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且采取了多種農業政策來支持農村發展,同時,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論文分析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針對如何利用金融支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出幾點對策。
【Abstract】After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China alway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akes variety agricultural policy to support rural development.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ssociate with the financial support.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al support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how to use the financial supporting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金融支持;問題;對策
【Keywords】 agricultur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financial suppor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023-02
1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的經濟、人口和發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政府重點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業經濟的發展必然離不開金融支持,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必然會阻礙農村經濟發展,因此,現階段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農村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并且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對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力度,儲備農村金融資金,鼓勵農村借貸,完善農業金融支持政策,從而促進農業增產,實現農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1]。
2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金融支持的問題
十八大以后,我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以規模化、集約化為特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日益增多,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蓬勃發展,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加快,農村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因而對農村金融體系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同時期,雖然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金融市場也有了較快的增長、金融投資主體不再單一、金融業務也不斷創新,逐步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總體來看,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還是無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同步,在相當多的地區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能力還是無法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2]。地域發展不均衡、金融服務創新不足、金融投資主體不夠多元化這些問題依然普遍存在,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滯后仍然嚴重阻礙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2.1 農村金融機構數量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農村金融是整個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我國農村經濟穩定發展的原動力,更是國家全面解決“三農”問題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現實情況是,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遠遠落后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大部分農村的金融機構網點普遍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金融服務網點較多,相反,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很少甚至沒有,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這不僅制約了農村地區金融信貸供給,更嚴重降低了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
2.2 農業貸款門檻高,貸款率偏低
由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等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而且價格彈性小,投資回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性較高,這就嚴重降低了農村金融機構支持農業信貸的積極性,因而也就提高了農業貸款門檻,進而導致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資金嚴重不足[3]。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主要由商業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及少量合作性金融機構組成。商業性金融機構最主要的是農村信用社,但是由于其資金不足,服務水平不高,再加上由于各種原因出現的不良貸款的影響,造成商業性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出現問題,農業保險、信貸抵押擔保等發展滯后,金融機構不能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金融支持難以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切實發揮作用。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而出現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采用股份制經營模式,所有成員共同出資,除正常生產經營以外,也可以為內部成員提供互助性金融服務,但是這種合作性金融機構數量少,僅為內部成員服務,作用極其有限。
2.3 政策性金融支持沒有切實發揮作用
我國農村金融支持難以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高效發揮作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限制了金融支農作用的發揮。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一直都需要政府大力的財政支持,同時也必須在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下才能真正實現發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農業發展銀行和保險公司,銀行服務功能比較單一,發展也比較慢,難以滿足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保險雖然由保險公司經營,但一般都由政府給與補貼,也可以看作政策性金融的一部分,但其力量薄弱,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占較少的份額。
3 利用金融支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
我國農村金融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而且復雜的“三農”問題、金融問題都是利用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所必須解決的問題。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還應當發揮市場的調節功能,這就要求我們正確認識市場導向原則與政府介入之間的關系。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市場化原則優化了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了經濟發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在大多數領域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唯獨農村金融市場,市場化思想還不被人們認可。普遍的觀點認為,農村金融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需要政府的干預,卻忽視了市場的自我調節力量。目前,農村金融市場還是以國有資本為主體,民間資本難以融入其中,國有資本的壟斷不利于市場競爭,也就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全面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在現階段還不具備條件,政府干預還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對農村金融的支持手段。建議可以在經濟發達地區、具備市場化條件的地區先試先行,逐步放開農村金融市場;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現階段還是主要依靠政府多方面對農村金融市場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4]。
3.1 加強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一直都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嚴重制約著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我國在制定農業發展政策時有必要側重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加大對服務于農村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完善農村金融支持體系建設,使農村金融機構能夠高效地為農業經濟發展服務。比如,可以加大對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的支持力度,使之更好地滿足農民和農村需要,加強金融服務網點建設,完善其金融支持功能,拓寬農業生產資金來源,從而促進農民積極投身農業生產,并從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最終實現農業經濟的長效發展。
3.2 優化農業貸款結構
針對目前我國農村貸款率低、金融機構資金風險較高的問題,我國農村金融機構要不斷優化管理模式,大力加強信用評價、貸款審核、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建設,完善農業擔保制度,探索新的途徑廣納資金,從而改善現階段金融機構農業貸款服務不完善的問題。另外,為了有效避免農村金融機構承擔過大的資金風險,可以轉變農業擔保方式。比如,可以要求信貸部門用基于保護收購價格將農產品做抵押擔保,也可以由政府出資建立農業擔保基金,從而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的健康持續發展,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
3.3 強化金融支農政策作用的發揮
政策性金融支農體系是促進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要想充分發揮金融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必須強化金融支農政策作用的發揮。首先,要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機制。針對目前我國農業商業保險還比較滯后的現象,我國應該不斷完善農業保險機制[5]。比如,可以在農村地區建立農業社會保險和農業生產保障機制,通過各級政府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民間機構的引導,增強農民保險意識,對農業保險給予適當補貼,提高農業保險的覆蓋率,進而保證農業安全生產。其次,要拓寬金融支農渠道,加大財政對“三農”資金的投入,專款專用、精準扶貧,優化資金的投入方式,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4 結語
目前,我國農村金融支持在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不斷進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優化農村金融體系結構,優化農業貸款結構,充分發揮金融支農政策的作用,進而使金融支持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玉娟,龔曼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與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2015(11):326-327+332.
【2】王瓊.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延安大學,2013.
【3】艾睿.基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農村金融創新研究[J].西南金融,2016(12):30-34.
【4】張紫鵑.我圈農村金融制度完善及財政支持硏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5.
【5】趙洪丹.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