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海濤+徐擁軍+李立華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國民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社會經濟不斷提升的同時,文化層面也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最為明顯的就是多元社會思潮的不斷形成、發展和衰退,大學校園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陣地,也是最容易受到多元社會思潮沖擊的地方,本文就如何在現有條件下不斷發揮社會主義核心體系的引領作用,抵消多元社會思潮的不良影響等方面展開研究,以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
關鍵字:多元;社會思潮;大學生;思想政治
社會思潮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一定的歷史環境中,反映一定的階級、階層或社會群體利益愿望和要求,并在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的思想潮流,伴隨著改革的不斷前行,各種社會思潮不斷的產生、發展和衰退,為更好的適時了解我國的社會思潮[1]發展情況,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優化調查角度,從關注度、活躍度和影響力三個主要指標檢測和評價2015年度我國的社會思潮變化情況,并公布了2015年值得關注的中外十大思潮及其得分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出,改革促進思想活躍,社會思潮呈現多元化發展,2015年我國舉行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這促使民族主義思潮得到發展,除此之外沒有出現像八九十年代那樣某一思潮獨自主宰大學生思想行為的現象,而是多種思潮在大學校園共同發展。
1 多元社會思潮在高校的傳播發展及問題
1、社會思潮在高校的傳播更加方便。社會思潮在傳播過程中體現著社會性、普遍性和歷史性的特點,其必然會受到特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近年來,伴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社會思潮一方面繼續借助書籍、報刊、講座交流、文學作品出版等傳統渠道傳播,另一方面利用互聯網、手機等通過新媒體手段快速傳播,它們通過建立博客、微博、微信、微視、手機客戶端等將自己的思想迅速擴散到大學生群體。
2、社會思潮的發展對于高校的意義。社會思潮的發展有助于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大學生的見識,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同時多元社會思潮在關注同一個問題上必定具有多元化、多視角的特點,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也更加新穎靈活,具有很好的創新性,這都有利于大學生提高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元社會思潮的發展還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大學生的求知欲望。
3、社會思潮和大學生的叛逆性容易形成合力。社會思潮的形成不是因為正確而得到廣泛的傳播,而是因為它符合了一定人群的某些需求,當他們的需要在這種社會思潮中得到滿足的時候,便會得到內心的慰藉。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元社會思潮下大學生的發展
多元社會思潮的發展對大學生是一把雙刃劍,大學時期是人的正確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容易出現對現實和歷史猶豫不定的情緒,對主流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認可度降低,對我們的共同信念和理想產生動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懷疑和否定,進而消解大學生積極進取的奮斗意志,扭曲大學生的價值觀,使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在大學校園橫行,大學生會出現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缺乏集體主義意識和違背社會道德等問題。很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信服并且私下不斷傳播著分權和憲政等極具危害的思想,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了明顯的烏托邦精神淡化,利己主義充斥頭腦,反對主流意識形態,喜歡解構和惡搞主流觀念,一味地認為“西方美好”等現象,所以受到當今多元社會思潮影響的大學生亟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落實并做好多元社會思潮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關鍵,這對大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乃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4]。
1、以大學生為主體進行引領。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對多元思潮的引領,對其開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卻忽視了無論哪種思潮其最終影響的都是人,我們與其想法設法的對多元思潮進行引領,以避免其對大學生產生的消極后果,倒不如直接對大學生進行引領,以人為本,教會大學生認識和消化各種社會思潮,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從根本上解決多種社會潮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沖擊問題。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發展的要點。新形勢下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的引領,以消除多元思潮的消極影響[5],應有鮮明的指向性、斗爭性和開放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在批判、反對和駁斥各種社會思潮,而是在堅持指導思想的基礎上選擇性的吸收其精華;新形式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教研室的責任,高校的輔導員、思想政治課教師以及黨政機關有關人員應形成合力,共同對大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
3、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動態的、系統的,它涵蓋了很多歷史問題、現實問題,這就決定了其理論深度和廣度,不認真的學習就很難提取精華、感受其深奧和偉大,這就要求我們在不斷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適時的提煉出核心觀點并迅速傳播,使大學生了解和認可,針對社會改革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盡快盡早的用發展的眼光解釋,剝開問題的表面,把問題的本質擺在學生面前,供學生學習和理解,把外部引領逐漸內化為自我引領,當大學生實現自我引領的時候,高校開展的外部引領就必會事半功倍。
4、增強保障措施,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駕護航。高校應切實加強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特點、思維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解決廣大學生面臨的生活問題、思想問題,并及時的通過各種保障措施反饋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來,以期更好的解決的存在的問題。通過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念貫徹到每一個大學生腦海中。
無論哪一種思潮,不管它流行的時間有多長、廣度有多大,它代表的都是少部分人的利益,都有一定的叛逆性,只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其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才會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不可否認,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中我國的各種社會矛盾突出,但是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角度去思考,反復的研討形成結論,而不是極端的、片面的、叛逆的解決問題。大學校園是各大社會思潮的集散地,是多種思想潮流沖擊主流意識的前沿陣地,在多元社會思潮的影響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高校、社會和學生家庭應通力合作,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改變[8],對大學生適時的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助其用辯證的思想看待社會潮流,充分的發揮社會思潮的正面影響而極力避開負面影響,達成思想共識,促進大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引導廣大學生積極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張靜.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思潮及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綜述[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4(6):27-30.
[2] 魏香君.堅定社會主義理念在融合中構筑獨特性文化發展戰略——社會思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J].理論界,2015(4):49-53.
[3] 劉云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J].時事報告,2013(12):4-10.
作者簡介
穆海濤(1989—),男,漢族,山東膠南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碩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