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空氣、氧氣是初中中的重點內容,也是中考常考熱點,更是學生容易出錯之處,為此,筆者結合2016年部分省市中考化學試題,談談其常見的熱點題型和解題方法,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空氣;氧氣;熱點;題型;例析
作者簡介:馬亞樓(1975-), 男,陜西永壽人,中學一級教師,發表文章400余篇,主要研究化學教學.空氣、氧氣是初中化學重點內容之一,也是中考常考熱點,為此,筆者結合2016年部分省市中考化學試題,談談其常見的考查方式,以期對讀者有所幫助.
本單元以選擇題、實驗題、簡答題和推理題的形式出現,既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考查思維方法、關注自然和關注社會的情感.只要我們熟悉實驗操作過程,記住了實驗現象,學會了觀察、分析、推理的一般方法以及注意對生活環境的觀察,便能較好地回答題目考查的問題
【典題分析】
考點一考查空氣的成分
例1 (玉林市)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A.21% B.0.03%C.78% D.0.94%
解析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占003%.故選C.答案:C.
例2(2016年山西省他)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N2B.CO2C.H2D.O2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空氣的成份.解題時根據空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進行分析判斷即可.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和雜質占0.03%.因而氮氣占78%,是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故A選項合正確.
答案:A.
【點評】本題很簡單,熟記空氣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體積分數是解答此類題的關健.
例3(2016年成都市中考題)空氣中的下列氣體,屬于稀有氣體的是()
A.He B.N2C.O2D.CO2
解析:稀有氣體包括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
答案:A.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稀有氣體包含的物質種類.
例2 (淄博市)空氣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食品保護氣
B.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的質量約占空氣質量的1/5
C.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值越大,說明空氣的質量越好
D.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
解析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故可作食品保護氣,即A正確;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B錯誤;空氣質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量級別數值越小,說明空氣的質量越好,故C錯誤;性質穩定與可作電光源沒有直接的關系,故D錯誤.答案:A.
【點評】本題不太難,但在選項中涉及各成分的體積比和成分對自然界和人類的作用,這樣內容就顯得很復雜,要學會分析,將知識適當拓展.
考點二:考查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考點二考查空氣污染與防治
例3 (河北)2022年北京、張家口將聯合舉辦冬奧會,為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發展公共交通,提倡綠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進燃煤鍋爐煙囪SO2,將廢氣排到高空
D.改進燃煤技術,減少SO2與粉塵排放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空氣污染的治理途徑提倡綠色出行,發展公共交通,可減少污染,有效減少有害氣體和PM2.5排放,故A不符合題意;使用太陽能與核能等綠色能源,能減少PM2.5排放,故B不符合題意;加高燃煤鍋爐的煙囪將廢氣排放到高空,并不能減少污染氣體和PM2.5排放,故C符合題意;改善燃料結構減少SO2與粉塵的排放,也就減少了揚塵污染,可減少污染,減少了PM2.5排放,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B
【點評】環保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球的重視,關于“三廢”的處理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化學上提倡綠色化學工藝,要從源頭上杜絕污染.
考點三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例4 (成都市)圖1裝置都可用于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a、b兩物質的選擇正確的是()
A.a是銅,b是紅磷 B.a是銅,b是木炭
C.a是汞,b是紅磷 D.a是汞,b是木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藥品探究.用燃燒法除去密閉容器中空氣成分里的氧氣,要求該物質可在空氣中燃燒并不再生成氣體物質.因此在測定空氣成分時選用的物質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該物質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該物質是非氣體狀態的物質;對應的生成物不能是氣體.銅被加熱生成氧化銅,沒有生成新的氣體;紅磷燃燒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汞加熱生成氧化汞是固體,沒有生成新的氣體;木炭和氧氣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生成了新的氣體,結合以上分析可知AC選項正確.答案:AC
例5 (煙臺市)暖寶寶貼(主要成分為鐵粉、木炭、食鹽)的熱量來源與鐵粉的氧化.小濤同學設計使用暖寶寶貼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實驗后從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積為250mL)中的水的體積為45mL(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通過本次實驗數據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18%
C.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偏低,可能是暖寶寶貼的使用數量不足
D.必須等溫度計的讀數恢復至實驗前的溫度后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探究,解題時依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藥品消耗了瓶內的氧氣,生成的是固體,使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水被壓進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就是集氣瓶內原來氧氣的體積.保證本實驗成功的關鍵是:①裝置氣密性好;②藥品要足量;③要冷卻至室溫再讀數等,本題結合紅磷測定氧氣的原理分析即可.如果裝置漏氣,會使進入的水偏少,測定的結果偏小,實驗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故A正確;鐵生銹消耗氧氣,使裝置內的氣壓減小,進入水的體積就是消耗氧氣的體積,集氣瓶內空氣的體積是(250-20)mL=230mL,進入水的體積是45mL,即氧氣的體積是45mL,因此氧氣的體積分數=45mL230mL≈19.6%,故B錯誤;發熱劑的量必須足量,因為只有足量的發熱劑才能把氧氣消耗完,使結果準確.若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偏低,可能是暖寶寶貼的使用數量不足,即C正確;必須等溫度計的讀數恢復至實驗前的溫度后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水的體積,使結果準確,故D正確.答案:B.
