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文+曾建芬+陳珍


【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鈍針扣眼法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的護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20例動靜脈內瘺行血液透析治療患者, 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10例。對照組采取傳統鈍針穿刺法進行穿刺, 觀察組減少進針角度、增加利針穿刺次數進行穿刺, 并且兩組患者在治療中均采取相應的護理。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MAHA)評分、視覺模擬疼痛評估法(VAS)評分和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I)評分分別為(2.04±0.35)、(1.86±0.27)、(94.34±9.71)分, 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4.76±1.37)、(3.97±1.49)、(80.15±9.9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滿意度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 在采取傳統穿刺方法的基礎上, 減少進針角度穿刺、增加利針穿刺能夠取得顯著效果, 可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穿刺隧道形成, 能夠降低透析患者因長期穿刺導致的焦慮情緒, 疼痛感明顯減輕, 透析更充分從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鈍針扣眼法;動靜脈內瘺穿刺;針對性護理;血液透析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4.075
【Abstract】 Objective To nursing method and effect of blunt needle buttonhole method in puncture of 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Methods A total of 20 puncture of 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treatment were divided by random double blind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blunt needle puncture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reduced needle puncture angle and increased number of needle puncture. Corresponding nursing was adopted during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score, 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 score 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 score respectively as (2.04±0.35), (1.86±0.27) and (94.34±9.71) points,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4.76±1.37), (3.97±1.49) and (80.15±9.95)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puncture of 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reducing needle puncture angle and increasing number of needle punctur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puncture method obtain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and formation of piercing tunnel, decrease anxiety in dialysis patients due to long-term punctur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in to make sufficient dialy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dialysis patients.
【Key words】 Blunt needle buttonhole method; Puncture of 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Targeted nurs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
目前臨床上血液透析治療中, 自體動靜脈內瘺是最為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動靜脈內瘺常出現一些并發癥, 在為患者進行穿刺中, 采取正確、熟練的穿刺方式能夠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 雖然穿刺方式非常重要, 但是在對患者進行穿刺中, 需要對患者實施一系列的護理措施, 幫助患者減少甚至避免在穿刺中出現的不良現象,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3]。因此本文以本院20例動靜脈內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觀察在傳統鈍針穿刺法的基礎上, 減少進針角度穿刺以及增加利針穿刺所取得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例動靜脈內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患者均知情同意參與試驗, 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10例。對照組中男6例(60.00%), 女4例(40.00%), 年齡最小26歲, 最大63歲, 平均年齡(44.16± 9.31)歲, 原發?。?例為慢性腎小球腎炎、3例為糖尿病腎病、3例為高血壓腎病、1例為多囊腎、1例為狼瘡腎炎。觀察組中男5例(50.00%), 女5例(50.00%), 年齡最小27歲, 最大63歲, 平均年齡(44.84±9.91)歲, 原發?。?例為慢性腎小球腎炎、2例為糖尿病腎病、3例為高血壓腎病、1例為多囊腎、3例為狼瘡腎炎。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取傳統鈍針穿刺方法, 穿刺點選擇于距離內瘺吻合口5 cm以上, 動脈穿刺點和靜脈穿刺點之間距離>10 cm, 在穿刺過程中由專人負責穿刺, 確保穿刺的進針角度相同、進針深度相同以及進針穿刺點相同, 隧道形成之后, 使用鈍針穿刺, 首先用生理鹽水紗塊濕敷患者的穿刺針眼處, 5~10 min后, 用碘伏消毒后再用除痂器把結痂去除, 去除結痂后再次用碘伏對扣眼口進行消毒, 鈍針進針角度約為30~40°, 控制進針速度, 沿隧道慢慢進入, 若遇阻力, 退針重新進入, 重新進針時, 可捻轉針管尋找隧道, 有利于順利進針。
1. 2. 2 觀察組 減少進針角度穿刺, 穿刺方法基本同對照組, 但是在進針過程中, 減少5°進針, 并且在此基礎上, 增加利針穿刺15~20次。
