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偉全
一花獨放不是春
——書法教育“中心校帶村小”發展的實踐研究
仲偉全
江蘇省連云港市城頭中心小學是全國首批書法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中心校依托師資和硬件配備,實現了書法教育的優先發展,卻也形成了與村小、教學點的差距。城頭中心小學通過實踐研究,發揮鄉鎮中心校的示范引領及管理作用,立足校本教研,提升村級小學書法教育水平,逐步縮小并消除中心校與村小在書法教育上的差距,探索出一條有效促進農村小學書法教育區域均衡發展的途徑。
農村小學;書法教育;均衡發展;實踐研究
江蘇省連云港市城頭小學是全國首批書法教育實驗學校,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作為中心校,城頭小學依托優質師資和硬件配備,實現了書法教育的優先發展,卻也形成了與村小、教學點的差距。各村小、教學點布局較多,書法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寫字意識淡薄,水平不高。為了讓包括村小在內的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公平的書法教育機會,形成良好的書法素養,就必須發揮鄉鎮中心小學的優勢,整體帶動村小及教學點,真正實現鎮域間書法教育的均衡發展。
1.教育均衡發展的時代呼喚。
近年來,教育部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義務教育工作重心進一步落實到辦好每一所學校和關注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上來,有效遏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和學校之間教育差距擴大的勢頭,積極改善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逐步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但村小的孩子,由于種種原因,還是與中心校孩子在書寫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這與我們的教育工作思想是不相符的。
2.學校領導層面的高度重視。
對于村小學生和中心校學生在書寫上出現的巨大差距,已經引起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成立了由中心校校長任組長,各村小校長、主任、專職書法教師、語文教師等組成的寫字特色教育領導小組,與學校特色創建結合起來齊抓共管。
3.中心校和村小教師的雙向交流。
根據教育均衡發展需要,每學期都會有中心校的教師到村小支教交流,村小的教師到中心校來頂崗學習。這種雙向交流,讓中心校有豐富書法教育經驗的教師能深入到村小的學生中,指導學生的書寫,快速提升他們書寫水平。而村小的教師來到中心校,則可以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接受到書法教育的熏陶。
近幾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提高農村小學書法教育“中心校帶村小”區域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
1.以村小專、兼職書法教師專業提升為軸心的師資培訓活動。
加強村小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提升的長效措施,更是提高村小書法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1)制定村小書法教師的培訓計劃。針對教學點這種特殊的教學組織形式,制定了對村小書法教師的專門培訓計劃,將書法教學培訓作為當前重點。讓培訓教師領會書法教育教學的理念和實質、學會書法教學獨特的教學方法,并熟練掌握書法教學技能。
(2)增加村小書法教師的培訓機會。中心校設立專項經費用于村小教師培訓,在選派教師培訓時,一方面選擇優秀骨干教師,另一方面增加偏遠教學點教師的培訓名額,讓他們享有與中心校教師同等的學習進修機會。
(3)實現書法教師的“雙向交流”。組織村小教師到中心校集體研討,中心校教師到村小“送課到校”的雙向互動交流,村小書法教師和中心校書法教師定期觀摩、互評、探討和交流,從師資層面保證書法課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
2.以中心校帶村小推進書法課堂教學為核心的校本教研活動。
(1)開設校本課程,系統指導寫字。我們根據學校實際將寫字教學定為校本課程。用自編寫字校本教材《書藝》系統指導,教授方法、培養興趣、推進訓練。
(2)回歸語文課堂,強化寫字訓練。構建寫字教育特色,主陣地在課堂。面向全體學生,特色成長才有生命力。學校強調并落實“四個堅持”:堅持識字、寫字有機結合;堅持指導寫字和訓練“兩姿”與培養習慣有機結合;堅持提高寫字技能技巧與審美教育、品性教養有機結合;堅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書寫質量。在語文課堂上,將寫字教學作為必不可少的環節來抓,并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教學。
(3)進行建模塑形,教學有例可循。如何上好書法指導課,提高書法教學效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實踐研究中我們摸索了一套低、中、高不同年級的書法課基本教學模式,并全鎮推廣。我們歸納為六步教學法即:“啟、導、范、練、評、結”。“啟”即啟發興趣,“導”即教師指導,“范”即教師的示范,“練”即學生的練寫,“評”即評價,“結”即教師的總結。
(4)滲透各科教學,形成教學合力。形成全方位、全員化合力,學校在提高各科教師認識的同時,突出強調并落實三點:一是各學科結合自身教學的相關內容有機滲透寫字教育,形成各學科齊抓共管的寫字教育橫向系列;二是必須配合寫字教學,加強“兩姿”訓練,培養良好習慣;三是每學期配合寫字教學,組織兩次作業展覽,各學科協調配合,使學生養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良好習慣。
3.以拉近中心校與村小學生書寫水平為目標的書法評價體系。
我們進行書法評價體系的研究,逐漸摸索形成了“五評”體系即:“寫字測評—活動考評—比賽比評—書法等級測評—學期總評”。“五評”體系激發每一位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和內心潛能,努力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1)定期舉行“寫字測評”。
我們開展每月“寫字測評”研究。測評采取定時間,定內容,定書寫紙張,定評測人員方式進行。寫字測評要求全鎮學生全員參加。指導教師提前確定好測評的內容,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中低年級測評硬筆書法,高年級測評軟筆、硬筆書法。測評結果采用優秀、良好、合格級別進行界定,力爭通過每月一測,及時發現問題,大面積提高學生書寫水平。
(2)開展書法社團活動。
