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給自然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為了保證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和諧發展,發展低碳建筑材料市場成為必然。而要切實促進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有序發展需要加強對影響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各方面因素進行分析。以下文章先就低碳建筑材料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分析,然后分析了木材的低碳優勢,最后簡要談要了影響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影響因素
粗放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高能耗和高排放量為主要特征,這說明,我國在社會經濟大力發展的同時,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破壞。要改變這種經濟發展形式,保證自然生態平衡的有序發展,我國必須要積極開拓低碳建筑材料市場,并根據對低碳建筑材料市場影響因素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促進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以下文章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1 低碳建筑材料概述
所謂低碳建筑材料需要從幾個方面分析:首先,低碳建筑材料必須與傳統的高能耗和高排放量相對應,要具有較強的節能減排功能。根據當前我國近年來的建筑材料排放量顯示,從1998年一直到現在,我國建筑材料的實際排放量均遠遠高處預估的排放量,這主要與施工建設時間、建筑材料的選擇等有關。因此,要保證建筑材料的減量排放首先需要選擇低碳建筑。也就是說,低碳建筑材料的首要標準是保證低的排放率;其次,低碳建筑材料必須要使用較高的生產技術。以保證低碳建筑材料的利用過程中不會因為技術問題而產生不必要的廢氣、廢水等污染自然環境;再次,低碳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生產過程均要保證無毒無害,對空氣不會產生污染;最后,低碳建筑材料的利用要從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角度出發,要保證低碳建筑材料的利用能夠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保護生態平衡和空氣質量。
2 木材的低碳優勢分析
就當前我國的低碳建筑材料來看,木材是較為受歡迎的低碳建筑材料,因此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施工建設中,如建筑裝飾和建筑機械的零件構件中等。有實驗表明,木材在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由于它的結構在物化階段只需要使用少量的能源和水分就可以完成,相對于混凝土和鋼筋結構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有數據表示,相對于混凝土結構,木結構的應用可以節省46.17%的水和45.24%的能源,而相對于鋼結構,木結構則能夠節省39.2%的水和27.75%的能源。在廢氣的排放量方面,木結構也可以減少混凝土結構的16.9%和鋼結構的58.5%。可以看出,木材的低碳優勢十分明顯。
3 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影響因素
3.1 地產開發商網絡關系
在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地產開發商是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主要消費對象,同時也是低碳建筑材料市場開發者和低碳建筑材料結構產品的生產者。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有序發展與地產開發商網絡關系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地產開發商網絡關系中我們可以發現,要保證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提高低碳建筑材料的經濟收益和銷售量必須要求拓寬融資渠道、銷售渠道,并控制要盡量控制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的收益。
3.2 產業投資商和技術供應商網絡關系
低碳產業需要依靠投資商來進行資本運作。投資商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當前國家就低碳建筑材料市場制定的政策,同時還需要關注市場上的發展變化。低碳產業投資商的主要投資目的是獲得最高的投資回報率。就當前我國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投資商對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投資還較少。低碳技術供應商決定了低碳建筑材料的加工情況和生產應用情況,影響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主要低碳技術供應商包括產品低碳性能技術的供應商、建造技術屬性的開發商以及加工技術屬性的加工商等。
3.3 木材加工商和進口和生產商網絡關系
木材加工商主要是為低碳建筑材料市場中木材進行生產和加工的供應商,在發展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過程中,如何加強技術加工是關鍵,也是保證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生產效益和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當然,木材加工商對于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影響還需要結合低碳建筑材料的需求和原材料的價格以及政府政策而定。生產商和進口商在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原木進口和生產商對于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影響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交通和運輸狀況和木材的開采情況而定,也受到了建材需求和政府政策的一定影響。
3.4 政府和低碳建筑材料消費者網絡關系
政府頒發的各項相關政策對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咯路,政府會對行業的發展制定一定的規范標準,還會利用政策手段調整產業結構,同時還可以對市場進行宏觀干預,影響市場形勢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是影響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基礎。只有不斷滿足消費者的低碳減排需求,采用先進的低碳減排技術進行低碳建筑材料加工和生產,才有可能生產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低碳產品,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
4 結語
綜上所述,影響我國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因素眾多,有地產開發商、產業投資商和技術供應商、木材加工商和進口和生產商、以及政府和低碳建筑材料消費者等。但是,從當前我國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現狀來看,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開發商和供應商的低碳意識均還有待提高,政府雖然已經制定了不少有利于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但是在鼓勵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方面如經濟補貼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因此,我國當前的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還是不夠成熟的,這些必須要引起有關單位和企業的重視,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低碳建筑材料市場發展體系,切實保證經濟和生態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琳,李書全.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建筑低碳化動力機制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87-92.
[2] 王長江,周洪光,馬明.基于有序Logistical回歸的低碳建筑影響因素研究——以河北省建筑業為例[J].建筑經濟,2012(08):99-101.
[3] 李積權.城市建筑生態位原理探析及其生態位策略研究——日本東京中城規劃設計案例分析[J].城市發展研究,2012(08):28-35.
[4] 陳力蒞,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05):79-80+82.
[5] 高源,劉叢紅.我國傳統建筑業低碳轉型升級的創新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4(0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