【點評】本題考查了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結合紅磷測定的原理進行分析,要注意測定原理、實驗關鍵、現象和結論、裝置的評價和改進等,能夠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例8(2016年泰州市中考題)實驗室用燃燒法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最適宜選用的可燃物是()
A.紅磷 B.硫磺 C.木炭 D.蠟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可燃物的選擇.解題時應注意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欲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所選除氧劑要具備以下特征:本身能夠在空氣中燃燒;本身的狀態為非氣體;生成的物質為非氣態;據此進行分析判斷.紅磷本身是固體,能在空氣中燃燒,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體,可以用于除去空氣中的氧氣,故選項A正確;硫磺在空氣中能夠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故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即選項B錯誤.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或者一氧化碳氣體甚至是兩者的混合氣體,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C選項錯誤.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雖除去氧氣,但增加了新的氣體,不能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D錯誤.
答案: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所用的可燃物具備的條件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考點四混合物與純凈物
例6 (2016年廣州市中考題)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水銀 B. 液氮C.干冰 D. 生鐵
解析: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混合物.水銀是汞的俗稱,屬于純凈物.液氮指的是液態氮,屬于純凈物.干冰是指固態二氧化碳,也是純凈物.唯有 生鐵是鐵合金,屬于混合物.
答案:D
例6 (荊州市)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潔凈的空氣
B.敞口長時間放置的NaOH固體
C.純凈的NaCl溶液
D.冰、水混合物
解析根據純凈物的概念可知,純凈物是只含有一種物質的物質.題給潔凈的空氣是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敞口長時間放置的NaOH固體是NaOH和其他物質的混合物,純凈的NaCl溶液是NaCl和水的混合物,唯有冰水混合物是一種物質組成的,故屬于純凈物.答案:D.
考點五考查氧氣的性質與用途
例11(2016年蘇州中考題)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液態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劑
B.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78%
C.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
D.魚類能在水中生存,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氧氣的性質、用途、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等.氧氣具有助燃性,液態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劑,故A正確;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為21%,而不是78%,故B錯誤;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火焰,故C錯誤;魚類能在水中生存,是因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氣,氧氣能供給呼吸,但是不能判斷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錯誤.
答案:A.
【點評】本題的難度不大,了解氧氣的性質、用途和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等即可分析解答.
例7 (衡陽市)下列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
A.N2B.O2C.CO2D.CO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氧氣的性質,解題時依據所學的知識即可.N2不支持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A錯誤;O2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即B正確;CO2不支持燃燒,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錯誤;CO具有可燃性,能燃燒,但不支持燃燒,D錯誤.故選B.
例13(2016年桂林市中考題)潛水員長時間潛水,應攜帶的物質是()
A. 氮氣 B. 氧氣 C. 稀有氣體 D. 二氧化碳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氧氣的用途,由于氧氣能供給人呼吸,所以潛水員潛水時需要進行呼吸,潛水員鋼瓶中攜帶的氣體是氧氣,而不是氮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氣體.
答案:B
考點六考查實驗現象
例8 (上海)硫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產生耀眼白光B.產生黑色固體
C.產生藍紫色火焰D.產生大量白霧
解析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答案: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但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物質在氧氣和在空氣中燃燒現象的區別.
例15(2016年湘潭市中考題)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物質在氧氣或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解題時依據所學的知識即可.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即選項A說法正確.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B選項說法錯誤.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C選項說法錯誤.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故選項D說法錯誤.
