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 霞
課堂,是有格局的
——評李潔老師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Story time)一課
邰 霞
聆聽了李潔老師的課,讓我相信:課堂,也是有格局的。
課堂心理氣氛是課堂教學的軟環境,是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悄然反映,要營造這樣的心理氛圍,需要教師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寧靜致遠的涵養,更需要教師有仁愛的情懷。
你看,李潔老師選的Monkey,Monkey,What are you doing?這首歌,內容和課文完全貼合,學生在不知不覺的跟唱中悄然打開了心扉,一首歌看出了教師的用心。這節課中的環節設計都是那樣的潤物無聲,細品之下,不禁為教師的仁愛情懷感動。比如:Look at the picture(教師的半身照片).What am I doing?Guess.是不是很親切?Look at this sentence.The cook(B.廚師) is cooking(A.烹飪),是不是匠心獨運?還有那“房子”造型的板書,多么俏皮?而最讓我難忘的是這個環節:In the afternoon,where is Mike’s dad? What is he doing?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精彩表達。
文似看山不喜平,課堂亦然。李潔老師從一首歌曲開始,到檢查預習任務,到用Brain storming激發學生思維的張力,再到讓學生用“我在做某事的句式”去猜一張半遮半掩的圖,一絲不茍地開始了本節課句型與單詞的教學。教師帶學第一段,到提供方法學習第二段,再到猜測父親的行蹤,有思考有合作有跟讀有表演,一氣呵成完成了文本教學。最后,學生利用板書復述課文,拓展思考Sunday這一天Mike全家的活動。整節課,行云流水中看出了教師的匠心獨運。
這樣的課堂節奏里有智慧的碰撞,思想的生成,生命的點化。教師篤實地設計教案,課堂就會扎實、厚實。
學習需要激情。你看,李潔老師既有凝神靜氣的等待,也有四兩撥千斤的點撥,既有對膽怯學生的鼓勵,也有對其精彩表現的贊美。而課堂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她問題的設計,每一個都能悄然喚醒學生學習的激情。你看,What do you know about Mike?是不是很開放?從sweet到sweep,sweep the floor再到 I am sweeping the floor.是不是很精巧?對于學習方法的Tip:If you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You can gues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You can ask your partners for help.是不是精練又有效?再到Famil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引導學生思考:To help our parents,what can we do?是不是很真實?
這樣的點撥在李潔老師的課中俯拾皆是,這些點撥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其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在運用中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埋下了學習的興趣。而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當然,在本節課中,依然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教師的張力還有待突破;那只小狗Ben,我們可不可以不用What is it?來提問;在課堂最后的環節,Let’s imagine.On Sunday,what are they doing?細細推敲,這個問題是不是依然在文本中打轉?其實,我們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設計問題,也可以為后面的Homework做好鋪墊。
一節課,既要有眼界、情懷,又要有篤實精巧的教案設計,更要有灑脫大氣的課堂執行力。
這才是不一樣的課堂格局!
(作者系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教師,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