1. 2. 3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 采取相應的穿刺護理, 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在治療期間, 由于疾病的折磨, 將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和沉重的經濟負擔, 患者往往因此容易出現焦慮、暴躁等不良心理狀態, 針對此現象, 護理人員應充分理解患者及其家屬, 在穿刺前首先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配合, 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間, 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及時了解并幫助患者解決困難, 從而增加患者的信任感[4]。②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對于自身的病情了解不足, 針對其對自身病情以及相關治療方式不夠了解的前提下, 首先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患者病情的相關信息, 并著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鈍針扣眼穿刺法的優勢, 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5]。③透析巡視:針對患者在透析中可能出現的穿刺點滲血情況, 需要加強血液透析期間的巡視, 一旦發現滲血現象, 首先分析其滲血的狀態, 若較少的滲血通常采用明膠海綿壓迫止血即可, 若滲血較多, 及時拔除穿刺針[6]。④并發癥護理:針對患者在穿刺過程中出現的疼痛現象, 護理人員應及時予以患者安慰和鼓勵, 可采用注意力轉移法以緩解患者的疼痛, 必要情況下可采用鎮痛藥物緩解疼痛[7]。針對患者拔針后出血的情況, 在拔針后用無菌棉球進行壓迫止血, 注意壓迫力度, 不僅要能夠控制出血, 又能夠保持血管的搏動和震顫, 通常情況下壓迫10 min, 然后采用彈力繃帶包扎30 min。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采用MAHA量表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癥狀, 采用0~4分5級評分法, 其中0分為無癥狀, 4分為極重。采用VAS視覺模擬疼痛評估法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 評分標準為0~10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采用GQOLI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 采取百分制, 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8]。將兩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患者的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MAHA評分、VAS評分和GQOLI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中, 其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患者血液透析順利進行的保障, 是作為患者生命線一樣重要的存在。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 需要熟練、準確地對患者進行穿刺, 才能夠有效保護患者的內瘺, 減少患者在穿刺中的痛苦, 從而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9-11]。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對患者內瘺的有效保護, 能夠提高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
傳統的穿刺方法中, 主要有扣眼法、繩梯法和區域法[12, 13], 但是采取傳統穿刺方法, 不僅會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疼痛, 而且會引發患者出現較多的并發癥, 本文研究中在傳統穿刺方法中, 采取減少進針角度以及增加用利針穿刺的方法進行穿刺, 提高了穿刺隧道的形成, 而且不會增加患者血管瘤的發生, 患者在穿刺治療中疼痛感明顯減輕, 而且治療后不會增加感染率, 使得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傳統穿刺法在經過改進后, 雖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如下:在穿刺前要對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膚徹底消毒、去痂;對于有糖尿病以及血管條件差的患者, 應適當延長銳針穿刺次數[14, 15]。在動靜脈瘺穿刺中, 由于隧道形成時間較長, 因此普遍開展具有一定難度, 由于本次研究中研究例數較少, 因此在傳統動靜脈瘺穿刺中減少進針角度以及增加利針穿刺的效果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將鈍針扣眼法應用于動靜脈內瘺穿刺中, 在減少進針角度穿刺、增加利針穿刺后, 可取得顯著的效果, 其中觀察組患者的MAHA評分、VAS評分和GQOLI評分分別為(2.04±0.35)、(1.86±0.27)、(94.34±9.71)分, 均優于對照組患者的(4.76±1.37)、(3.97±1.49)、(80.15±9.95)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 減少進針角度穿刺、增加利針穿刺能夠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穿刺隧道的形成, 而且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生活質量, 減輕患者的疼痛, 不會增加血管瘤等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吳春燕, 蔣欣欣, 王文娟, 等.扣眼穿刺法在自體動靜脈內瘺中的應用進展.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11):1033-1035.
[2] 劉曉輝, 單巖, 時秋英, 等.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穿刺疼痛的研究現狀.中華護理雜志, 2013, 48(11):1045-1047.
[3] 劉小平.動靜脈內瘺的穿刺技巧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1):31-32.
[4] 劉小平, 張桂玉, 范德環, 等.動靜脈內瘺首次使用的護理技巧分析.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35):4113-4114.
[5] 傅晴, 徐利珍, 吳素文, 等.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使用中失功的原因分析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33):9-11.
[6] 陳麗.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阻塞原因及護理干預對策.中國血液凈化, 2013, 12(10):576-578.
[7] 胡美軍.扣眼穿刺法在動靜脈內瘺中的應用及護理.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1):147-148.
[8] 鐘天明, 解劉松, 石曉玲, 等.三黃膏外敷對動靜脈內瘺皮下血腫的療效與護理體會.中醫藥導報, 2012, 18(3):105-106.
[9] 許娜, 李艷麗, 張楓, 等.試析血透患者內瘺穿刺致血腫病因分析、預防及護理對策.中國醫藥導刊, 2016, 18(1):101-102.
[10] 胡蘭芳, 曾錦, 李香娥, 等. 鈍針扣眼穿刺法在動靜脈內瘺中的應用及觀察.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10):54-55.
[11] 李丹, 李穎. 應用鈍針扣眼法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的護理體會. 現代醫學, 2014(4):464-465.
[12] 王彥萍. 鈍針扣眼法在動靜脈內瘺穿刺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甘肅醫藥, 2016, 35(8):626-628.
[13] 沈衛利, 沈丹琴. 鈍針扣眼穿刺法在自體動靜脈內瘺穿刺中的應用. 當代護士(學術版旬刊), 2014(3):126-127.
[14] 鄧瓊麗, 朱陽月, 鄧秀麗, 等. 鈍針扣眼穿刺法在動靜脈內瘺差透析患者的護理應用.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8):
147-149.
[15] 徐紅艷, 王其玉, 柯洪麗. 鈍針扣眼穿刺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保護中的應用.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4, 39(8):115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