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婷
觀察
——讓我們更懂孩子
沈丹婷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陽光、空氣、水分不僅對于植物、乃至人類都是生存的能源,生命得以延續的資源,將兩者相提并論,足以證明“觀察”對于“兒童”的價值與地位。“觀察”一詞,在《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一書中被定義為:“觀察是人類認識周圍世界的一個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從事科學研究(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觀察不僅是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一個過程,而且是人的大腦積極思維的過程。”觀察中,除了要“看”到孩子們在做什么,也要“聽”到他們在說什么;它是一個活動的開始,而非結束,觀察過后,需要對你所觀察到的信息進行積極思維與理解。即教師需要對所觀察到的幼兒行為進行記錄、分析。
觀察;目的;信息
(一) 目的與內容的差異
在觀察中,首先要確定的是“觀察目的”與“觀察內容”,它是觀察中的核心與導向,兩者緊密相連而又有所區別,“目的”是“內容”的標桿,而“內容”是“目的”的延續。在《觀察:走進兒童的世界》中提出:“觀察目的是對你將要觀察什么和完成什么的表述,是觀察的全部意圖。”而觀察內容是“對你要觀察或評價的具體技能或能力的陳述”。所以,觀察目的包含觀察內容,而觀察內容相當于觀察目的的子集。
(二) 目的與內容的呈現
1. 忌前后不搭
舉例:
觀察目的: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小肌肉動作發展情況。
觀察內容:觀察幼兒在美工活動中使用材料的專注性與持久性。
在上述目的與內容的陳述中,目的是“小肌肉發展”,而內容指向于“專注性與持久性”,前者是屬于精細動作的發展,在《指南》中歸為健康領域,而后者屬于社會性發展范疇,是社會領域發展內容。而觀察目的與內容是相互匹配的,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展包括眼手協調、指尖動作、手指曲伸等局部運動,觀察內容也必然是源自于這幾個方面,所以,觀察內容可改為“觀察幼兒在美工活動中使用材料時的手眼協調能力發展情況”。
2. 忌假大空
舉例1:
觀察目的:觀察TZY在各項能力上是否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發展水平。
觀察內容:觀察TZY在晨間活動中與教師、同伴的交往情況如何。
核心素養就是學生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是指學生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在校期間對于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可能在其參加工作或社會生活時,就會被淡忘,但是核心素養部分卻會伴其一生。高中生的乒乓球教學,不僅教會高中生如何打好乒乓球,更能教會他們其中的體育精神,提升其綜合素養,因此,在核心素養下,加強高中生乒乓球項目的教育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觀察目的雖然是較為寬泛的,但還是有一定指向性,上述目的是觀察各項能力,而各項能力包括幼兒發展各個方面,在一次的觀察中并不可能觀察到幼兒所有能力發展,何況其中某一方面的發展并不能代表全部。
舉例2:
觀察目的:觀察一名4歲10個月的幼兒與同伴交流情況。
觀察內容:評價一名4歲10個月的幼兒與同伴發生交流頻率及語言、動作使用情況。
同樣是與他人交往情況,舉例2種就將內容細化為“交流頻率及語言、動作使用情況”,在觀察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觀察與信息刪選。
(一) 多樣化的觀察手段
在輔助材料的選擇上,拍照、攝像、速記板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或定格或全程攝影下孩子的一言一行;在觀察方法上,可進行文字描述可進行表格測量。觀察手段的選用視乎觀察者個人喜愛,或是與觀察目的更為匹配、更足以作證的手段。
(二) 白描式的記錄手法
在運用文字進行記錄的時候,如何真實還原當時的情境,并為接下來的分析提供真實有效的文本?這時有人提出了一種適合于進行觀察記錄的手法——“白描”。魯迅在談自己的寫作經驗時,對白描手法有過這樣的解釋:“‘白描’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12字箴言,把“白描”手法的實質展現得一覽無余,而在運用于教師觀察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關鍵點:
1. 完整性。一篇好的觀察記錄應該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一定要有從開始到結束的一個完整連貫的情節性。保證觀察記錄的完整性,是指記錄給人的感覺是一氣而成、有始有終的,而非戛然而止的。
2. 客觀性。“白描”手法重真實而輕粉飾,觀察者需要記錄的是當時情景下真實發生的事件本身,而不需要加入自己的任何主觀臆想或判斷,在陳述上以寫實為主,避免過多形容詞的使用。
3. 匹配度。匹配度所指的是信息記錄與觀察目的、觀察內容的契合程度,所記錄的是否是我所想要觀察到的,記錄與觀察內容越是匹配,信息才越是有價值。
觀察兒童的一個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對兒童需要的了解和理解,在經過觀察、記錄之后,要讓我們的觀察有價值,就需要對所觀察到的數據、內容進行梳理與分析,教師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幼兒,并給出恰當的教學跟進策略。
舉例:
結論:①從精細度來看,帥帥在構圖時就出現了大框架較好、小細節有所遺漏的情況,所以也導致了他在涂色時把四種顏色改為了兩種顏色,因為細節沒有畫出來。而涂色時也出現了涂色不均勻、涂色出界的情況。越是大面積的他涂色越是快速但留白更多,線條也更為凌亂,蝴蝶結部分的白色留白部位也被他遺忘了。
說明帥帥耐心不夠,小面積較為精細,但面積越大就越粗糙,且線條沒有一致性,出現了多種涂色順序。而抱枕的幾何裝飾部分更是沒有按照原圖進行裝飾,而是以自己的方式進行了裝飾。
②從持久性來看,帥帥構圖花了17分鐘,其余時間都在進行涂色,這樣的水平對于大班幼兒而言其實算可以了。雖然和其他幼兒相比他所花時間更少,其余幼兒都保持繪畫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左右,但帥帥今天繪畫時還是較為專注的,并且堅持完成作品。并且在老師提示底色涂色不夠均勻時,馬上重拾畫筆進行補畫。
這是對于一名大班幼兒在臨摹繪畫時專注性和持久性的觀察,在分析時,聚焦于專注性和持久性對其進行剖析。而在跟進教學策略中的同時也是針對這兩點提供策略:
1. 興趣是一切的前提,其一、投其所好,其二、減少繪畫次數。
2. 激發其成就感,其一、體驗成功的快樂,其二、擁有創作的空間,其三、體驗評價的樂趣。
我們的觀察不僅是為了了解孩子的現有水平與能力發展,也是發現他們真善美的過程。我們用自己的鏡頭真實地記錄他們的一言一行,定格住他們成長的一個個美好瞬間。
沈丹婷,江蘇省溧陽市書院巷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