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
開啟學生自我心理調節的鑰匙
——從“指壓板式”游戲的開展談起
周錦
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體育學科教學中借助“指壓板”這一活動器材,通過學生伙伴合作的方式,以一種休閑體育活動的形式開展各種活動,打破學生心理的束縛。運用伙伴之間的心理扶持,在“指壓板式”的游戲中學會經歷挫折、成功、磨礪,不斷進行自我調節,促使學生改變孤僻、冷漠、不合群的現狀,改善伙伴合作關系,形成積極的學習心態,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提升。
小學生;心理健康;“指壓板式”游戲
筆者是一名體育教師,同時又兼管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學生因心理原因而引發的行為問題。其中以性格孤僻、內向、不合群等行為問題居多。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通過休閑、有趣的游戲,讓學生打破自我的局限,真正地參與到伙伴活動中去,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次學校開學典禮活動上,德育部門借助指壓板這一道具,讓高低年級學生以一一結對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個游戲,高年級的學生抱著低年級的學生赤腳從指壓板上走過一段距離。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即使腳底疼痛也不放手的伙伴友誼和責任,體驗不到終點不放棄的堅定信念。同學們玩得非常投入,也非常開心,還吸引了教師們一起加入到游戲中來。小小的指壓板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如果把它用在體育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探究,是否會創造更多的奇跡?
1.形式的創想。
課的開始,筆者請每位學生拿一塊指壓板,自己創想各種玩的方法,大聲說出有什么感覺。學生紛紛大叫:“痛”“不痛”“爽”“舒服極了”“剛開始痛,過一會就不痛了”……過了一會,筆者問:“一個人玩只是一個人快樂,如果兩個人一起玩是不是可以讓快樂加倍?”同學們領會了筆者的意思,非常積極地尋找小伙伴,兩人、三人、四人一起創造各種玩法,于是便出現了各種形式的伙伴合作。接著筆者又鼓勵學生邀請更多的小伙伴,創造更多玩法。通過逐層提高合作要求,學生不斷地更換合作小伙伴,都期望得到更多伙伴的支持。
當兒童的心理格局被打開之后,他們變得愿意接納別人,愿意與人牽手,愿意分享自己的道具,愿意和伙伴嘗試更多的創新,“輕松”成了學生們自我身心調節的一劑補藥。
2.角色的創想。
在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中,一個畫面讓筆者驚訝而感動:小A,個頭小小的她經常咬手指,平時上課默不作聲,膽怯又緊張,很少和伙伴們一起玩。但是今天,她受到了小伙伴的邀請,非常開心地玩起指壓板游戲,和以往的小A判若兩人。
玩是學生的天性,在玩中體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從一個人玩,到兩個人玩,到一群人一起玩,這就是不斷開放自己,慢慢敞開心扉的過程。當封閉的內心打開一條縫,照進一縷陽光,心便會溫暖起來;慢慢地,這條縫會開得更大一些,心底便能照進一大片陽光,讓心靈升溫,直到最后完全敞開心扉。
3.過程的創想。
經歷其實是活動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對學生心理影響最大的環節。正是由于心理束縛的打破、由于伙伴之間心理的扶持,學生在“指壓板式”的活動中才能經歷挫折、成功、磨礪,那份淡定、那份自我的調控、那份正視的勇氣不需要教育就流淌在他們心里。
在創造各種合作玩法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合作是失敗的,接受成敗得失也需要勇氣。筆者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失敗是什么感覺,學生說:“失敗也很開心??!”還有學生說:“我很感謝我的伙伴,我很重,她背著我跑很吃力,但是我們還是玩得很開心。”學生們七嘴八舌、迫不及待地要表達他們的喜悅和快樂之情。
其實這些失敗的瞬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教師、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學生面對失???有些失敗原本就是小事,反復強調便會把失敗放大,其實有些失敗是需要被巧妙地“忽略”的,或者要用一種有智慧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失敗,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體驗和實踐的空間,他們會在一次次的體驗中找到解決的辦法。通過不斷的努力獲得知識、經驗、技能和感悟,這些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
1.樂于分享才會獲得更多快樂。
指壓板活動有很多結果,活動中學生有很多收獲,此時的評價不需要教師的參與,更多的是伙伴之間、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分享,分享讓個體處于無限平等的氛圍中。原本個體強加給自己的一些固有認識,比如名次、分數等就會逐漸淡化,讓學生有一個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筆者問學生是否愿意把自己手中的這一塊指壓板和更多的伙伴一起分享,一起創造更多快樂,學生們是愿意的。他們積極尋找更多的伙伴,展示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拼搭,創想在學生們心中就像開了花一樣,各式各樣玩法在各種組合中產生。
在學生們激烈的討論后,各種各樣的組合方式便呈現出來,給接下來創造更多的玩法、更多的伙伴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當然這過程沒有那么順利,他們經歷過爭吵,有過不愉快,也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也有來向教師告狀的時候。筆者給他們的建議是:試著聽聽別人的意見,或許他說的也有道理,或者嘗試玩玩他的玩法,或許真的很好玩呢。讓學生嘗試接納他人、學會尊重。最后,學生們基本上都能做到意見統一、一起動手,完成一次沒有預設的創作。教師只要教給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并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這樣產生的結果也是學生們愿意接受的。他們以后也會經歷爭吵和不愉快,今天的經歷告訴他們,只有齊心協力、彼此包容和接納,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快樂,收獲成功的喜悅。
2.學會接受過程中的起起落落。
筆者讓學生們在指壓板上做一個“雞蛋變鳳凰”的小游戲:所有學生蹲著變成雞蛋,和身邊的伙伴猜拳,贏的人站起來變成小雞,輸的仍然是蹲著的雞蛋。然后小雞找小雞猜拳,雞蛋還是找雞蛋猜拳,小雞猜拳贏了就變成了鳳凰,猜輸了就變回雞蛋。最后,場上會剩下一只小雞和一個雞蛋。筆者讓同學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游戲的感受,有的說:“我一下子就成功了,我很厲害。”有的說:“我從雞蛋到小雞來回變了好多次,最后終于變成鳳凰了?!辈稍L到最后兩位學生,他們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很客觀地評價了這個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感受。這個游戲告訴學生:人生起起落落很正常,沒什么大不了的,接受成功的喜悅,也接納失敗的煩惱,學會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就可以了。
“指壓板式”的游戲之所以可以成為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是因為它并非簡單的游戲,它是一種經過“特殊制作”的、需要一定勇氣的游戲。腳底和指壓板的親密接觸,刺激的是神經,擠壓的是血液,產生的是疼痛,舒緩的是心理的畏懼?!爸笁喊迨健钡挠螒?,是需要真正合作的游戲,它打破的是學生的一種心理依賴、自我封閉,激發出學生表現和交流的內在需要,幫助學生沖破心理屏障,得到心靈交流和扶持。
G446
A
1005-6009(2017)32-0057-02
周錦,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228)德育處主任,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