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李白璐
一、立體化教學模式的界定和概念體系
立體化教學模式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的立體化語話分析研究中,這一概念源于New London Group在1996年提出的新術語:“通過使用不同的媒介把靜態的資源,包括服飾、發型、臉型等和動態的資源,包括語言聲音、表情、動作、姿勢、目視等納入教學過程,給學生以全方位的多感官充盈的體驗,引起多層次的聯想。”立體化教學模式不同于多媒體教學模式,它包括的內容更加豐富,涉及的范圍更加廣闊。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廣泛運用立體化教學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可利用其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模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二、立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立體化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有許多學校單純地把立體化教學模式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局限于PPT的使用,過分強調教與學,只是讓學生盲目觀看課件和視頻,忽略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
2.立體化教學思想保守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主要是依靠課堂教學時間,學生課后的實踐少之又少,傳統的課堂英語教學中,學生只能依靠聽老師講課來獲取知識和語言感知,通過老師給學生放錄音或者老師讀課文等方法,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很少給學生講英語的時間,從而出現很多“啞巴英語”學習者,使學生不能學以致用。
三、將立體化教學模式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具體措施
1.創新多模式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應該創新多模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圖像、文字、語言、聲音等輔助教學工具,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模式和立體化共同使用。例如,在高職英語課本中,某課程主要要求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術語來描述銷售產品,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圖片顯示要描述的物品,并且用“such as the following sentences”或者“It is an amazing thing”等短語作為開場白進行介紹,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還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優化課堂效果。
2.轉變多模式教學思想,與時俱進
學校應該轉變傳統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在英語授課時可以通過手勢、表情、動作等變化來引起學生感官的注意。學校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例如,舉辦英語活動、開設英語角、成立外語社團等,從而協調各種立體化教學工具,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大環境,把立體化教學模式與高職英語教學相結合已經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采用立體化教學模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閱讀能力、語用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還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利用效率,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達到優化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采用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德祿,王 璐.多模態話語模態的協同及在外語教學中的體現[J].外語學刊,2010(2):97-102.
[2]徐筱秋,熊曉莉.多模態優化輸入教學模式對降低大學英語學習焦慮情緒的作用[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