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榮改+馬莉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概念
混合式教學模式其實并不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或理論,它主張把傳統教學的優勢和信息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二者優勢互補。混合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所有教學活動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為此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基礎是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可確保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而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通過網絡進行師生、生生以及人機互動。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具有教學資源豐富、可實現個性化學習和提高教學效率的特征。
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
“混合學習”是近幾年教育領域出現的一個新概念,最初混合式學習的定義是通過各種學習媒體、學習模式、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等要素的科學混合,優化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而出現的最新混合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本質就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它不是簡單的課堂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疊加式混合,而是以課堂教師為主導和以在線學習學生為主體的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它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于一身,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是一種深度的混合式學習方式。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職能和角色定位
1.線上線下學習材料開發者
當前線上教學資料的主要的形式是慕課和微課,教師理所當然是慕課和微課的開發者。慕課和微課程的開發是教育教學信息化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挑戰,教師們應學會如何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這個媒介表達出來,且符合學生數字時代的認知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者
學生線上學習什么、課堂上通過什么樣的活動進行知識的內化,這些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進行設計。如何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都要依靠教師進行設計,特別是線上教學賦予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應有的權利,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完全一樣,不同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盡相同,教師應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不同的學習過程,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
3.學生交互學習的促進者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課堂)學習,都包括師生和生生的互動,在教師不參與的生生互動中,互動活動應由教師設計,成為能促進學生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活動,這樣不僅可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可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共同協作精神。
4.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工作是幫助并指導學生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掌握探究式的學習模式。由于學生課前線下學習進度不盡相同,所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指導也會千差萬別,這更加突顯了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指導者的重要性。
5.學生學習的評估者
教師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要在不同的階段分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學生線上學習的進展情況如何,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評測手段在課堂教學開展前有所了解。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后,知識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要求,學生課下是否要進行練習,進行什么樣的練習來鞏固所學內容,都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后再決定。
信息技術環境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教師明確其在該教學模式下所承擔的角色,并學習相關技能,這樣教師才能有效開展混合式教學,從而適應教育教學信息化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馬金鐘.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變革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7).
[2]楊桂霞.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教育的“混合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