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妍
【摘要】 目的 分析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64例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2例。兩組患者均選擇帕羅西汀進行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分別為(33.04±4.25)、(8.80±1.05)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分別為(32.48±3.82)、(13.24±2.08)分, 治療前兩組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544, P>0.05);治療后觀察組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7795,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功能大體評定量表(GAF)評分分別為(51.74±6.64)、(80.38±7.17)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GAF評分分別為(51.86±6.88)、(70.28±6.11)分, 治療前兩組GA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710, P>0.05);治療后觀察組GAF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0650, P<0.05)。結論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采用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 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關鍵詞】 帕羅西汀;認知行為療法;廣泛性焦慮障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5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by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paroxetin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combined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33.04±4.25) and (8.80±1.05)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HAMA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32.48±3.82) and (13.24±2.08) poi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HAMA score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5544,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HAMA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0.7795,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 (GAF) scores before and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51.74±6.64) and (80.38±7.17) poin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GAF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51.74±6.64) and (80.38±7.17) poin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AF score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0.0710,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GAF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6.0650,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aroxet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treating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Paroxetin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廣泛性焦慮障礙則是持續且泛化焦慮, 患者對日常生活事件產生持續擔憂。此外還會出現植物神經癥狀以及運動性不安等, 從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此研究分析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效果, 現將研究過程以及結果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此研究中的64例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 依據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9例、女13例, 年齡20~48歲, 平均年齡(32.5±6.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0例、女12例, 年齡18~50歲, 平均年齡(33.4±6.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選擇帕羅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50043)進行治療, 起始劑量為10 mg/d,
早餐后服用, 1周增加藥物劑量為20 mg/d,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調整用藥劑量, 服用劑量為20~40 mg/d。如果患者出現入睡困難可服用唑吡坦改善睡眠。觀察組患者在此基床上聯合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 每周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 50 min/次, 主要治療內容為:①第1周創建良好的醫患關系, 將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有關知識告知給患者, 協助患者對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生理以及心理變化進行了解。②第2周醫務人員需要將認知、情緒以及行為之間的關系告知給患者。③第3周以及第4周需要將患者的負性思維進行校正, 指導患者正確識別自身的不良情緒。協助患者對焦慮情緒進行非理性認知, 對合理的自動思維進行了解, 例如標簽化以及以偏概全[2-4]。④第5周以及第6周對患者進行行為訓練, 將放松步驟進行講解, 正確指導患者肌肉放松方法。此研究對患者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方法, 此方法需要受試人員了解肌肉緊張以及肌肉松弛之間的差異性, 使得自身可以對肌肉松弛情況進行掌握, 隨后增加訓練的力度, 直至全身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中[5-7]。⑤第7周以及第8周, 對自身的自動思維進行再一次檢測, 創建認知模式。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選擇HAMA評分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情況進行評估, 分數>29分為嚴重焦慮, 分數21~29分為中度焦慮, 分數14~20分為輕度焦慮, 分數7~13分為可能存在焦慮, 分數<7分為無焦慮。選擇GAF量表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病情進行評分, 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功能情況越好[8, 9]。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分別為(33.04±4.25)、(8.80±1.05)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HAMA評分分別為(32.48±3.82)、(13.24±2.08)分, 治療前兩組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544, P>0.05);治療后觀察組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7795, 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AF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GAF評分分別為(51.74±6.64)、(80.38±7.17)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GAF評分分別為(51.86±6.88)、(70.28±6.11)分, 治療前兩組GA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710, P>0.05);治療后觀察組GAF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0650, P<0.05)。
3 討論
就目前而言, 臨床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主要藥物為抗抑郁藥物, 但是因為藥物服用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依從性以及人格特征等相關因素, 使得廣泛性焦慮障礙無顯著的治療效果, 且病程時間較長, 具有較高的復發率[10, 11]。從心理學角度出發, 焦慮是因為對某些環境刺激產生恐懼感, 從而出現的條件反射。認知行為中認為焦慮對潛在威脅信息的注意力予以加強, 對情景中所形成的危險進行評估, 降低了恐懼情景評估水平。認知治療能夠提升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對自身的認識能力, 將消極情緒予以消除, 可有效糾正發病時患者自身的情感體驗, 使得患者能夠充分認識到此類感覺以及體驗對身體并無損傷, 隨后創建一種新的認知模式, 消除患者的焦慮以及恐懼, 提升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水平[12-16]。此研究將本院收治的64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選擇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的觀察組效果顯著, 可降低HAMA評分, 提升GAF評分, 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采用心理治療方法后可提升社會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 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在臨床中采用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可改善焦慮癥狀, 提升患者自身的生活質量,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石敏, 陶明.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32):90-92, 96.
[2] 羅忠, 王洪飛, 鄭學寶, 等.九味鎮心顆粒聯合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對照研究.中國藥師, 2013, 16(8):1192-1194.
[3] 張蓉.認知行為療法對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研究.中國全科醫學, 2014, 17(7):832-834.
[4] 王繼輝, 吳小立, 甘照宇, 等.廣泛性焦慮障礙兩種方法撤減苯二氮藥物的對照研究.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3, 34(1):118-123.
[5] 詹潮勇, 張鴻飛, 劉昱君, 等.合理情緒療法對廣泛性焦慮障礙藥物治療效果的影響.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7):961-963.
[6] 杜建艷, 楊彩霞.藥物合并認同和承諾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的效果.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53(6):62-63.
[7] 張子明, 胡會娟, 牛慧明, 等.艾司西酞普蘭聯合認知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對照研究.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2):105-107.
[8] 徐青. 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青少年強迫癥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1, 14(12):58-59.
[9] 盧世臣, 劉琳. 認知行為治療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0, 29(2):182-184.
[10] 宮艷芬. 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療效觀察.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 15(2):151-153.
[11] 甄君, 孔梅, 周紹輝, 等. 帕羅西汀聯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 中華全科醫學, 2011, 9(10):1532-1533.
[12] 崔維珍, 王東明, 于國勤. 帕羅西汀合并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驚恐障礙療效分析. 精神醫學雜志, 2004, 17(4):236-237.
[13] 蔣勝菊, 彭玉蓉, 彭曉春, 等. 認知行為療法在廣泛性焦慮治療中的作用觀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4):193-195.
[14] 楊奎娟. 帕羅西汀合并認知心理療法治療28例廣泛性焦慮對照研究. 中國民康醫學, 2009, 21(5):499.
[15] 高照蓮. 帕羅西汀聯合勞拉西泮治療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觀察. 中國處方藥, 2015(3):72-73.
[16] 胡雄, 李愛玲, 錢淑玲, 等. 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廣泛性焦慮78例對照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