答案: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別.
考點七考查催化劑概念的理解和探究
例9 (黃石)下列關于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A.催化劑必定加快反應速率
B.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通常會發生改變
C.釀造工業和制藥工業,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劑
D.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時,加入催化劑可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
解析該題主要考查了催化劑的概念.催化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保持不變.催化劑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既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也可減慢反應速率,A錯誤;反應前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發生改變,選項B不正確;在釀造工業和制藥工業,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劑,故C選項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生成物的質量無影響,故D選項錯誤.答案:C
例10表1是二氧化錳用量與一定質量氯酸鉀制取氧氣反應速率關系的實驗數據
表1
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1/401/201/101/51/31/22/31/12/1生成1L氧氣所需的時間(s)1247950547593106153240(1)據表1可知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時,反應速率最快;
(2)二氧化錳的用量過少時產生氧氣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3)二氧化錳用量過多沖淡了氯酸鉀粉末,相當于減少反應物的,所以反應速率受到影響;
(4)通過分析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解析(1)反應速率最大,即產生相同體積的氧氣所需時間最短,結合題給數據,可知二氧化錳與氯酸鉀的質量比為1/10時,產生1L氧氣所需時間最短,即反應速率最大.
(2)二氧化錳用量過少時,其與氯酸鉀的接觸面積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顯.
(3)二氧化錳用量過多,相當于減少氯酸鉀質量分數,因而反應速率受到影響.
(4)通過題給數據分析可知,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考點八考查實驗室制取氧氣
例18(2016年麗水市中考題)如圖是“用雙氧水制取一瓶氧氣”實驗的主要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A.
放入藥品
B.
收集氣體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驗滿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氧氣實驗室制取的操作.解題時依據實驗基本操作的規程即可.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故A操作正確.由于氧氣密度比空氣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圖B中所示操作正確.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裝置不漏氣;圖C中所示操作正確.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時,應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圖D中所示操作錯誤.
答案: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與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例11 (山東省菏澤市)圖3所示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利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實驗時,錐形瓶內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實驗結束后,若要分離出錐形瓶中的固體物質,應用的分離方法是.
(2)下面是利用裝置收集氣體的操作,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填序號).
①待收集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②等到氣泡連續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③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蓋蓋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實驗室制取氧氣.(1)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集氣瓶,常用于收集氣體;利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是利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常溫分解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MnO32H2O+O2↑,實驗時,錐形瓶內長頸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不讓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跑掉;實驗結束后,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錐形瓶中的固體物質;(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的正確順序是: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蓋蓋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等到導管口有連續且均勻的氣泡冒出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瓶口;待集氣瓶內充滿氣體后,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故正確操作為:③②①;
答案:(1)集氣瓶 2H2O2MnO22H2O+O2↑ 防止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跑掉;過濾;
(2)③②①
例20(2016年衢州市中考題)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現對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進行加熱,加熱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量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
A.
B.
C.
D.
解析: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混合物的質量逐漸減少,當反應完全后,固體質量不再變化,故A錯誤;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剛開始沒有氧氣,當高錳酸鉀完全分解時不再生成氧氣.即B錯誤;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錳元素的質量不變,剛開始,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為零,故C錯誤;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開始時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不為0,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中氧元素質量逐漸減少,固體中氧元素質量分數也在減少,當高錳酸鉀完全分解時不再變化,故D正確.
答案:Dw
【點評】正確辨別坐標所表示的變化量,是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分析變化中相關量的變化關系,是解答問題的基礎.
考點九考查氧氣制取的計算
例12 (長沙市)實驗室取68g過氧化氫溶液和2g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充分反應后,稱量剩余溶液和濾渣為68.4g.求:
(1)充分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g.
(2)參加反應的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氧氣制取的計算.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產生氧氣的質量=68g+2g-68.4=1.6g
(2)設產生1.6g氧氣需要過氧化氫的質量為x
2H2O22H2O+O2
6832
x 1.6g
68/32=x/1.6 解之得:x=3.4g
所用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3.4/68×100%=5%
【答案】(1)1.6(2)5%
【變式題】14(2016年山東省濟寧市)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體驗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利用6g氯酸鉀和2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化學反應方程式:2KClO32KCl+3O2↑)制取氧氣.
