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鋒
為了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的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孝敬父母。近年來,乳山市大孤山初中積極推進“正德教育”特色學校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建設正德環境
合格的硬件是建設正德教育的基礎。大孤山初中在校門兩側立柱上方書寫著辦學目標“揚正德文化、育品正學子”,大門右側鑲嵌著校標及各種榮譽牌匾;實驗樓與綜合樓靠近中心路的墻上張貼著校訓:“字端品正先人,固本立向再成才”。學校根據“正德教育”的培養思路:“先立正,再養正;先崇德,才能達德”,將四個樓進行了更名。實驗樓更名為“立正樓”在四樓走廊懸掛教風“正已敬業、博學善導”;小學部教學樓更名為“養正樓”,在四樓走廊懸掛“書方正字、養浩然氣”;綜合樓更名為“崇德樓”,在四樓走廊懸掛“正德”教育理念“養正立人、達德成才”;初中部教學樓更名為“達德樓”,在四樓走廊懸掛“博學尚德、兼濟天下”。在兩個教學樓靠近中心路的前臉張貼“正”和“德”的解釋。
二、打造正德課程體系
優質的課程是建設正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孤山初中的做法是:
1.在國家課程中滲透“四正”
正身即禮儀教育,在各科課堂教學中加以滲透,主要通過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加以滲透;
正心即經典教育,喚起學生的感恩之心,主要通過語文、歷史、思品等學科加以滲透;
正性即美德教育,通過相關學科的歷史文化熏陶,如語文、數學、英語、思品、歷史等,形成學生良好品性;
正德即立志教育,通過語文、思品、綜合實踐等課程,使學生形成“樹少年志、圓中國夢”的偉大志向。
2.開發“四正”特色校本課程。
正身方面:開發了《翰墨雅正》校本課程,端正坐姿,書正楷字,《中華傳統禮儀》知道簡單的禮節,涵養恭敬心,身正則心才正;
正心方面:開發了《析字品德》,解讀漢字,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開發了《正德歌曲集》校本課程,熏習感恩歌曲,通過誦讀《弟子規》(小學部)、《孝經》(初中部),讓學生心存孝敬;
正性方面:開發了《八德故事》校本課程,通過孝、悌、忠、信、禮、儀、廉、恥八德故事,涵養性德,重塑人格;
正德方面:開發了《立志故事》(初中部)校本課程;通過誦讀《少年中國說》,培養學生的“士當弘毅、志存高遠、振興中華、仁愛和平”人生觀。
三、塑造正德教師
師資是特色學校建設的重要保障和有機組成部分,大孤山初中建設塑造正德教師分為強化理念、力行探索、提升發展三個階段。
1.強化理念階段
領導團隊引導所有教師認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以“正德”精神武裝教師頭腦,在備課、上課中均體現“正德教育”精神,聘請傳統文化講師來校演講,引導教師重新認識何為“養正”“達德”,認清自己教育的方向和本質,以勵志的心態來重塑自己。(1)利用每周一課間或周五課外活動時間組織教師集體學習國內外著名專家講座。例如,蔡禮旭教師的40集《弟子規》或是王財貴教授的《兒童讀經理念》等視頻教材。(2)利用學科教研日時間分學科探討“正德文化體系與學科的整合”,讓正德文化真正扎根校園。(3)認真整理和挖掘人文教育資源,匯編“正德”教師學習資料,編寫“正德”校本課程,引導教師在育人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
2.力行探索階段
建設“正德”教師骨干團隊和“正德”校本教材編寫組等機構,以讀書、研討、宣傳、組織比賽等手段來提高、推廣正德文化。設計、組織、開展豐富的系列主題活動,如,“正德精神之作用”“我與正德”等,促使教師自覺生成“正德”文化,充分挖掘教材“正德”因素,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正德”理念,引領教師樹立良好師表形象,以身垂范,以教師之“正”潛移默化地涵養學生之“正”。
3.提升發展階段
以“正德”教師文化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層面:組織教師參與各類學習;參加“正德”讀書活動;利用校園網絡化學習環境,融入網絡化再學習中。教研組層面:各學科組確定研究主題,確定了課例內容,組內進行集體備課,上研究課,優化了評課研討。學校層面:制定了教師績效考核制度,形成了教師在團隊合作中人人創特色、人人求發展的良好面貌,通過優秀青年教師選拔、名師培養,規劃了教師群體發展方向和內容,使教師群體的發展充滿遠景期盼,努力打造“正德”名師團隊。
四、塑造正德學生
學生是正德教育的主體對象,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活躍學生身心,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自覺正身、正心、正性、正德,形成“立正求新,崇德尚學”的校風。
1.正德教育內容進入課堂,浸透到活動
日常生活中,每周一、三、五第一節課前朗誦《少年中國說》;除朗誦外,其他課前唱正德歌曲,午間播放感恩歌曲;設計了“正德課間”特色鈴聲,結合傳統節日,重大節目舉辦以“正德”教育為主題的活動,培養學生“孝、悌、忠、信、禮、儀、廉、恥”方面的良好品質。
2.注重家庭與學校的有機配合
倡導學生在家中開展幫父母洗一次碗、拖一次地、疊一次被子;為在家的父母或其他親人端一次茶、打一次洗臉水、洗一次腳;利用雙休日在家當一天《家長》等感恩活動。把孝道教育與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發展、培養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和料理家務能力的勞動教育相互結合起來,涵養學生的性德,從而塑造學校“揚養正文化,育品正學生”的文化形象,實現了“正德”教育各類目標。
乳山市大孤山中心學校既繼承了中華傳統美德,又努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正德環境、正德課程、正德教師、正德學生,形成了自己學校的特色名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贊揚和好評。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