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棟
1.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與特征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法,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實施的關鍵在于項目的設計。教師在授課前,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選擇設計具有典型性、趣味性、針對性、易于理解、貼近生活實際的項目,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學生在項目分析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中知識點和應該掌握的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1)確定實訓教學項目。先對用于實訓教學的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點和需要的技能進行分析、歸納,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備選項目中進行選出符合實訓教學要求的教學項目。
(2)制訂教學計劃。根據項目特點和難度,由實訓教師制訂項目教學計劃,具體分為根據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分組,對項目特點進行分析,提出項目的考核標準、評估方法、成績等級要求等。
(3)項目實施。按照學生的分組, 由小組中的學生對項目任務進行需求分析,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項目實施方案和工作程序。小組成員進行工作分工,確定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和職責。
(4)項目的考核評估。項目完成后,首先由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其次由教師按照項目考核標準逐一進行檢測(檢查)評分,并對項目操作過程出 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點評;最后根據學生完成項目的具體情況,客觀地給出成績。
3.在實訓教學中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意義
(1)在實訓課程中開展項目教學, 能很好地實現教學與職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選擇行業中的典型項目,營造實際的工作情景,使學生感受到真實的項目開發過程,將理論知識和具體應用有機地結合,在項目開發設計過程中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2)由于各個任務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層次推進關系,能夠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領略到每個任務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團隊協作精神以及溝通能力,有利于開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4.結束語
在計算機應用專業實施項目引導、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新時期對職業教學的要求,是改變傳統的教學法的一種新探索,在實訓教學中具有普遍意義,是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助推器。要完成好這種教學法的實施,還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①根據本地區的職業崗位能力需求,開發與之相對應的校本教材或實訓書。②加強“雙師型”師資對伍建設,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技能,改變以往的重理論、輕技能的觀念,引進行業工程師和能工巧匠,開展實訓教學,打造項目課程開發團隊。③加大實訓基地實訓設備的投入,開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完善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的機制,讓教師真正了解企業對學校教學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DB/OL].http://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112/t20111230_171564htm.
[2]單光慶.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