我們開展“書法社團”活動的研究。各村小都成立“硬筆書法社團”和“軟筆書法社團”,選派有書法專長的教師擔任社團輔導員。每周三下午抽出兩節課的時間定期活動。社團的成員來自各年級優秀學生和對書法感興趣的學生,在社團這個有濃厚氛圍的書法大家庭中進行集中指導,讓學生學有專長。
(3)開展多彩書寫活動。
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全鎮師生書寫比賽,書法現場書寫是每年六一會演的保留節目,學校組織學生在春節前逢集日走向街頭義務為群眾寫春聯、送春聯,從1997年起已堅持了20個年頭,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交口稱贊……種種活動的開展,以此調動廣大教師和學生寫字的積極性,形成全鎮書法練習的濃厚氛圍。
(4)參加書法等級測試。
學生的書寫水平需要得到評價,書寫興趣需要得到鼓勵。我們通過江蘇省書法等級測試這個途徑不斷激勵學生提高書寫水平,每年書法等級測試都有近千人參加,根據普及與提高并舉的目標,制定《城頭鎮小學學生漢字書寫等級標準》,作為對學生寫字水平的評價標準。每學期期末為學生寫字考級時間,學校為獲得等級的學生頒發了定級證書,并張榜公布。
4.以改善村小書法教育軟、硬件設施為保障的書法教學模式。
(1)學校領導重視,鼓勵課題研究。
學校十分重視書法教育區域均衡發展,鼓勵教師進行書法教育課題研究,并與學校特色創建結合起來齊抓共管。大力扶持村小的教師申報有關書法教育的課題,或參與中心校教師的書法課題研究。在共同的課題研究中,師師互動,共同提升。
(2)引進專業教師,進行系統訓練。
專業的教師,具有書香氣息,其書寫水平有較強的示范引領作用。我們聘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施新宇、邵濤等專家作為學校客座教師,走進村小,對師生培訓,讓他們進村小課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從專業的書寫角度指導學生寫字,讓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提供專業場地,創設書法氛圍。
書法教學必需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不便攜帶,小學生的書包太重,為了給學生們減負,同時也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各村小都設立專門的書法教室,在書法教室里懸掛書法典范之作,同時努力營造校園書法氛圍,讓學生感受書法之美,在一種美的熏陶下學習書法。
5.形成以中心校帶村小的區域管理評價模式。
中心校對村小書法教育實施的管理進行評價,每學期中心校三次考評。形成“學生書法水平合格制”“教師‘三字過關’‘書法課過關’制”“學校書法教育管理達標制”的三級評價模式。
(1)建立學生書法水平合格制。重視學生習字練習,保質保量上好書法課,讓學生做到提筆即練字,在平時寫字教學中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寫字水平,人人達標,不斷提高作業質量。每周每生交一張最佳習作,優秀習作張貼在班級學習欄內,各年級每月出一期寫字專欄。
(2)狠抓教師的“三字”過關。要求教師每周練習1篇毛筆字,1篇鋼筆字,教師每節課要有板書內容。為了嚴格訓練,練出成果,學期末對教師的三筆一畫進行考核,成績列入年終考核成績中。對所任班級學生進行書法考評,學生整班的書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師的考評,對突出者給予獎勵。
(3)“三結合”的活動達標制。學校每年的“五一”前后組織一年一度的“書法藝術節”活動;每年組織全校學生參加至少一次全國、省市級書法比賽;每學期組織一次學生書法作品展覽;節假日和社區聯合搞一些公益書法展示活動,宣傳學校的書法特色;家長開放日向家長展示學生的書法作品,學生進行書法現場展示。學校將優秀的學生組成書法提高班,作為學校書法競賽和參賽的骨干力量。中心校每學期定期進行考評,對村小評出一、二、三等獎,納入學校管理考評體系,并給予適當獎勵。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與研究,我校“農村小學書法教育‘中心校帶村小’區域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該課題作為省規劃課題,獲得專家高度評價,已經順利結題。如今各個村小與中心校齊頭并進,實現了書法教學的春色滿園。
1.活動豐富,培育學生特長。
興趣成為最佳的動力。許多學生以練書法為樂事,并且致力于書法鍛煉,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國書法等級測試每年都有近千人踴躍參加,整體考級過關率一直穩居在98%以上,過關的學生中有近一半來自各村小。在歷屆的連云港市全市中小學生書寫大賽等各類書寫競賽中,我鎮從各學校選派的優秀選手均取得驕人的成績。
2.立足校本,提升教師專業。
為了全面推進特色建設工作,我校把教師培訓工作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把教師的培訓納入日常的工作之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師訓實踐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教師的觀念有了切實的轉變,特色建設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城頭小學已形成了一支熱心于書法特色建設的教師隊伍。他們不僅自身基本功過硬,還在輔導學生方面積累了相當的經驗,成為了學校書法特色建設的骨干力量。
3.特色鮮明,學校長足發展。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校的書法特色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實驗小學”“全國首批寫字實驗學校”“省書法特色學校”“市藝術教育窗口學校”“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市農村小學藝術課程基地”“市書法領航學校”,蟬聯三屆江蘇省模范學校。學校經驗成果多次被中央電視臺、連云港市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先后承辦了省、市、縣級書法現場會,朱家瓏、李亮等專家也多次蒞臨我校指導書法工作。
2013年,由省教育廳教研室主辦,我校承辦了全省小學書法教育區域推進現場會,學校做了精彩的發言,引起了全省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心校帶村小”區域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帶來了城頭小學及村小書法教育的美好春天,也必將迎來更加璀璨的明天。
J292.1
B
1005-6009(2017)29-0074-04
仲偉全,江蘇省連云港市城頭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0)校長,高級教師,曾獲連云港市首屆鄉村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一等獎,省優質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