接之間的落差;三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為雙方對實習效果的設計預期與實際運行之間的差異。解決沖突的重要路徑,就在于協調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關者需求。
正是從這個角度來說,搞好校企合作必須加強利益相關者管理,為此應做到三點:其一,科學界定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關者并加以劃分;其二,理性分析各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其三,通過制度設計和機制設計來滿足與平衡各相關者的利益需求與權利,從根本上為校企合作的發展提供能量和動力,從而切實推動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
G717
C
1005-6009(2017)28-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