(1)實驗結束后,甲同學認為氯酸鉀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設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
實驗1:將實驗加熱后的殘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過濾;
實驗2:向實驗1的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過濾、干燥,稱得沉淀質量為5.74g
小資料:①二氧化錳不溶于水 ②AgClO3易溶于水
甲同學分析實驗過程,其中僅涉及兩步化學反應:
2KClO32KCl+3O2↑KCl+AgNO3═AgCl↓+KNO3
推出兩反應間存在KClO3→KCl→AgCl↓物質轉化關系和質量比例關系.
請你利用上述關系,通過計算幫甲同學判斷KClO3是否完全分解?(要求:簡單寫出計算過程、說明判斷依據,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乙同學對甲同學的方案提出質疑:認為通過稱量加熱后殘留物質量,利用加熱前后質量差進行計算,同樣達到甲同學的實驗目的.你贊同乙同學的觀點嗎?說明理由:
.
答案:(1)KClO3~KCl~AgCl,質量比為122.5:74. 5:143.5;KClO3沒有完全分解(2)贊同;由質量守恒定律,固體混合物減少的質量即為生成氧氣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
點撥:
(1)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ClO32KCl+3O2↑、KCl+AgNO3═AgCl↓+KNO3,則2KClO3~2KCl~2AgCl,即KClO3~KCl~AgCl,它們的質量關系為122.5:74.5:143.5
設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x
KClO3~KCl~AgCl
122.5 143.5
x5.74g
= x=4.9g
6g>4.9g,故KClO3沒有完全分解.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通過稱量加熱后殘留物質量,加熱前后質量差,即為生成氧氣的質量,由生成氧氣的質量,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進而判斷是否完全分解.
【真題回放】
1.(齊齊哈爾)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
B.空氣中分離出的氮氣可用于食品防腐
C.許多物質能在空氣中燃燒說明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D.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
2.(湖北省)2015年冬,連續多日的霧霾給襄陽人的生活來帶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霧霾的是()
A.大力植樹造林B.使用清潔能源
C.乘坐公交出行D.垃圾集中焚燒
3.(樂山市)下列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
A.蒸餾水B.蘋果汁C.氧氣D.干冰
4.(2016年北京市中考題)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A.五氧化二磷B. 大理石
C.加碘食鹽D. 食醋
5.(懷化)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燃燒法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紅磷
B.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C.用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來檢驗氧氣
D.魚能在水中生活,證明氧氣易溶于水
6.(長沙市)空氣是人類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空氣中能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二氧化碳
7.(天津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紅磷在氧氣中能燃燒,在空氣中不能燃燒
B.硫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鎂條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8.(邵陽市)近年來,部分城市因空氣污染而出現了嚴重的霧霾天氣,下列做法不利于減少空氣污染的是()
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駕駛私家車出行
C.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D.提倡使用太陽能燈清潔能源
9. (荊州)關于催化劑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后催化劑本身的質量減少
B.化學反應后催化劑本身的質量增加
C.化學反應后催化劑的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D.催化劑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10. (邵陽市)在進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實驗時,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時O2 ,集氣瓶裝滿水
B.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O2 時,導管伸入到集氣瓶的底部
C.排水法收集O2 時,導管口冒出氣泡,立即收集
D.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滿后,在水下蓋上玻璃片
11.(山東省棗莊市)某興趣小組圍繞“實驗室制取氧氣”進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動:
(1)藥品選擇:下列物質中不能作為實驗室制取氧氣反應物的是(填字母),
A.水B.過氧化氫C.氯化鉀D.高錳酸鉀
原因是.
(2)裝置連接,所需的一些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儀器a的名稱是;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時,氣體的下列性質:A.顏色B.可燃性C.溶解性D.密度,必須考慮的是(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填裝置字母序號).
(3)氣體檢驗:如圖5甲裝置中帶火星的木條很難復燃,乙裝置中帶火星的木條較易復燃,原因是.
(4)實驗探究:如圖6所示,向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加濃度相同的三種溶液,觀察可見:實驗①中無明顯現象,實驗②中產生氣泡,實驗③中產生氣泡更快,據此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D,2.D,3.B,4.A,5.D,6.B,7.B,8.B,9.D,10.C
11.(1)C氯化鉀中無氧元素
(2)分液漏斗 CDADB
(3)乙裝置中將生成的氧氣通過濃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