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音樂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注重聽和唱的傳統音樂教學有時難以滿足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作為一種輕巧便攜、通俗新穎的鍵盤樂器,電子琴受到學生的青睞。在音樂教學中,電子琴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子琴教學也在不斷探索中前行。電子琴功能繁多,表現力極為豐富,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記憶力及提高學生的聽辨力和鑒賞力,都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音樂知識時使用電子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對電子琴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和應用進行研究。
一、把握音樂電子琴教學價值
作為一種現代電子科技產品,電子琴在不斷地改良、創新和升級。電子琴品牌豐富多樣,型號眾多,音樂教師要依據教學用途和自身需求,科學合理地選擇電子琴。教學用的電子琴,必須音質好、功能齊全、易于操作。教師在教學生唱歌前,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和掌握歌曲的情緒、旋律結構和節奏風格等特點,準確、恰當地利用電子琴為歌曲伴奏。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演唱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歌曲的優美之處。教師還要依據歌曲的情感色彩,合理、恰當地選擇電子琴音色,電子琴最吸引學生的特征之一就是音色千變萬化。一般情況下,鋼琴、木琴等清脆的音色,可以表達活潑歡快的情感;小提琴、長笛、薩克斯,可以用來表現優美、富有歌唱性的樂曲。教師選擇好適宜的音色,有利于調動學生演唱的積極主動性。
二、突出音樂電子琴教學功能
音樂是一種聽覺上的藝術,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訓練學生聽辨樂器音色的能力。所以,教師在為學生介紹樂器時,要將一些常見的、容易混淆的樂器音色用電子琴模擬展示出來,并彈奏一段熟悉的樂曲讓學生分辨音色,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各種樂器的音色留下深刻印象。學生通過聆聽、對比、討論和歸納總結,再加上教師的講解,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各種樂器的音色特點,從而提高分辨樂器音色的能力。教師要跳出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使用嘴念“嗒嗒”或者用手打“啪啪”這種傳統的教學形式容易使課堂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子琴儲存著幾十種打擊樂器的音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結合歌曲的節奏訓練和欣賞、演唱來開展音樂教學,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教學生演唱歌曲之前,要先利用電子琴的打擊樂器敲出歌曲的典型節奏,讓學生辨聽、模仿,這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和識譜能力。教師為學生分析、講解、總結歌曲節拍和節奏的特點,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學習歌曲的能力。
通常來說,教師伴奏時要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彈奏上,難以很好地開展音樂教學。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電子琴的錄音功能,在課前就將伴奏錄好。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引導和帶動學生一起進行演唱,認真傾聽并及時糾正學生的演唱。教師要根據學生演唱的實際情況隨時改變歌曲的音調、音量及速度,這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學生的音樂基礎比較薄弱,教師可以使用多軌錄音,在學生欣賞復調、學唱合唱音樂作品前錄制好各聲部旋律,引導學生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進行欣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發揮音樂電子琴教學作用
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科學合理地主導課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仔細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投其所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的全過程,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教師要為喜歡音樂的學生創造認識和接觸電子琴的機會,幫助學生通過電子琴的彈奏了解歌曲的內涵。電子琴曲大多是以彈奏樂曲為主,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琴的熱情,訓練學生的樂感,鍛煉學生的聽力和提升學生的彈奏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對音樂感興趣及表演能力較強的學生,要積極主動地為他們鋪設音樂平臺,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盡情施展自己的音樂才華。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還能幫助學生不斷積累舞臺經驗。在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讓學生分組練習電子琴,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為學習過程增添樂趣。
四、結束語
教師要積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表現音樂,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琴的獨特優勢,發揮電子琴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探索電子琴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
作者簡介:王靜華(1979-),女,廣東惠東人,小學一級教師,從事音樂教學與研究。
參考文獻:
[1]于男.淺談小學電子琴教學[J].承德職業學院學報,2007(03).
[2]孫傲.淺談如何做好電子琴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3]申亞男.小學音樂教學中以電子琴為主的兩種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