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銘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認知和學習能力。但是由于目前許多教師采取肢解文本的方式進行授課,并不利于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能力的提升。因而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探究性開放式閱讀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學習能力。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探究;閱讀教學
語文是所有學科當中的基礎性學科,它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輔助和促進的作用。況且在小學階段所接受的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如果教師以枯燥無味的方式講解閱讀,就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同時也不利于他們理解其他學科的概念性問題。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日益推廣和實行的時代當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與時俱進的選擇。從現有的閱讀教學方式來看,探究性開放式教學作為目前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既是在符合學生基本認知的條件下進行,又能夠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因而在本文當中,我會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僅希望能夠起到一些借鑒的作用。
一、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內涵
探究性開放式教學是符合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并以提升他們自主探究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在其實施之后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所謂的探究性就是使教師在以課本作為基礎的條件下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在進行授課的過程當中可以提出一些符合學生基本認知的問題,讓他們在此基礎上提出他們的困惑點,然后再進行討論。當然,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應當盡量設計和安排一些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和思考的導入、引導的方式,但是在設計當中應當給學生的疑問解答預留一些時間,這樣才能夠真正貫徹探究性的要求。而所謂的開放式則是對于教師教授和師生討論內容的延伸,教師對學生的授課和問題討論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而應當與學生的興趣點相結合,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當然,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也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課堂問題進行討論和延伸,在討論的過程中由學生來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其啟發思維和鍛煉學生積極思考的角度來看,探究性開放式學習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能夠真正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環節
1.自由閱讀環節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但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思維定式,這也是他們得以進行自由閱讀和開發思維的優勢。在進行探究性開放式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時間,首先讓學生以自己所喜歡的方式進行默讀或者朗讀,在閱讀完之后,再讓他們談一談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在這種方式之下,能夠有效避免以往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給學生帶來的思路限制。因而在自由閱讀的情況之下,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文本進行感知和探索。
2.合作交流環節
相對于師生交流來說,學生之間的溝通因為少了一份畏懼,所以更加零距離和無障礙。因而在學生進行自由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依照性別、性格和能力搭配的方式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使學生在小組當中進行文本內容和主題思想的溝通。由于學生基本是基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對文本進行感知的,在他交流的過程當中,學生之間能夠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相學習,因而既是提高他們閱讀能力的方式,同時也能夠加強班級的團結。
3.評價總結環節
小學生的思維由于沒有定式的限制,因而其具有一定的廣度。所以在小組之間討論并對文本有了基礎性了解之后,學生可以將自己仍然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總結。然后,再將自己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匯總交由教師,這樣教師既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困惑點,同時又能夠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對文本的感知程度。當然,在對文本進行整體了解和分析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這樣才能夠提高他們今后參與的積極性。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手段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不論是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也是如此,教師可以根據要閱讀的文本內容來對引入和授課的方式進行變通,而不應當死板的遵循傳統口頭教授的方式。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平時的電視劇和生活當中都有一定的愛國熱情,所以教師可以采用有關狼牙山五壯士的視頻進行引入,在使他們感受到五壯士當時的悲壯和愛國情懷之后,再安排學生在國歌或者是有關愛國的音樂背景當中進行朗誦和閱讀,更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熱情,使他們對文本產生較大的閱讀興趣。在這個基礎之上,讓學生談談自己閱讀的感受和困惑點,在這種自由的氛圍當中安排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當然,為了加強學生對于此類文本的理解并拓寬知識面,教師還可以另外找一些課外的讀物提升閱讀量和閱讀技巧。
2.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從目前的語文教學來看,更多是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形式,這樣并不利于學生發揮課堂的主體性作用,同時也會造成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不利于培養學生們開放性的思維。因而在探究性開放式的教學之下,教師就需要盡量營造出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當中進行學習,更能夠激發他們的思考。比如,在學習《珍珠鳥》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請那些繪畫能力較高的學生對鳥進行繪畫,也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本了解珍珠鳥的基本特征,然后在多媒體上放映鳥的圖片和它們的生活環境,讓學生認真辨認哪個才是珍珠鳥。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其中,而且還能夠使他們直觀地了解珍珠鳥。通過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總之,本文是基于我對于語文教學和探究性開放式教學方式的了解展開的,在文章當中,我首先論述了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內涵,之后則從自由閱讀環節、合作交流環節和評價總結環節這三個方面說明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環節,最后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營造輕松學習氛圍這兩個點分析了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的手段。
參考文獻:
[1]黃常清.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探析[J].語文天地,2016(12).
[2]曾小楨.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教學探析[J].考試與評價,2016(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